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三国全史:全两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文人”者有一个特例,那就是程昱,他本来是一员武将,后来成为曹魏阵营的核心谋士,程昱的成功转型是仅有的一例,而且是由“武”入“文”,而非由“文”入“武”。兵权是曹魏最核心的权力,三公可以让,九卿可以给,但兵权轻易不会给你。曹魏掌兵者不超过三种情况:一是如“诸夏侯曹”,或宗族或姻亲;二是如张辽、张郃、徐晃等人,是职业军人,为打仗而生,为打仗而死,绝对效忠于曹氏父子;三是臧霸、张燕、张绣那样曾经的地方实力派,被曹魏接收后暂时带兵,最终兵权也被稀释或整合。
陈群、司马懿等“太子四友”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情况,他们出身士族,走的是荀彧或崔琰的道路。尽管他们已身处权力核心,深得皇帝的倚重和依赖,但他们从未奢望过染指兵权,现在兵权却自己来了。
在给陈群、司马懿的任命诏书里,明确他们的军职分别是镇军大将军和抚军大将军,指挥的主要是“中央军”。
曹魏军制虽然延续了秦汉以来南军、北军的体制,但因为随时都在作战,四面都是战场,又加上曹魏实行特殊的五都制,除洛阳为常设首都外,邺县、谯县、许昌和长安是陪都,所以军制自然与和平年代的南军、北军有所不同。
曹魏的嫡系部队可以分为地方主力军团和中央军团两大部分,中央军团除中领军、中护军这些禁卫军外,还有一部分守卫其他几个都城。中领军、中护军简称“中军”,天子到哪里他们就守备于哪里,其他的中央军被编为镇军、抚军等兵团,由镇军大将军、抚军大将军指挥。
与一般杂号将军不同,陈群、司马懿的军职里还有一个“大”字,这是曹丕称帝以后的新发明,如果没有这个“大”字,这些将军就是普通的将军,相当于军长,加了一个“大”字,地位一下子抬升了很多,至少可以与四征、四安、四镇将军相当,从品秩上说略低于三公但高于二千石的九卿。
陈群和司马懿之前的身份仅是品秩千石左右的尚书令、尚书仆射,掌握了军权,品秩也骤然提升。同时,他们仍然负责尚书台,陈群以镇军大将军的身份“录行尚书事”,即兼任朝廷的秘书长,司马懿没有明确是否仍兼任尚书仆射这个副秘书长,但命他“督后台文书”,说明他仍然兼职于尚书台。
文帝命他们掌兵,也可以看作是给尚书台加上了兵权,尚书台也可涉兵事,但直接带兵,这个恐怕连尚书台的缔造者汉武帝也没有这么做过。
任命诏书专门讲到了陈群和司马懿的分工:“过去轩辕黄帝建四面之号,周武王称‘予有乱臣十人’,先贤们之所以能治国理民,都是多任用贤人的缘故。现在内有公卿镇守京城,外有州牧掌管四方,遇到有军情需要出征,军中应该有柱石一般的贤帅,辎重所在之处也应该有重臣镇守,那么御驾出征就可以周行天下,而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了。现在,任命尚书令、颍乡侯陈群为镇军大将军,尚书仆射、西乡侯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如果我亲征讨伐南方的敌人,就留抚军大将军守许昌,督后方诸军,处理后台文书诸事;由镇军大将军随车驾,董督众军,代理朝廷秘书长。他们都给予假节、鼓吹,并调拨给中军骑兵600人。”
对陈群和司马懿来说,手里有没有兵权其实有本质区别,曹操生前杀掉或逼死的重量级人士,从孔融、荀彧到崔琰、杨修、娄圭、毛玠等,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文人。而武将之中,将军以上的从未被杀过一个,也就是说,在曹魏阵营里最危险的是文人,而最安全的是武人。
这符合权力的逻辑和游戏规则,文人靠一张嘴,没有实力做支撑,杀也罢,用也罢,全凭君王的心情。而每个武人的背后都是一支队伍,君王即使不满,也会投鼠忌器,用别的方法解决权力问题。
像张绣那样手上有曹家血债的人,还有像臧霸那样的土匪,曹氏父子只得一忍再忍,找机会一点点把兵权收回来;而像荀彧、崔琰那样忠心耿耿、为曹魏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一句话就能要命。
这不是君王冷酷,这是权力规则。文人的智慧是君王所需要的,但那是软实力。手握兵权,才是硬实力,但兵权又是那样遥不可及,所以诏令下达之初司马懿、陈群尚不敢欣然接受,他们上书辞让。
曹丕下诏,打消他们的顾虑:“我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以夜继昼,想休息都不得空,做出这样的安排并不是增加你们的荣耀,是让你们为我分忧啊!”二人这才接受,上任后他们又接到了曹丕的诏书:“我常常因为后方的事感到担忧,所以把重任交给你们。曹参虽有战功,但论封行赏时萧何最重,让我没有西顾之忧,不知道行不行?”
