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三国全史:全两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再回到曹魏,看看政变之后的时局。
少帝正始十年(249)4月8日,距政变即将满百日,少帝下诏改元为嘉平。本月,太尉蒋济去世,享年61岁。
在此次政变中蒋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后司马懿以少帝的名义晋封蒋济为都乡侯,食邑增加到700户,蒋济立即上疏谢绝。蒋济的心情有些复杂,他支持司马懿推倒曹爽一伙,但他也向曹爽等人做过保证,保他们性命无忧,但结果与此相反,蒋济深感自责,他的死与此有很大关系。
在司马懿主持下,太尉一职由孙礼接任,他是坚定的“反曹派”,对曹爽一伙恨之入骨,此前孙礼已改任司隶校尉,他担任太尉后,司隶校尉一职由司马懿的另一名铁杆拥护者何曾担任。司马师担任了卫将军,同时兼任中护军,军职虽然还不是最高的,但等于主持全国的军务,待时机成熟时再就任大将军一职。
少帝曹芳这一年18岁了,曹爽辅政时原本还指望过有亲政的那一天,现在看来已经没戏了,出于对司马懿的敬畏,他主动提出拜司马懿为丞相,享受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同时加九锡,这些东西指的是哪些内容之前已经说过,曹芳完全是按照曹操当丞相时的套路来的,但司马懿坚辞不受。
一方面,司马懿觉得这些都是虚的,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反而容易落下口实,招来更多的攻击;另一方面,现在也只是大局初定,曹氏几代人不断经营,仍有不少人对他们怀有感情,暗中反对自己的人也不在少数,还不是通过加官和特权来树立个人威望的时候。
曹爽等人被杀后空出许多重要职位,司马懿借机安插那些自己认为可靠的人,除了之前提到过的邓艾、孙礼、何曾、钟会,还有王基、石苞、卢毓、傅嘏、傅玄、胡奋等人,这些人对曹魏感情较淡,或者受到过排挤和打压,绝对坚定地支持司马懿。
朝廷最核心的机构是中书台和尚书台,中书台有孙资和钟会在那里,可以让人放心;尚书台方面,司马懿让三弟司马孚去担任长官(尚书令),又把卢毓等人调过去担任尚书,协助司马孚。
在地方上司马懿也加快了布局,西线战场由郭淮坐镇,郭淮属于职业军人,不热衷政治,这一点让司马懿放心,司马懿也负责过西线战场,郭淮也算是他的部下了,经过磨合,郭淮已经越来越让司马懿感到满意,更何况在西线战场还有陈泰、邓艾两个“自己人”,那里应该不会出问题。
南线战场方面,司马懿曾在荆州主持军务多年,有一定基础,荆州刺史原来是李胜,就是到司马懿府上探病的那位,李胜被杀后荆州刺史空缺,司马懿安排王基去继任,司马懿担任大将军期间,王基曾在大将军府任过职,是老部下。
王基任荆州刺史前只是朝廷秘书局里的一名尚书,资历还不足以负责整个南线战场,司马懿就把王昶派过去,这是个大有来头的人,也是三国后期的一个重要人物。
王昶字文舒,出身于著名的太原王氏家族,与汉末名臣王允为同宗,曹丕当太子时王昶曾任太子府中庶子,作为“太子四友”之一的司马懿那时便与王昶有很多交往。王昶后来担任过散骑侍郎、洛阳典农都尉等。魏明帝时期下诏让朝廷大臣推荐人才,每人只能推荐一名,时任太尉的司马懿推荐的就是王昶。在司马懿的关照下,王昶担任了兖州刺史、扬烈将军。
司马懿以少帝的名义晋升王昶为征南将军,假节,负责整个南线战场(督荆、豫诸军事),王昶不负重托,在荆州刺史王基等人的支持下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军队训练,又在新野建立基地训练水军,曹魏在南线战场的实力大增。
三大战场中,只有东线战场让司马懿心里没底。
负责东线战场的是王凌,目前已经78岁了,他有一个更显赫的头衔:车骑将军,论起来在军中的地位数他最高,司马师的卫将军也不及他,骠骑将军曹洪早已故去,大将军曹爽被杀,在名义上王凌如今是魏军的第一号人物。
跟王昶一样,王凌也出身于太原王氏家族,他与王允的关系更近,是王允的侄子,早年便到曹操身边任职,历经曹氏四代人,对曹氏忠心耿耿,职务不断上升,之前说过,满宠曾是王凌的上级,王凌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满宠离职后,曹爽对王凌进一步拉拢,让他负责整个东线战场(都督扬州诸军事)。
论年龄、论资格王凌都与司马懿都不相上下,他在东线战场经营多年,势力很大,他不会轻易顺从司马懿,也不能用强力迫其就范,为此司马懿很费了一些脑筋。
