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一代权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钟离匡摇头说道:“王爷眼界开阔,不是在下区区一介寒生懂得的。这仪之将来如何,便只看天意了!”
郑荣拍了拍钟离匡的肩膀,说道:“既然如此,还请钟离先生为仪之答疑解惑吧!”
钟离匡虽然口中不说,但因自己有多年怀才不遇的尴尬,爱才之心比之郑荣反而更甚几分,走到仪之跟前,问道:“仪之方才有何疑惑需要王爷解答?”听着秋仪之将刚才的问题重复一遍,钟离匡却文不对题地侃侃而谈道:“医者讲究辨症施治,同样的疾病医法却大不相同。前世曾有名医,见两人同是腹胀 疼痛,一人开了泻火之药,大泻半日后即痊愈;另一人却开了固本之药,调养三月方才复原。有不解者问之,乃曰:‘前者纵欲淫 秽,致阳盛阴虚,阴阳不调,以泻药服之,则尽排阳毒,自然痊愈;后者积劳体弱,又感染风寒,气血两虚,必须固本调养,才能祛病除根。然而两者对调,则有性命之危。’这段故事,仪之听懂了吗?”
钟离匡讲得深奥尖刻,举例又并非严密对应,细细品味却包涵深意,把秋仪之唬得只能半懂不懂地点点头。
幽燕道东临大海、南接河南、西连草原、北望大漠,有海、河、平原、山丘、草原、戈壁各种地形,经郑荣十年经营人口众多、桑田富庶,乃是大汉同突厥必争之地。
一行人自河南进入幽燕道博州地界,走不了几步,就远远望见有人来迎接。郑荣最恨那些无谓的仪仗铺张,幽燕地方官员也都知道他的脾气,因此来迎接的不过寥寥十余人。虽说郑荣待下属宽仁,但王爷的架子还是要摆的,停下马匹,静等对方上前。
上前来迎的有五个人,博州刺史及都尉两位军政长官策马走在最后,只因在最前方的三人正是郑荣三个儿子——郑鑫、郑森和郑淼。长子郑鑫乃是嫡出,今年已有二十二岁,续起疏髯,远远望去同乃父无异;次子郑森二十一岁,其母是番邦和亲来的公主,生子之后就因不服中原水土而逝,郑森有蛮夷血统,如今两腮铺上薄薄虬髯,长得甚是奇特;三子郑淼只有十三岁,也是王妃所出,眉清目秀,十分可爱。幽燕王这三位王子,从小就受郑荣调教,知书达理、弓马娴熟,在幽燕极有名气。
秋仪之在路上也几次听义父谈及这三位哥哥,向往已久,总算在今天见面,心中欣喜、紧张、好奇之情夹杂在一起,坐在马上挺直了身子向前张望。秋仪之虽是富家子弟,却长于贫寒之中,母亲在世时怕他出去闯祸,又常将他关在屋内专心念书。故而仪之只能偷骑赵府中几匹耕田拉磨的驽马玩耍,后在河南经郑荣及手下侍卫几日训练,骑术虽有所进展,却远称不上娴熟。如今在马上向前挺直了身体,却忘了收紧马缰,胯下骏马只当是得了指令,缓缓地往前走去。眼看三位兄长越走越近,仪之急得满头大汗,屁股在鞍上乱动,那马不知主人是何用意终于停下了脚步,却死死站在郑荣跟前一动不动。
郑荣看着好笑,也不去管,任由他挡着去路,静等着三位王子走到跟前。三人在幽燕之时,就听得下人报告,说是父亲在河南认了个十来岁的孩子做义子,今日眼前这失态者显然就是那叫秋仪之的孩子。长子郑鑫冷眼看着仪之不知所措的样子也不搭理,轻轻巧巧地牵动缰绳,策马绕过,朝父亲那边去了。秋仪之被郑鑫看着浑身不舒坦,反倒想起了握在手中的缰绳,连忙抽拉,那马果然向后退了几步,没想到却拦住了次子郑森的路。郑森可没长兄这般好修养,暗暗用马鞭打了仪之坐骑的脖子,别看动作不大,发力却是不轻。脖子本是马匹的柔软部位,稍一击打便让那马疼得止不住地乱蹦。仪之唯恐摔下马去,撇了缰绳,双手紧紧拽住马鬃,马受了疼痛,更加暴躁起来。郑荣麾下侍卫见王爷义子有险,刚要纵马上前解救,没想到三王子郑淼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毫无惧色地策马走到仪之马侧,瞅个机会,抢过缰绳,不知使了什么手段,便让马平静下来。秋仪之这才松了口气,心中感激,却不知说什么好,朝着郑淼傻笑了一下。郑淼两个哥哥同他年纪相差颇大,从小也没有同龄的玩伴,不懂与同龄人的相处之道,见仪之这一笑却也不知道如何回应,只好挠挠脑袋,报之一笑。
等秋仪之同郑淼两人走到郑荣跟前时,两位兄长早已行礼完毕,郑淼见状连忙也下马行了大礼。郑荣见了高兴,下马将郑淼扶起,又向仪之引见了三位兄长,让他向三人行礼,一套仪式完毕这才接见博州当地官员。
博州虽然接近河南,却离幽燕首府广阳城不远。郑荣不愿在博州留宿,以免搅扰地方,于是命令从人快走几步,直接返回广阳。
--------------------------------------------------------------------------------------
PS.此章描述了高宗和宪宗变法,尤其后者乃是本书的一大背景。这一前一后两个变法,取材于北宋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的熙宁变法,具体情况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烦请大家维基百科之……(未完待续)
钟离匡摇头说道:“王爷眼界开阔,不是在下区区一介寒生懂得的。这仪之将来如何,便只看天意了!”
