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大明预备天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握政令的深意,里面牵扯的利益也根本难以数清。
“方知府是什么反应?”
“听说还没回应。”
听袁凯不揪着这个死问,韩百户一下轻松不少,快速道:“只是这位知府是个和卢大人一样的忠臣。圣上先前有旨意,但凡百姓愿意开荒,开出多少地都算自己的,而且前三年不用纳粮,以此鼓励百姓恢复生产。他上任以前,前任知府伙同属吏偷偷征税,田愈多交的税愈多,致使百姓弃田,土地重新荒废,政令毁于一旦。方知府上任后,才有所好转,不仅重申诏令,还将田土按肥瘦划分,实乃有德。”
袁凯眼前一亮:“他真的做到了?”
“是,百姓管叫他青天大老爷。”
新官上任,最可怕的不是“刁民”陋习难改,不好教化,而是当地的小吏暗中捣鬼。
朝廷有一整套完整的调任流程和考核制度,吏部派下来的官,是不应该也不允许在自己的老家当差的,为的就是防止官员受人情影响,与地方士绅勾结。
而胥吏和衙役则不然,他们都是本地人,土生土长多年,早有了自己的一套利益网与潜规则,他们在当地有亲戚,有朋友,有靠山,应有尽有。新官上任,要是不按他们的办法来,就会被所有的土豪地主反对,根本干不出政绩,而政绩不出,自然被弹劾丢官,除非他们真有本事,否则只有堕落这一条路可走。
其中更难抗住的是,即使这位新官抗过了他们的刁难,他的上司也不一定能抗过,甚至又可能在暗中拼命帮倒忙——毕竟他是愿意收钱的。
这就是常说的,清官要比贪官更狡猾的原因之一。
方克勤若是真能打破原有的利益网,说明他是个正直的聪明人。
“我相信你的消息不会有错。”袁凯拍板了,“这样,你先叫兄弟们休息休息,等天一黑,我们就去知府衙门找这一位方克勤,从他那里了解杭州的情况。”
“是。”
———
衙门的后屋里,一间房内仍点着灯火。
方克勤正在亲自为儿子收拾入京的行李。
“你到了京城以后,要好好听先生的话。宋先生是太子的老师,他愿意教授你功课,是你的造化,你每天早上应该天不亮就起床,去给他请安,有什么杂务,不要害怕丢脸,抢着去做,这是弟子的职责。”
“是。”桌边的少年认真应下,“儿子一定不会堕了父亲的名声。”
方克勤笑了:“咱们家既不富贵,也不是王爵,你父亲我更是个普通的官吏,哪来什么名声可言?你自己不要给自己丢脸就好。”
说着,他顿了顿:“宋先生既然愿意收你为徒,应该是存了培养你的心思,他若是带你出入太学书社等地,你要表现的大方些,若是不带你去,你不能主动提起,更不能嫉妒,明白吗。”
“是。”
“如果,我是说如果。”方克勤想了一会儿,“先生带你入宫去见陛下和太子,你一定要知道分寸,问什么答什么,当今圣上喜欢赤诚之人,殿下应是一样,我不求你闻达于诸侯,只求你学有所成。”
“是,儿子明白。”
哪个读书人没幻想过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模样,方孝孺的眼睛立刻亮了,心里的幻想不知飘到什么地方去,嘴上说着拘谨的话,语气分外激动。
年轻人不能一点冲劲也没有,方克勤这次没再说什么,将包袱打了个结,放到榻上,转身向外走去:“王叔给你订了马车,你明天还要早起,睡吧。”
方孝孺点了点头,紧跟着送他到院中,才担忧道:“父亲,护送军需的事你还没能下决心吗?”
“是。”方克勤低头摸了摸儿子的脑袋,并不避讳在他面前谈起官场上的种种,此子早慧,八岁起每天读的书便有一寸厚,日后必然是要走上仕途的,“走水路当然便利,不影响春耕,也不浪费民力,但处处违抗上面的章程并不是好事。如此没有规矩,朝廷何来法度和威严?”
“父亲是打算置之不理吗?”方孝孺一直亮着的眼睛有些暗淡了。
“不。”方克勤摇摇头,“民病不救,焉用我为!”
漫天的繁星在他身后闪烁,方克勤的身影仿佛在那一瞬间顶天立地,是那么高大。
方孝孺仰头看着父亲,孺慕崇敬的情感充满了胸腔。
春天温暖的风拂过他的脸颊,似乎在催促他快点说些什么,他握紧拳头,脱口道:“那么等我上京以后,我立刻去为您敲登闻鼓!”
方克勤一愣,惊讶道:“你从哪里知道登闻鼓的?”
“镇妖处的公演。”方孝孺道,“如果您不愿意我去敲登闻鼓,我也愿意为您去通政司写信直达天听……”
方克勤打断了他的话:“好了,孝孺,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征川在即,这样的事是万万不能闹到上面去的。在我们这里还是小事,到了京里就是滔天巨浪,稍有不慎便会打破平衡,这是谁也不愿意看见的。”
“可是!”
“我会让百姓们该走陆路,但愿河道衙门那边愿意分几条船给我。”方克勤叹道,“在这种时候,遇上宋先生愿意收你为徒,真是苍天有眼,我出了事,凭他老人家的能力,你还能留下来,为我方家留下后代。”
方孝孺明白了什么,眼里逐渐沁出泪花。
这时门外突响起闷雷一样的敲击声,没等门房去开门,门便被柱子撞破了,破洞里下饺子一样闯进来一批人,为首的那个竖着眉毛,杀气极重,手拿铁链,四下张望:“方克勤是哪个?你的事发了,和我们走一趟吧!”
