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三舂争及初舂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金盒,贮存于乾清宫中,世祖御笔‘正大光明’那方匾额后面。到了雍正八年,那个盒子拿下来过,果后又放了回去。庄王已记不得这回事,此时只有照实答复。
“这道遗诏是大行皇帝亲手交付的,鄂尔泰敬谨承领;有内大臣海望、总管太监苏培盛他们在场亲眼得见。‘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的金盒子,还没有取下来看,不过看不看都一样,你如果要看,现在就可以去取。”
“十六叔,不是我要看。大清朝的天下是太祖高皇帝、大宗文皇帝艰难缔造;圣祖仁皇帝辛苦经营所传下来的,十三年前,大位授受之际,暧昧不明,如今不可再蹈覆辙。”
这是公然指责大行皇帝夺嫡;在场胆小的人,将脸都吓黄了。庄王已颇为不安,但也只能沉下脸来说一句:“弘皙,你不能这样说。”
“我说的是实话,也是天下的公论,否则大行皇帝不必颁布‘大义觉迷录’来辩解了。”
弘皙接着说:“不过事成过去,可以不提,只谈今天好了,我想请问十六叔,已哪道遗诏为凭?”
庄王已是没有听懂他的话,愣然问说:“什么哪道为凭?”
“乾清宫不还有一道吗?”弘皙答说:“那道遗诏是向王公大臣宣示过的,当然彼胜于此。是不是?”
庄王一听话中有话,倒不敢轻易回答,在场的人,亦无不屏息以待。而就在这几乎连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的沉寂中,突然有人发声:“当然应该以那道遗诏为凭”
大家转脸去望,说这话的人是宁郡王弘皎,正在人群中挤出来,仿佛还有话要说;庄王灵机一动,不妨试一条调虎离山之计,将弘皙带来的人,都拆散开来,人单势孤,他就闹不成了。
“弘皎,”庄王说道:“你受大行皇帝的恩最重,如果出了大事,你也该替大行皇帝好好进一番心才是。你自己说,应该如何效力?”
弘皎一时不知所答,当然,原来要为弘皙张目的话,也就被拦回去了。
“这样,”庄王接着又说:“你去办一件很紧要的事:到易州去看一看大行皇帝的万年吉地。有三天工夫够了吧?”
弘皎想起受封为宁郡王,而且世袭罔替的恩典,说不出推托的话,勉强答道:“够了。”
“那你就赶快动身吧!早去早回,我还有重要差事派你。”
“是!”弘皎回身退了出去。
这一开了头就好办了,庄王用恭理丧仪的各种差事,将弘皙带来的人,迁走了好些。这一来,弘皙不免有些气馁,鄂尔泰认为是应该安抚他的时候了。
于是他向前,躬身叫一声:“王爷!”
弘皙无形中被冷落了半天,一张脸铁青,听得鄂尔泰来招呼,一肚子的火气,想发到头上,但旋即转念,得罪了鄂尔泰没有好处,不过,这也是轮到自己说话的一个机会,不宜置之不理。
“鄂毅庵,国不可一日无君。今日之事,要让天下人都心服才是。如说,皇位就这么轻易落到四阿哥头上,这算是豪夺呢?还是巧取?”
“王爷,你这话太严重了,我们是遵遗诏办事。”
“要说遗诏,正大光明匾额后面,还有一道呢!”弘皙紧接着说:“大行皇帝当时说过的话很多,前后矛盾的也有,那一句是真,那一句是假,那一句该听,那一句不该听。全以家法为断。既然承认我是东宫嫡子,皇位就不能久假不归吧。”
话越说越露骨,也越说越冒犯大行皇帝了。这是有个人忍不住了,他叫尹泰,姓章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康熙末年在锦州当佐领,一次大行皇帝——当时的雍亲王,谒陵经过锦州,住在他家,一见投缘,到继位以后,特为起用,授为左都御史,不久入阁拜相,成为东阁大学士。他的儿子尹继善,雍正十一年便已当到云南、广西总督,年未三十,所以称之为“小尹”他们父子,二人受特达之知,尹泰听见有人对大行皇帝如此‘大不敬”当然觉得刺耳。加以脾气一向耿直,忍不住就发作了。
“王爷,”他挺身出来,指着弘皙的鼻子说:“大行皇帝待王爷不薄,你的亲王是哪里来的?大行皇帝刚刚宾天,你就这样信口雌黄,还有人心吗?”