司马懿以少帝的名义征王凌回朝廷任职,担任三公之一的司空,对这项任命王凌显然不感兴趣,找了很多借口一直不来就任。但王凌也知道这么拖着不是办法,必须主动出击,为此他找到兖州刺史令狐愚商量对策。
令狐愚是王凌的外甥,作为“拥曹派”,他们目前的处境差不多,王凌派心腹秘密前往兖州,令狐愚提出以扬州和兖州为基地另立朝廷与洛阳分庭抗礼,令狐愚连新皇帝都想好了,这就是曹操的儿子、楚王曹彪。
曹彪不仅辈分很高,而且跟曹植等人一样,长期以来过着被监视、限制的生活,而他生性不愿意逆来顺受,总想改变,他的封地目前就在兖州刺史部,是令狐愚控制的地盘。
令狐愚还听到一个传说,兖州刺史部东郡的白马河里出了妖马,夜里过官家牧场时发出鸣叫,众马皆应,天亮时有人看见这匹马的蹄印大如斛斗,一连数里,最后没入河中,不知什么时候在当地就有了一则民谣悄悄传唱起来,其中有“白马素羁西南驰,其谁乘者朱虎骑”的话。曹彪字朱虎,又是白马王,结合以上传说和民谣,令狐愚坚信拥立曹彪一定能成事。
令狐愚的计划让王凌动了心,但他的儿子王广还在洛阳,起事前必须把他接出来。王凌派人秘密到了洛阳,把计划告诉儿子,让他设法脱身,但王广反对父亲这么做,给父亲写了封信,信中说:“司马懿内心虽然难以捉摸,但也没有做过大逆之事,现在他能擢贤用能,广树政绩,修先朝之政令以应众心所求,对于曹爽犯下的过错,全部予以改正,政令莫不以体恤百姓为先。况且,司马懿父子兄弟并握兵要,不是那么容易打倒的。”
王广说得并不错,司马懿虽然是夺权上位的,好像不够光彩,但曹爽等人之前实在太差劲,早已失去了人心,司马懿掌权后的确面貌焕然一新,已深得朝野上下的拥护,此时举兵反对他并没有成功的基础。
但王凌仍然决心一搏,因为他已经没有别的出路了。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却出了意外。
王凌突然得到一个不幸的消息,令狐愚死了。整个计划都是令狐愚在策划,包括楚王曹彪那边的联络工作也都是令狐愚在负责,他突然不在了,王凌顿时傻了眼。
更不幸的事还在后面,令狐愚谋反有两个主要助手,一个叫杨康,一个叫单固,令狐愚死时杨康正好在洛阳出差,他是应司徒之命来谈公事的,听到消息不亚于一声晴天霹雳,起事成功的可能性本来就不高,主事的人不在了,结果可想而知,为了给自己和家人留条退... -->>
再回到曹魏,看看政变之后的时局。
少帝正始十年(249)4月8日,距政变即将满百日,少帝下诏改元为嘉平。本月,太尉蒋济去世,享年61岁。
在此次政变中蒋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后司马懿以少帝的名义晋封蒋济为都乡侯,食邑增加到700户,蒋济立即上疏谢绝。蒋济的心情有些复杂,他支持司马懿推倒曹爽一伙,但他也向曹爽等人做过保证,保他们性命无忧,但结果与此相反,蒋济深感自责,他的死与此有很大关系。
在司马懿主持下,太尉一职由孙礼接任,他是坚定的“反曹派”,对曹爽一伙恨之入骨,此前孙礼已改任司隶校尉,他担任太尉后,司隶校尉一职由司马懿的另一名铁杆拥护者何曾担任。司马师担任了卫将军,同时兼任中护军,军职虽然还不是最高的,但等于主持全国的军务,待时机成熟时再就任大将军一职。
少帝曹芳这一年18岁了,曹爽辅政时原本还指望过有亲政的那一天,现在看来已经没戏了,出于对司马懿的敬畏,他主动提出拜司马懿为丞相,享受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同时加九锡,这些东西指的是哪些内容之前已经说过,曹芳完全是按照曹操当丞相时的套路来的,但司马懿坚辞不受。
一方面,司马懿觉得这些都是虚的,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反而容易落下口实,招来更多的攻击;另一方面,现在也只是大局初定,曹氏几代人不断经营,仍有不少人对他们怀有感情,暗中反对自己的人也不在少数,还不是通过加官和特权来树立个人威望的时候。
曹爽等人被杀后空出许多重要职位,司马懿借机安插那些自己认为可靠的人,除了之前提到过的邓艾、孙礼、何曾、钟会,还有王基、石苞、卢毓、傅嘏、傅玄、胡奋等人,这些人对曹魏感情较淡,或者受到过排挤和打压,绝对坚定地支持司马懿。
朝廷最核心的机构是中书台和尚书台,中书台有孙资和钟会在那里,可以让人放心;尚书台方面,司马懿让三弟司马孚去担任长官(尚书令),又把卢毓等人调过去担任尚书,协助司马孚。