握政令的深意,里面牵扯的利益也根本难以数清。
“方知府是什么反应?”
“听说还没回应。”
听袁凯不揪着这个死问,韩百户一下轻松不少,快速道:“只是这位知府是个和卢大人一样的忠臣。圣上先前有旨意,但凡百姓愿意开荒,开出多少地都算自己的,而且前三年不用纳粮,以此鼓励百姓恢复生产。他上任以前,前任知府伙同属吏偷偷征税,田愈多交的税愈多,致使百姓弃田,土地重新荒废,政令毁于一旦。方知府上任后,才有所好转,不仅重申诏令,还将田土按肥瘦划分,实乃有德。”
袁凯眼前一亮:“他真的做到了?”
“是,百姓管叫他青天大老爷。”
新官上任,最可怕的不是“刁民”陋习难改,不好教化,而是当地的小吏暗中捣鬼。
朝廷有一整套完整的调任流程和考核制度,吏部派下来的官,是不应该也不允许在自己的老家当差的,为的就是防止官员受人情影响,与地方士绅勾结。
而胥吏和衙役则不然,他们都是本地人,土生土长多年,早有了自己的一套利益网与潜规则,他们在当地有亲戚,有朋友,有靠山,应有尽有。新官上任,要是不按他们的办法来,就会被所有的土豪地主反对,根本干不出政绩,而政绩不出,自然被弹劾丢官,除非他们真有本事,否则只有堕落这一条路可走。
其中更难抗住的是,即使这位新官抗过了他们的刁难,他的上司也不一定能抗过,甚至又可能在暗中拼命帮倒忙——毕竟他是愿意收钱的。
这就是常说的,清官要比贪官更狡猾的原因之一。
方克勤若是真能打破原有的利益网,说明他是个正直的聪明人。
“我相信你的消息不会有错。”袁凯拍板了,“这样,你先叫兄弟们休息休息,等天一黑,我们就去知府衙门找这一位方克勤,从他那里了解杭州的情况。”
“是。”
———
衙门的后屋里,一间房内仍点着灯火。
方克勤正在亲自为儿子收拾入京的行李。
“你到了京城以后,要好好听先生的话。宋先生是太子的老师,他愿意教授你功课,是你的造化,你每天早上应该天不亮就起床,去给他请安,有什么杂务,不要害怕丢脸,抢着去做,这是弟子的职责。”
“是。”桌边的少年认真应下,“儿子一定不会堕了父亲的名声。”
方克勤笑了:“咱们家既不富贵,也不是王爵,你父亲我更是个普通的官吏,哪来什么名声可言?你自己不要给自己丢脸就好。”
说着,他顿了顿:“宋先生既然愿意收你为徒,应该是存了培养你的心思,他若是带你出入太学书社等地,你要表现的大方些,若是不带你去,你不能主动提起,更不能嫉妒,明白吗。”
“是。”
“如果,我是说如果。”方克勤想了一会儿,“先生带你入宫去见陛下和太子,你一定要知道分寸,问什么答什么,当今圣上喜欢赤诚之人,殿下应是一样,我不求你闻达于诸侯,只求你学有所成。”
“是,儿子明白。”
哪个读书人没幻想过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模样,方孝孺的眼睛立刻亮了,心里的幻想不知飘到什么地方去,嘴上说着拘谨的话,语气分外激动。
年轻人不能一点冲劲也没有,方克勤这次没再说什么,将包袱打了个结,放到榻上,转身向外走去:“王叔给你订了马车,你明天还要早起,睡吧。”
方孝孺点了点头,紧跟着送他到院中,才担忧道:“父亲,护送军需的事你还没能下决心吗?”
“是。”方克勤低头摸了摸儿子的脑袋,并不避讳在他面前谈起官场上的种种,此子早慧,八岁起每天读的书便有一寸厚,日后必然是要走上仕途的,“走水路当然便利,不影响春耕,也不浪费民力,但处处违抗上面的章程并不是好事。如此没有规矩,朝廷何来法度和威严?”
“父亲是打算置之不理吗?”方孝孺一直亮着的眼睛有些暗淡了。
“不。”方克勤摇摇头,“民病不救,焉用我为!”
漫天的繁星在他身后闪烁,方克勤的身影仿佛在那一瞬间顶天立地,是那么高大。
方孝孺仰头看着父亲,孺慕崇敬的情感充满了胸腔。
春天温暖的风拂过他的脸颊,似乎在催促他快点说些什么,他握紧拳头,脱口道:“那么等我上京以后,我立刻去为您敲登闻鼓!”
方克勤一愣,惊讶道:“你从哪里知道登闻鼓的?”
“镇妖处的公演。”方孝孺道,“如果您不愿意我去敲登闻鼓,我也愿意为您去通政司写信直达天听……”
方克勤打断了他的话:“好了,孝孺,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征川在即,这样的事是万万不能闹到上面去的。在我们这里还是小事,到了京里就是滔天巨浪,稍有不慎便会打破平衡,这是谁也不愿意看见的。”
“可是!”
“我会让百姓们该走陆路,但愿河道衙门那边愿意分几条船给我。”方克勤叹道,“在这种时候,遇上宋先生愿意收你为徒,真是苍天有眼,我出了事,凭他老人家的能力,你还能留下来,为我方家留下后代。”
方孝孺明白了什么,眼里逐渐沁出泪花。
这时门外突响起闷雷一样的敲击声,没等门房去开门,门便被柱子撞破了,破洞里下饺子一样闯进来一批人,为首的那个竖着眉毛,杀气极重,手拿铁链,四下张望:“方克勤是哪个?你的事发了,和我们走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