“你什么东西!”弘皙咆哮着“敢来干预我们的家务。”
“皇位至重,关乎天下苍生。尹泰备为宰相,厘治宪典,理当发言;“这不是干涉什么家务,如果王府中有这种以下犯上、没大没小的情形发生,我绝不会来管闲事。”
这几句话说得很厉害,弘皙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好半天才跺一跺脚说:“好!闹吧,闹他个天翻地覆,让普天下的人,再看一场大笑话。走!”
说完,拔腿就走;他的一班弟弟们,也都跟在他身后,走得无影无踪。庄王,果王,和鄂尔泰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王爷,”尹泰这时又开口了:“不能因为理亲王要无理取闹,就把大丧搁起来不办,如今该干什么,请王爷发号施令吧。”
“说的是,如今第一件事是迎灵。请你在乾清宫照料吧;到还是你弹压得住。”
鄂尔泰很谨慎,知道弘皙事报了破釜沉舟的决心,说“闹他个天翻地覆”决非一句气话。目前所苦的是,权柄正在青黄不接之际,庄王又不肯用长辈的身份,硬压弘皙。看起来,非得要找一个能治的住弘皙的人不可。
这个人自应是弘皙的尊长,还要年龄较长,爵位较尊,气势上才堪与弘皙匹敌。鄂尔泰就圣祖诸子中数了一下,想到一个人,履郡王允祹。
他是圣祖的第十二子,安分知足,从不卷入任何争权夺利的纠纷中,大行皇帝在日,于弟兄中对他很放心,但亦未曾重用,因为知道用他,他亦不会出死力。但调处皇室‘家务’纠纷,以他允字辈居长而又一向超然的地位,能说一句公道话,对弘皙还是很有作用的。
打定了主意,争得两王同意,在王公朝房将履郡王请了来,以礼谒见;然后将弘皙挣位的情形,撮要陈述,请示处理办法。
“你怎么问我呢?我又未受顾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话是这么说,语气却很平和,并没有因为未受顾命而存着什么芥蒂的神情,鄂尔泰便即答说:“大行皇帝没有料到理亲王会如此,否则一定要向十二爷托孤。圣祖仁皇帝的孝子贤孙,如今是十二爷居长,而且当年种种纠葛,十二爷无不置身事外,不偏不倚,今天说话就格外有力量了。理亲王的取闹是闹家务,十二爷是家长,不能不管吧?”
这话将履郡王说动了,沉吟了一下问:“十六、十七他们俩怎么说?”
“十六爷、十七爷也说:‘这件事得请十二爷出来主持。’原是他们两位分不开身,特地派我来很十二爷回禀的。”
“喔!”履郡王问道:“那么,你要我怎么做呢?”
“大家的意思,想请十二爷劝一劝理亲王。且不说父死子继是天经地义,只就社稷苍生而言,外则督抚,内则尚侍,哪一个不是大行皇帝细心甄选,亲手提拔,只说领兵在外的平郡王,倘或内心不服,勤兵观变,那时多大的危机。““嗯,嗯!这倒不可不防。不过,——”
“十二爷,”鄂尔泰不容他将转语说出口,抢着又说:“这话,旁人不便说,也没有资格说;唯有以十二爷的身份,做此警告,才显得有分量。”
“好,这话我可以说,也应该说。不过有没有效用,就很难说了。”
“这就要请十二爷拿出叔太爷的身份来了,”鄂尔泰说:“如果理亲王不顾大局,危及祖宗的天下;十二爷能不教训他吗?”
“这,”履郡王踌躇着说:“这怕会闹成僵局。”
“不会!我担保不会。”鄂尔泰斩钉截铁的说“到时候我自会打圆场,决不会让十二爷僵住了不得下台。”
“那好,我听你的招呼就是了。”履郡王忽又说道:“其实不理他,不就完了吗?他还能闹得出什么花样来?”
“不怕他别的,就怕他耍赖,拿过去的事做题目,口不择言,岂不让大行皇帝在天之灵,痛心疾首?”