在地方上司马懿也加快了布局,西线战场由郭淮坐镇,郭淮属于职业军人,不热衷政治,这一点让司马懿放心,司马懿也负责过西线战场,郭淮也算是他的部下了,经过磨合,郭淮已经越来越让司马懿感到满意,更何况在西线战场还有陈泰、邓艾两个“自己人”,那里应该不会出问题。
南线战场方面,司马懿曾在荆州主持军务多年,有一定基础,荆州刺史原来是李胜,就是到司马懿府上探病的那位,李胜被杀后荆州刺史空缺,司马懿安排王基去继任,司马懿担任大将军期间,王基曾在大将军府任过职,是老部下。
王基任荆州刺史前只是朝廷秘书局里的一名尚书,资历还不足以负责整个南线战场,司马懿就把王昶派过去,这是个大有来头的人,也是三国后期的一个重要人物。
王昶字文舒,出身于著名的太原王氏家族,与汉末名臣王允为同宗,曹丕当太子时王昶曾任太子府中庶子,作为“太子四友”之一的司马懿那时便与王昶有很多交往。王昶后来担任过散骑侍郎、洛阳典农都尉等。魏明帝时期下诏让朝廷大臣推荐人才,每人只能推荐一名,时任太尉的司马懿推荐的就是王昶。在司马懿的关照下,王昶担任了兖州刺史、扬烈将军。
司马懿以少帝的名义晋升王昶为征南将军,假节,负责整个南线战场(督荆、豫诸军事),王昶不负重托,在荆州刺史王基等人的支持下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军队训练,又在新野建立基地训练水军,曹魏在南线战场的实力大增。
三大战场中,只有东线战场让司马懿心里没底。
负责东线战场的是王凌,目前已经78岁了,他有一个更显赫的头衔:车骑将军,论起来在军中的地位数他最高,司马师的卫将军也不及他,骠骑将军曹洪早已故去,大将军曹爽被杀,在名义上王凌如今是魏军的第一号人物。
跟王昶一样,王凌也出身于太原王氏家族,他与王允的关系更近,是王允的侄子,早年便到曹操身边任职,历经曹氏四代人,对曹氏忠心耿耿,职务不断上升,之前说过,满宠曾是王凌的上级,王凌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满宠离职后,曹爽对王凌进一步拉拢,让他负责整个东线战场(都督扬州诸军事)。
论年龄、论资格王凌都与司马懿都不相上下,他在东线战场经营多年,势力很大,他不会轻易顺从司马懿,也不能用强力迫其就范,为此司马懿很费了一些脑筋。
司马懿以少帝的名义征王凌回朝廷任职,担任三公之一的司空,对这项任命王凌显然不感兴趣,找了很多借口一直不来就任。但王凌也知道这么拖着不是办法,必须主动出击,为此他找到兖州刺史令狐愚商量对策。
令狐愚是王凌的外甥,作为“拥曹派”,他们目前的处境差不多,王凌派心腹秘密前往兖州,令狐愚提出以扬州和兖州为基地另立朝廷与洛阳分庭抗礼,令狐愚连新皇帝都想好了,这就是曹操的儿子、楚王曹彪。
曹彪不仅辈分很高,而且跟曹植等人一样,长期以来过着被监视、限制的生活,而他生性不愿意逆来顺受,总想改变,他的封地目前就在兖州刺史部,是令狐愚控制的地盘。
令狐愚还听到一个传说,兖州刺史部东郡的白马河里出了妖马,夜里过官家牧场时发出鸣叫,众马皆应,天亮时有人看见这匹马的蹄印大如斛斗,一连数里,最后没入河中,不知什么时候在当地就有了一则民谣悄悄传唱起来,其中有“白马素羁西南驰,其谁乘者朱虎骑”的话。曹彪字朱虎,又是白马王,结合以上传说和民谣,令狐愚坚信拥立曹彪一定能成事。
令狐愚的计划让王凌动了心,但他的儿子王广还在洛阳,起事前必须把他接出来。王凌派人秘密到了洛阳,把计划告诉儿子,让他设法脱身,但王广反对父亲这么做,给父亲写了封信,信中说:“司马懿内心虽然难以捉摸,但也没有做过大逆之事,现在他能擢贤用能,广树政绩,修先朝之政令以应众心所求,对于曹爽犯下的过错,全部予以改正,政令莫不以体恤百姓为先。况且,司马懿父子兄弟并握兵要,不是那么容易打倒的。”
王广说得并不错,司马懿虽然是夺权上位的,好像不够光彩,但曹爽等人之前实在太差劲,早已失去了人心,司马懿掌权后的确面貌焕然一新,已深得朝野上下的拥护,此时举兵反对他并没有成功的基础。
但王凌仍然决心一搏,因为他已经没有别的出路了。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却出了意外。
王凌突然得到一个不幸的消息,令狐愚死了。整个计划都是令狐愚在策划,包括楚王曹彪那边的联络工作也都是令狐愚在负责,他突然不在了,王凌顿时傻了眼。
更不幸的事还在后面,令狐愚谋反有两个主要助手,一个叫杨康,一个叫单固,令狐愚死时杨康正好在洛阳出差,他是应司徒之命来谈公事的,听到消息不亚于一声晴天霹雳,起事成功的可能性本来就不高,主事的人不在了,结果可想而知,为了给自己和家人留条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