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嫌贫爱富(科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谢正卿笑眯眯地说道:“这些升斗小民们不用交人头税,若是在乡间生活不下去,自然会进入城镇找一份工作,找点儿吃食。臣闻陛下读过蔡思瑾的游记,也了解海西省的风土人情,那海西省没有许多土地,人们岂不是也活得好好的?”
皇上皱眉:“谢爱卿,这样一来,整个大晏朝的商贩就大大增加了,不出几年说不得就会超过农户。自古以来都是重农抑商,固定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对商户人家大肆打压,我们现在这样的改革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谢正卿笑道:“皇上,我们之前已经以史为鉴,很好地品评过历朝历代了。当时我们其实都赞同,前朝中期那个时候的经济发展是极好的,国家经济欣欣向荣、藏于于民,各个升斗小民都过得挺好。只是接下来前朝的改革却是失败了,几任宰相想要通过改革使得国家能够收到重税,使得财富从民众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改变‘民富国贫’的现状,都以失败告终,还导致了民怨沸腾,最终亡国。
要想以前朝为界,改变这样的现状,自然是要让我们尽快地推行改革,皇上您是大晏朝第二任君主,现在改革还为时不晚,前朝的世家气焰被打击,本朝的新兴世家还未成气候,正是我们君臣大展拳脚的时候!若是再等五十年一百年,您的后人便是想要改革,如何还能推得动?一朝覆灭也不是妄言啊!”
皇上吸了一口冷气,他也不嫌弃谢正卿说的话难听,毕竟话糙理不糙,这些事情都是他们君臣早早就商议好的,只不过可能他年岁渐长,已经不复几年之前的那种锐气了。他叹了口气,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要继续深入推进改革。
皇上说道:“那就明天起我在早朝上宣布吧,一边对世家大族等等拥有众多土地、田产的人征收极重的土地税,迫使他们分化自己的大片土地。一边宣布提升工户、商户地位,与农户地位无异,同时对工户、商户都减少税赋比例,鼓励他们发展。希望我大晏朝能在改革之中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来。也希望我们不要走前朝的老路,能像前朝中期一样做到‘民富’,也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国强’。”
谢正卿心中也松了一口气,站起来恭敬地对皇上行了一礼,口称:“皇上圣明!实乃百姓之福!天下苍生之福!”
虽然这些事情是他们早已经商量好的,可是他听皇上的口气,已经不复之前改革的锐气了,所以才不得已开口说了几句狠话刺激一下皇上,帮助皇上最终下定了决心继续推行改革。真不知道今后皇上是不是会改了性子,若是皇上变得裹足不前了,于他的改革来说却不是件好事啊!
皇上一般只会关心国家稳定不稳定、富强不富强,百姓是否生活富足都是排在后面的事情。毕竟如果他屁股底下那把椅子要是都坐不稳了,百姓富足与他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然而作为一个以管理好国家为己任的士大夫来说,自己治下的国家人民富足才是一件大事,至于皇位上坐着的人姓什么叫什么反倒微不足道。
这是士大夫阶层和皇帝最大的矛盾之处,幸而他们二人现在并未有任何分歧,二人都在既追求“民富”,又追求“国强”,新生的大晏朝还太弱小了,百废待兴,这两样都是需要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事情。但是日后呢?
将这些种种的担忧藏在心中,谢正卿依然还是按照自己之前的计划果断地推行着改革。
皇上和谢正卿的第二步改革方案一出台,顿时舆论一片哗然。自然会有人对这样的政策极为不满,但是说出来也没有人愿意听啊!皇上和谢首辅都同意了的事情,还有谁有可能来扭转乾坤吗?绝不可能!
然而这样一来整个大晏朝的改革就完全成功了吗?那也不见得,毕竟大晏朝的能人辈出,大家经过过年的摸爬滚打,已经总结出了一套经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皇上确实是用雷霆手段了解了我们有多少土地,需要上多少税赋。但是法律不外乎人情啊!我可以对具体收税的官老爷行贿啊!
只要银子送得到,他完全可以给上面报一个“本地受了水灾、旱灾、蝗灾......”各种灾害,请求皇上免税或者减税啊,要不然我就活不下去了。皇上在京城那么远的地方,哪里管得了我这一亩三分地里发生的事情?还不是县官说什么就是什么?