在曹丕眼里善于理政的萧何更重要,他想让陈群、司马懿做好的萧何。这种无以复加的信赖还不断继续着,后来曹丕专门给司马懿下过一份诏书:“我在东方,抚军大将军全权处理西方的事务;我在西方,抚军大将军全权处理东方的事务。”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何况皇帝的诏书?这份诏书可以理解为一份授权书,有了这项授权,司马懿俨然成了“曹丕第二”,尚书台里的司马懿成为曹魏帝国仅次于皇帝的人。虽然最后面的这份诏书只出现在《晋书》里,不排除是为了粉饰司马懿而虚构的,但陈群和司马懿迅速跻身曹魏军界并掌握军事大权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极大地改变了曹魏的权力结构。
“文人”者有一个特例,那就是程昱,他本来是一员武将,后来成为曹魏阵营的核心谋士,程昱的成功转型是仅有的一例,而且是由“武”入“文”,而非由“文”入“武”。兵权是曹魏最核心的权力,三公可以让,九卿可以给,但兵权轻易不会给你。曹魏掌兵者不超过三种情况:一是如“诸夏侯曹”,或宗族或姻亲;二是如张辽、张郃、徐晃等人,是职业军人,为打仗而生,为打仗而死,绝对效忠于曹氏父子;三是臧霸、张燕、张绣那样曾经的地方实力派,被曹魏接收后暂时带兵,最终兵权也被稀释或整合。
陈群、司马懿等“太子四友”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情况,他们出身士族,走的是荀彧或崔琰的道路。尽管他们已身处权力核心,深得皇帝的倚重和依赖,但他们从未奢望过染指兵权,现在兵权却自己来了。
在给陈群、司马懿的任命诏书里,明确他们的军职分别是镇军大将军和抚军大将军,指挥的主要是“中央军”。
曹魏军制虽然延续了秦汉以来南军、北军的体制,但因为随时都在作战,四面都是战场,又加上曹魏实行特殊的五都制,除洛阳为常设首都外,邺县、谯县、许昌和长安是陪都,所以军制自然与和平年代的南军、北军有所不同。
曹魏的嫡系部队可以分为地方主力军团和中央军团两大部分,中央军团除中领军、中护军这些禁卫军外,还有一部分守卫其他几个都城。中领军、中护军简称“中军”,天子到哪里他们就守备于哪里,其他的中央军被编为镇军、抚军等兵团,由镇军大将军、抚军大将军指挥。
与一般杂号将军不同,陈群、司马懿的军职里还有一个“大”字,这是曹丕称帝以后的新发明,如果没有这个“大”字,这些将军就是普通的将军,相当于军长,加了一个“大”字,地位一下子抬升了很多,至少可以与四征、四安、四镇将军相当,从品秩上说略低于三公但高于二千石的九卿。
陈群和司马懿之前的身份仅是品秩千石左右的尚书令、尚书仆射,掌握了军权,品秩也骤然提升。同时,他们仍然负责尚书台,陈群以镇军大将军的身份“录行尚书事”,即兼任朝廷的秘书长,司马懿没有明确是否仍兼任尚书仆射这个副秘书长,但命他“督后台文书”,说明他仍然兼职于尚书台。
文帝命他们掌兵,也可以看作是给尚书台加上了兵权,尚书台也可涉兵事,但直接带兵,这个恐怕连尚书台的缔造者汉武帝也没有这么做过。
任命诏书专门讲到了陈群和司马懿的分工:“过去轩辕黄帝建四面之号,周武王称‘予有乱臣十人’,先贤们之所以能治国理民,都是多任用贤人的缘故。现在内有公卿镇守京城,外有州牧掌管四方,遇到有军情需要出征,军中应该有柱石一般的贤帅,辎重所在之处也应该有重臣镇守,那么御驾出征就可以周行天下,而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了。现在,任命尚书令、颍乡侯陈群为镇军大将军,尚书仆射、西乡侯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如果我亲征讨伐南方的敌人,就留抚军大将军守许昌,督后方诸军,处理后台文书诸事;由镇军大将军随车驾,董督众军,代理朝廷秘书长。他们都给予假节、鼓吹,并调拨给中军骑兵600人。”
对陈群和司马懿来说,手里有没有兵权其实有本质区别,曹操生前杀掉或逼死的重量级人士,从孔融、荀彧到崔琰、杨修、娄圭、毛玠等,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文人。而武将之中,将军以上的从未被杀过一个,也就是说,在曹魏阵营里最危险的是文人,而最安全的是武人。
这符合权力的逻辑和游戏规则,文人靠一张嘴,没有实力做支撑,杀也罢,用也罢,全凭君王的心情。而每个武人的背后都是一支队伍,君王即使不满,也会投鼠忌器,用别的方法解决权力问题。
像张绣那样手上有曹家血债的人,还有像臧霸那样的土匪,曹氏父子只得一忍再忍,找机会一点点把兵权收回来;而像荀彧、崔琰那样忠心耿耿、为曹魏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一句话就能要命。
这不是君王冷酷,这是权力规则。文人的智慧是君王所需要的,但那是软实力。手握兵权,才是硬实力,但兵权又是那样遥不可及,所以诏令下达之初司马懿、陈群尚不敢欣然接受,他们上书辞让。
曹丕下诏,打消他们的顾虑:“我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以夜继昼,想休息都不得空,做出这样的安排并不是增加你们的荣耀,是让你们为我分忧啊!”二人这才接受,上任后他们又接到了曹丕的诏书:“我常常因为后方的事感到担忧,所以把重任交给你们。曹参虽有战功,但论封行赏时萧何最重,让我没有西顾之忧,不知道行不行?”
在曹丕眼里善于理政的萧何更重要,他想让陈群、司马懿做好的萧何。这种无以复加的信赖还不断继续着,后来曹丕专门给司马懿下过一份诏书:“我在东方,抚军大将军全权处理西方的事务;我在西方,抚军大将军全权处理东方的事务。”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何况皇帝的诏书?这份诏书可以理解为一份授权书,有了这项授权,司马懿俨然成了“曹丕第二”,尚书台里的司马懿成为曹魏帝国仅次于皇帝的人。虽然最后面的这份诏书只出现在《晋书》里,不排除是为了粉饰司马懿而虚构的,但陈群和司马懿迅速跻身曹魏军界并掌握军事大权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极大地改变了曹魏的权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