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乱世栋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大江之上,湓城附近江面,一支规模不小的船队浩浩荡荡向东航行,因为顺水,所以航行速度颇快。
其中一艘船上,船舱里,南郡王萧大连看着窗外江景,想起了一年多以前。
当时,他的船队浩浩荡荡航行在江面上,往下游建康而去。
那时,父亲遇刺身亡,兄长伤重,台城内风云变幻,在荆州任上的萧大连当机立断,不等诏令,直接带兵赶赴京城。
皇位不能空着,但年幼的侄儿若坐上那位置,江山必然不稳,所以身为皇太子嫡出弟弟的萧大连,觉得自己有必要站出来。
兄终弟及,接过重任。
结果,建康城里没有人响应他,所以他顿兵于江中沙洲上,进退两难。
所幸有人暗中相助,居中周旋,他才得以全身而退,返回荆州。
而皇位,还是年幼的侄儿坐了,那些居心不良的权贵们,把国家推到了悬崖边上。
想到这里,萧大连只觉心烦意乱,此次他卸任荆州刺史,回京为官,是堂堂正正回去。
同行,有一些身份不同寻常的客人。
那是刚从周国回来的一些人,其中包括当年蜀地沦陷后被俘的武陵王诸子及一些宗室,如今因为两国罢兵、交换俘虏,才得以返回梁国。
正好他要返回建康,所以这些宗室便搭个顺风船。
其中,就有当年的梁州刺史、宜丰侯萧修,此人,是鄱阳王萧范的弟弟,按辈分,是萧大连的堂叔。
萧大连想着想着,眉头紧锁。
去年秋天,官军在淮北击败齐军,齐军伤亡惨重,主帅毙命,消息很快传到周国,于是周国遣使求和,希望能一同对付齐国。
既然要求和,必须有诚意,但对方不打算交出侵占的益、梁之地,而打算交换俘虏,并且希望两国之间承认事实:
周国承认梁国占了沔北之地的事实,那么,梁国要承认周国占了益、梁之地的事实。
两国保持现状,就此罢兵,一起对付齐国。
这个和谈请求,朝堂诸公的意见各有不同,不过最后朝廷还是决定与周国罢兵,保持现状,交换俘虏,一同对付齐国。
其中,辅政的鄱阳王萧范,就是极力主张和谈之人。
对此结果,萧大连不置可否,反正朝廷目前无力收复益、梁,周国也无力夺回沔北,维持现状也没什么。
交换俘虏,让被俘的梁国将士以及宗室回国,也说得过去。
然而,萧大连却从宜丰侯萧修回国这件事里判断,鄱阳王萧范另有所图。
鄱阳王一系,人丁旺盛,萧范有近四十个弟弟,不过地位较显的只有其中几个,如今均有任用,加上回来的宜丰侯萧修...
萧大连认为,鄱阳王的帮凶又多了一个,因为鄱阳王的弟弟们大多难当重任。
鄱阳王的弟弟之中,湘潭侯萧退、观宁侯萧永、丰城侯萧泰,都是才能平庸之辈,烂泥扶不上墙。
武林侯萧谘,十几年前,任交州刺史,结果只会搜刮民脂民膏,导致当地豪强叛乱,又无法稳住局势,无法平定叛乱,狼狈出逃,导致交州大乱。
南安侯萧恬,在广州刺史任上,因为私怨,毒死接任的大将兰钦,也是个无才无德的阴狠之人。
几个弟弟要么无能,要么犯过大错、名声狼藉,所以辅政的萧范难以大用。
那么,其弟之中,就只剩下名声、能力不错的宜丰侯萧修。
宜丰侯萧修,年少时生母去世,他护送灵柩自荆州回京,江中遇大风浪,眼见着船就要沉了,随行人员纷纷逃离。
萧修却抱着灵柩大哭,不愿离去,据说孝心感动天地,风浪为之平息。
高祖因为此事,嘉奖萧修,列为宗室楷模。
后来萧修为官多年,政绩卓越、声望不错,在梁州刺史任上,遇魏军(西魏)来攻,因为援兵断绝,又无法击败魏兵,为保满城军吏百姓周全,才开城投降。
虽然丢了梁州、沦为阶下囚,但萧修此举无碍大节。
所以,萧大连认为,萧范把弟弟萧修交换回来,动机不纯,肯定要引为左臂右膀,以便更好地把持大权。
对此,萧大连一百个不服,鄱阳王并非帝系宗室,却执掌辅政大权,他们作为小皇帝的叔叔,却被排斥在外,这算什么?
就算要以宗室长辈来辅政,也该是湘东王,而不是鄱阳王。
萧大连越想越生气,不由得握紧双拳,最近他掌握了一些证据,似乎能证明,去年年初建康元宵灯会的事变,幕后主使,是鄱阳王父子。
而不是昭明太子长房一系的萧栋、萧桥、萧樛三兄弟。
元宵灯会那晚事变,桂阳王萧大成等宗室遇害,又有人因此受牵连,丢了性命。
当时,都说幕后主使是昭明太子长房一系的萧栋、萧桥、萧樛三兄弟,但三人拒不认罪,声称是被人陷害。
但最后,这三人还是难逃一死,萧大连当时就认为这案子有些蹊跷,现在一想,肯定是鄱阳王父子暗中搞鬼。
他判断出对方的想法:意图铲除异己,把持朝政,然后...