履郡王默不作声,好半天才叹口气说:“毅庵,你现在应该知道,我当初为什么不愿卷入纠纷的道理了吧。”
“是,是!明智莫如十二爷。”
金盒,贮存于乾清宫中,世祖御笔‘正大光明’那方匾额后面。到了雍正八年,那个盒子拿下来过,果后又放了回去。庄王已记不得这回事,此时只有照实答复。
“这道遗诏是大行皇帝亲手交付的,鄂尔泰敬谨承领;有内大臣海望、总管太监苏培盛他们在场亲眼得见。‘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的金盒子,还没有取下来看,不过看不看都一样,你如果要看,现在就可以去取。”
“十六叔,不是我要看。大清朝的天下是太祖高皇帝、大宗文皇帝艰难缔造;圣祖仁皇帝辛苦经营所传下来的,十三年前,大位授受之际,暧昧不明,如今不可再蹈覆辙。”
这是公然指责大行皇帝夺嫡;在场胆小的人,将脸都吓黄了。庄王已颇为不安,但也只能沉下脸来说一句:“弘皙,你不能这样说。”
“我说的是实话,也是天下的公论,否则大行皇帝不必颁布‘大义觉迷录’来辩解了。”
弘皙接着说:“不过事成过去,可以不提,只谈今天好了,我想请问十六叔,已哪道遗诏为凭?”
庄王已是没有听懂他的话,愣然问说:“什么哪道为凭?”
“乾清宫不还有一道吗?”弘皙答说:“那道遗诏是向王公大臣宣示过的,当然彼胜于此。是不是?”
庄王一听话中有话,倒不敢轻易回答,在场的人,亦无不屏息以待。而就在这几乎连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的沉寂中,突然有人发声:“当然应该以那道遗诏为凭”
大家转脸去望,说这话的人是宁郡王弘皎,正在人群中挤出来,仿佛还有话要说;庄王灵机一动,不妨试一条调虎离山之计,将弘皙带来的人,都拆散开来,人单势孤,他就闹不成了。
“弘皎,”庄王说道:“你受大行皇帝的恩最重,如果出了大事,你也该替大行皇帝好好进一番心才是。你自己说,应该如何效力?”
弘皎一时不知所答,当然,原来要为弘皙张目的话,也就被拦回去了。
“这样,”庄王接着又说:“你去办一件很紧要的事:到易州去看一看大行皇帝的万年吉地。有三天工夫够了吧?”
弘皎想起受封为宁郡王,而且世袭罔替的恩典,说不出推托的话,勉强答道:“够了。”
“那你就赶快动身吧!早去早回,我还有重要差事派你。”
“是!”弘皎回身退了出去。
这一开了头就好办了,庄王用恭理丧仪的各种差事,将弘皙带来的人,迁走了好些。这一来,弘皙不免有些气馁,鄂尔泰认为是应该安抚他的时候了。
于是他向前,躬身叫一声:“王爷!”
弘皙无形中被冷落了半天,一张脸铁青,听得鄂尔泰来招呼,一肚子的火气,想发到头上,但旋即转念,得罪了鄂尔泰没有好处,不过,这也是轮到自己说话的一个机会,不宜置之不理。
“鄂毅庵,国不可一日无君。今日之事,要让天下人都心服才是。如说,皇位就这么轻易落到四阿哥头上,这算是豪夺呢?还是巧取?”
“王爷,你这话太严重了,我们是遵遗诏办事。”
“要说遗诏,正大光明匾额后面,还有一道呢!”弘皙紧接着说:“大行皇帝当时说过的话很多,前后矛盾的也有,那一句是真,那一句是假,那一句该听,那一句不该听。全以家法为断。既然承认我是东宫嫡子,皇位就不能久假不归吧。”
话越说越露骨,也越说越冒犯大行皇帝了。这是有个人忍不住了,他叫尹泰,姓章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康熙末年在锦州当佐领,一次大行皇帝——当时的雍亲王,谒陵经过锦州,住在他家,一见投缘,到继位以后,特为起用,授为左都御史,不久入阁拜相,成为东阁大学士。他的儿子尹继善,雍正十一年便已当到云南、广西总督,年未三十,所以称之为“小尹”他们父子,二人受特达之知,尹泰听见有人对大行皇帝如此‘大不敬”当然觉得刺耳。加以脾气一向耿直,忍不住就发作了。
“王爷,”他挺身出来,指着弘皙的鼻子说:“大行皇帝待王爷不薄,你的亲王是哪里来的?大行皇帝刚刚宾天,你就这样信口雌黄,还有人心吗?”