郑荣拍了拍钟离匡的肩膀,说道:“既然如此,还请钟离先生为仪之答疑解惑吧!”
钟离匡虽然口中不说,但因自己有多年怀才不遇的尴尬,爱才之心比之郑荣反而更甚几分,走到仪之跟前,问道:“仪之方才有何疑惑需要王爷解答?”听着秋仪之将刚才的问题重复一遍,钟离匡却文不对题地侃侃而谈道:“医者讲究辨症施治,同样的疾病医法却大不相同。前世曾有名医,见两人同是腹胀 疼痛,一人开了泻火之药,大泻半日后即痊愈;另一人却开了固本之药,调养三月方才复原。有不解者问之,乃曰:‘前者纵欲淫 秽,致阳盛阴虚,阴阳不调,以泻药服之,则尽排阳毒,自然痊愈;后者积劳体弱,又感染风寒,气血两虚,必须固本调养,才能祛病除根。然而两者对调,则有性命之危。’这段故事,仪之听懂了吗?”
钟离匡讲得深奥尖刻,举例又并非严密对应,细细品味却包涵深意,把秋仪之唬得只能半懂不懂地点点头。
幽燕道东临大海、南接河南、西连草原、北望大漠,有海、河、平原、山丘、草原、戈壁各种地形,经郑荣十年经营人口众多、桑田富庶,乃是大汉同突厥必争之地。
一行人自河南进入幽燕道博州地界,走不了几步,就远远望见有人来迎接。郑荣最恨那些无谓的仪仗铺张,幽燕地方官员也都知道他的脾气,因此来迎接的不过寥寥十余人。虽说郑荣待下属宽仁,但王爷的架子还是要摆的,停下马匹,静等对方上前。
上前来迎的有五个人,博州刺史及都尉两位军政长官策马走在最后,只因在最前方的三人正是郑荣三个儿子——郑鑫、郑森和郑淼。长子郑鑫乃是嫡出,今年已有二十二岁,续起疏髯,远远望去同乃父无异;次子郑森二十一岁,其母是番邦和亲来的公主,生子之后就因不服中原水土而逝,郑森有蛮夷血统,如今两腮铺上薄薄虬髯,长得甚是奇特;三子郑淼只有十三岁,也是王妃所出,眉清目秀,十分可爱。幽燕王这三位王子,从小就受郑荣调教,知书达理、弓马娴熟,在幽燕极有名气。
秋仪之在路上也几次听义父谈及这三位哥哥,向往已久,总算在今天见面,心中欣喜、紧张、好奇之情夹杂在一起,坐在马上挺直了身子向前张望。秋仪之虽是富家子弟,却长于贫寒之中,母亲在世时怕他出去闯祸,又常将他关在屋内专心念书。故而仪之只能偷骑赵府中几匹耕田拉磨的驽马玩耍,后在河南经郑荣及手下侍卫几日训练,骑术虽有所进展,却远称不上娴熟。如今在马上向前挺直了身体,却忘了收紧马缰,胯下骏马只当是得了指令,缓缓地往前走去。眼看三位兄长越走越近,仪之急得满头大汗,屁股在鞍上乱动,那马不知主人是何用意终于停下了脚步,却死死站在郑荣跟前一动不动。
郑荣看着好笑,也不去管,任由他挡着去路,静等着三位王子走到跟前。三人在幽燕之时,就听得下人报告,说是父亲在河南认了个十来岁的孩子做义子,今日眼前这失态者显然就是那叫秋仪之的孩子。长子郑鑫冷眼看着仪之不知所措的样子也不搭理,轻轻巧巧地牵动缰绳,策马绕过,朝父亲那边去了。秋仪之被郑鑫看着浑身不舒坦,反倒想起了握在手中的缰绳,连忙抽拉,那马果然向后退了几步,没想到却拦住了次子郑森的路。郑森可没长兄这般好修养,暗暗用马鞭打了仪之坐骑的脖子,别看动作不大,发力却是不轻。脖子本是马匹的柔软部位,稍一击打便让那马疼得止不住地乱蹦。仪之唯恐摔下马去,撇了缰绳,双手紧紧拽住马鬃,马受了疼痛,更加暴躁起来。郑荣麾下侍卫见王爷义子有险,刚要纵马上前解救,没想到三王子郑淼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毫无惧色地策马走到仪之马侧,瞅个机会,抢过缰绳,不知使了什么手段,便让马平静下来。秋仪之这才松了口气,心中感激,却不知说什么好,朝着郑淼傻笑了一下。郑淼两个哥哥同他年纪相差颇大,从小也没有同龄的玩伴,不懂与同龄人的相处之道,见仪之这一笑却也不知道如何回应,只好挠挠脑袋,报之一笑。
等秋仪之同郑淼两人走到郑荣跟前时,两位兄长早已行礼完毕,郑淼见状连忙也下马行了大礼。郑荣见了高兴,下马将郑淼扶起,又向仪之引见了三位兄长,让他向三人行礼,一套仪式完毕这才接见博州当地官员。
博州虽然接近河南,却离幽燕首府广阳城不远。郑荣不愿在博州留宿,以免搅扰地方,于是命令从人快走几步,直接返回广阳。
--------------------------------------------------------------------------------------
PS.此章描述了高宗和宪宗变法,尤其后者乃是本书的一大背景。这一前一后两个变法,取材于北宋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的熙宁变法,具体情况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烦请大家维基百科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