“嘭”的一声,萧大连一拳砸在案上,脱口而出:“休想,你父子二人休想!”
sp;。。。。。。
大江之上,湓城附近江面,一支规模不小的船队浩浩荡荡向东航行,因为顺水,所以航行速度颇快。
其中一艘船上,船舱里,南郡王萧大连看着窗外江景,想起了一年多以前。
当时,他的船队浩浩荡荡航行在江面上,往下游建康而去。
那时,父亲遇刺身亡,兄长伤重,台城内风云变幻,在荆州任上的萧大连当机立断,不等诏令,直接带兵赶赴京城。
皇位不能空着,但年幼的侄儿若坐上那位置,江山必然不稳,所以身为皇太子嫡出弟弟的萧大连,觉得自己有必要站出来。
兄终弟及,接过重任。
结果,建康城里没有人响应他,所以他顿兵于江中沙洲上,进退两难。
所幸有人暗中相助,居中周旋,他才得以全身而退,返回荆州。
而皇位,还是年幼的侄儿坐了,那些居心不良的权贵们,把国家推到了悬崖边上。
想到这里,萧大连只觉心烦意乱,此次他卸任荆州刺史,回京为官,是堂堂正正回去。
同行,有一些身份不同寻常的客人。
那是刚从周国回来的一些人,其中包括当年蜀地沦陷后被俘的武陵王诸子及一些宗室,如今因为两国罢兵、交换俘虏,才得以返回梁国。
正好他要返回建康,所以这些宗室便搭个顺风船。
其中,就有当年的梁州刺史、宜丰侯萧修,此人,是鄱阳王萧范的弟弟,按辈分,是萧大连的堂叔。
萧大连想着想着,眉头紧锁。
去年秋天,官军在淮北击败齐军,齐军伤亡惨重,主帅毙命,消息很快传到周国,于是周国遣使求和,希望能一同对付齐国。
既然要求和,必须有诚意,但对方不打算交出侵占的益、梁之地,而打算交换俘虏,并且希望两国之间承认事实:
周国承认梁国占了沔北之地的事实,那么,梁国要承认周国占了益、梁之地的事实。
两国保持现状,就此罢兵,一起对付齐国。
这个和谈请求,朝堂诸公的意见各有不同,不过最后朝廷还是决定与周国罢兵,保持现状,交换俘虏,一同对付齐国。
其中,辅政的鄱阳王萧范,就是极力主张和谈之人。
对此结果,萧大连不置可否,反正朝廷目前无力收复益、梁,周国也无力夺回沔北,维持现状也没什么。
交换俘虏,让被俘的梁国将士以及宗室回国,也说得过去。
然而,萧大连却从宜丰侯萧修回国这件事里判断,鄱阳王萧范另有所图。
鄱阳王一系,人丁旺盛,萧范有近四十个弟弟,不过地位较显的只有其中几个,如今均有任用,加上回来的宜丰侯萧修...
萧大连认为,鄱阳王的帮凶又多了一个,因为鄱阳王的弟弟们大多难当重任。
鄱阳王的弟弟之中,湘潭侯萧退、观宁侯萧永、丰城侯萧泰,都是才能平庸之辈,烂泥扶不上墙。
武林侯萧谘,十几年前,任交州刺史,结果只会搜刮民脂民膏,导致当地豪强叛乱,又无法稳住局势,无法平定叛乱,狼狈出逃,导致交州大乱。
南安侯萧恬,在广州刺史任上,因为私怨,毒死接任的大将兰钦,也是个无才无德的阴狠之人。
几个弟弟要么无能,要么犯过大错、名声狼藉,所以辅政的萧范难以大用。
那么,其弟之中,就只剩下名声、能力不错的宜丰侯萧修。
宜丰侯萧修,年少时生母去世,他护送灵柩自荆州回京,江中遇大风浪,眼见着船就要沉了,随行人员纷纷逃离。
萧修却抱着灵柩大哭,不愿离去,据说孝心感动天地,风浪为之平息。
高祖因为此事,嘉奖萧修,列为宗室楷模。
后来萧修为官多年,政绩卓越、声望不错,在梁州刺史任上,遇魏军(西魏)来攻,因为援兵断绝,又无法击败魏兵,为保满城军吏百姓周全,才开城投降。
虽然丢了梁州、沦为阶下囚,但萧修此举无碍大节。
所以,萧大连认为,萧范把弟弟萧修交换回来,动机不纯,肯定要引为左臂右膀,以便更好地把持大权。
对此,萧大连一百个不服,鄱阳王并非帝系宗室,却执掌辅政大权,他们作为小皇帝的叔叔,却被排斥在外,这算什么?
就算要以宗室长辈来辅政,也该是湘东王,而不是鄱阳王。
萧大连越想越生气,不由得握紧双拳,最近他掌握了一些证据,似乎能证明,去年年初建康元宵灯会的事变,幕后主使,是鄱阳王父子。
而不是昭明太子长房一系的萧栋、萧桥、萧樛三兄弟。
元宵灯会那晚事变,桂阳王萧大成等宗室遇害,又有人因此受牵连,丢了性命。
当时,都说幕后主使是昭明太子长房一系的萧栋、萧桥、萧樛三兄弟,但三人拒不认罪,声称是被人陷害。
但最后,这三人还是难逃一死,萧大连当时就认为这案子有些蹊跷,现在一想,肯定是鄱阳王父子暗中搞鬼。
他判断出对方的想法:意图铲除异己,把持朝政,然后...
“嘭”的一声,萧大连一拳砸在案上,脱口而出:“休想,你父子二人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