“你什么东西!”弘皙咆哮着“敢来干预我们的家务。”
“皇位至重,关乎天下苍生。尹泰备为宰相,厘治宪典,理当发言;“这不是干涉什么家务,如果王府中有这种以下犯上、没大没小的情形发生,我绝不会来管闲事。”
这几句话说得很厉害,弘皙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好半天才跺一跺脚说:“好!闹吧,闹他个天翻地覆,让普天下的人,再看一场大笑话。走!”
说完,拔腿就走;他的一班弟弟们,也都跟在他身后,走得无影无踪。庄王,果王,和鄂尔泰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王爷,”尹泰这时又开口了:“不能因为理亲王要无理取闹,就把大丧搁起来不办,如今该干什么,请王爷发号施令吧。”
“说的是,如今第一件事是迎灵。请你在乾清宫照料吧;到还是你弹压得住。”
鄂尔泰很谨慎,知道弘皙事报了破釜沉舟的决心,说“闹他个天翻地覆”决非一句气话。目前所苦的是,权柄正在青黄不接之际,庄王又不肯用长辈的身份,硬压弘皙。看起来,非得要找一个能治的住弘皙的人不可。
这个人自应是弘皙的尊长,还要年龄较长,爵位较尊,气势上才堪与弘皙匹敌。鄂尔泰就圣祖诸子中数了一下,想到一个人,履郡王允祹。
他是圣祖的第十二子,安分知足,从不卷入任何争权夺利的纠纷中,大行皇帝在日,于弟兄中对他很放心,但亦未曾重用,因为知道用他,他亦不会出死力。但调处皇室‘家务’纠纷,以他允字辈居长而又一向超然的地位,能说一句公道话,对弘皙还是很有作用的。
打定了主意,争得两王同意,在王公朝房将履郡王请了来,以礼谒见;然后将弘皙挣位的情形,撮要陈述,请示处理办法。
“你怎么问我呢?我又未受顾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话是这么说,语气却很平和,并没有因为未受顾命而存着什么芥蒂的神情,鄂尔泰便即答说:“大行皇帝没有料到理亲王会如此,否则一定要向十二爷托孤。圣祖仁皇帝的孝子贤孙,如今是十二爷居长,而且当年种种纠葛,十二爷无不置身事外,不偏不倚,今天说话就格外有力量了。理亲王的取闹是闹家务,十二爷是家长,不能不管吧?”
这话将履郡王说动了,沉吟了一下问:“十六、十七他们俩怎么说?”
“十六爷、十七爷也说:‘这件事得请十二爷出来主持。’原是他们两位分不开身,特地派我来很十二爷回禀的。”
“喔!”履郡王问道:“那么,你要我怎么做呢?”
“大家的意思,想请十二爷劝一劝理亲王。且不说父死子继是天经地义,只就社稷苍生而言,外则督抚,内则尚侍,哪一个不是大行皇帝细心甄选,亲手提拔,只说领兵在外的平郡王,倘或内心不服,勤兵观变,那时多大的危机。““嗯,嗯!这倒不可不防。不过,——”
“十二爷,”鄂尔泰不容他将转语说出口,抢着又说:“这话,旁人不便说,也没有资格说;唯有以十二爷的身份,做此警告,才显得有分量。”
“好,这话我可以说,也应该说。不过有没有效用,就很难说了。”
“这就要请十二爷拿出叔太爷的身份来了,”鄂尔泰说:“如果理亲王不顾大局,危及祖宗的天下;十二爷能不教训他吗?”
“这,”履郡王踌躇着说:“这怕会闹成僵局。”
“不会!我担保不会。”鄂尔泰斩钉截铁的说“到时候我自会打圆场,决不会让十二爷僵住了不得下台。”
“那好,我听你的招呼就是了。”履郡王忽又说道:“其实不理他,不就完了吗?他还能闹得出什么花样来?”
“不怕他别的,就怕他耍赖,拿过去的事做题目,口不择言,岂不让大行皇帝在天之灵,痛心疾首?”
履郡王默不作声,好半天才叹口气说:“毅庵,你现在应该知道,我当初为什么不愿卷入纠纷的道理了吧。”
“是,是!明智莫如十二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