因此,谢正卿提拔起来的一大批人在金钱的攻势下腐败堕落了。等到秋收之后税银汇总到户部之后,沈子安一算,给皇上报了个喜讯:“皇上,今年税银比去年翻了一倍!”
皇上大怒,这可不是个好消息,他对那些大地主的赋税可是翻了三倍,想着怎么也要多收两倍的银子,现在只翻了一倍,有没有猫腻自然是一望便知!
谢正卿看着那些收上来的银子也是不住地摇头,多征的那一倍的税里面,其中一半都来自江南省一省,剩下的海西省、山北省、辽东省颇有增长,但是其他省份都基本上与去年持平,他能用的人不多啊!
不过看着江南省收上来的那么一大笔银子,皇上和谢正卿都是老怀大慰:张思晨这个小子真是不错啊!之前听说他在江南省没少收银子和美女,还以为他年纪轻会不会失了分寸。现在看来,他在大事上还是很拎得清的,虽然于小节上有些妨碍,但是无关大局。
他比很多人都明白多了、识趣多了。
。”
谢正卿笑眯眯地说道:“这些升斗小民们不用交人头税,若是在乡间生活不下去,自然会进入城镇找一份工作,找点儿吃食。臣闻陛下读过蔡思瑾的游记,也了解海西省的风土人情,那海西省没有许多土地,人们岂不是也活得好好的?”
皇上皱眉:“谢爱卿,这样一来,整个大晏朝的商贩就大大增加了,不出几年说不得就会超过农户。自古以来都是重农抑商,固定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对商户人家大肆打压,我们现在这样的改革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谢正卿笑道:“皇上,我们之前已经以史为鉴,很好地品评过历朝历代了。当时我们其实都赞同,前朝中期那个时候的经济发展是极好的,国家经济欣欣向荣、藏于于民,各个升斗小民都过得挺好。只是接下来前朝的改革却是失败了,几任宰相想要通过改革使得国家能够收到重税,使得财富从民众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改变‘民富国贫’的现状,都以失败告终,还导致了民怨沸腾,最终亡国。
要想以前朝为界,改变这样的现状,自然是要让我们尽快地推行改革,皇上您是大晏朝第二任君主,现在改革还为时不晚,前朝的世家气焰被打击,本朝的新兴世家还未成气候,正是我们君臣大展拳脚的时候!若是再等五十年一百年,您的后人便是想要改革,如何还能推得动?一朝覆灭也不是妄言啊!”
皇上吸了一口冷气,他也不嫌弃谢正卿说的话难听,毕竟话糙理不糙,这些事情都是他们君臣早早就商议好的,只不过可能他年岁渐长,已经不复几年之前的那种锐气了。他叹了口气,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要继续深入推进改革。
皇上说道:“那就明天起我在早朝上宣布吧,一边对世家大族等等拥有众多土地、田产的人征收极重的土地税,迫使他们分化自己的大片土地。一边宣布提升工户、商户地位,与农户地位无异,同时对工户、商户都减少税赋比例,鼓励他们发展。希望我大晏朝能在改革之中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来。也希望我们不要走前朝的老路,能像前朝中期一样做到‘民富’,也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国强’。”
谢正卿心中也松了一口气,站起来恭敬地对皇上行了一礼,口称:“皇上圣明!实乃百姓之福!天下苍生之福!”
虽然这些事情是他们早已经商量好的,可是他听皇上的口气,已经不复之前改革的锐气了,所以才不得已开口说了几句狠话刺激一下皇上,帮助皇上最终下定了决心继续推行改革。真不知道今后皇上是不是会改了性子,若是皇上变得裹足不前了,于他的改革来说却不是件好事啊!
皇上一般只会关心国家稳定不稳定、富强不富强,百姓是否生活富足都是排在后面的事情。毕竟如果他屁股底下那把椅子要是都坐不稳了,百姓富足与他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然而作为一个以管理好国家为己任的士大夫来说,自己治下的国家人民富足才是一件大事,至于皇位上坐着的人姓什么叫什么反倒微不足道。
这是士大夫阶层和皇帝最大的矛盾之处,幸而他们二人现在并未有任何分歧,二人都在既追求“民富”,又追求“国强”,新生的大晏朝还太弱小了,百废待兴,这两样都是需要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事情。但是日后呢?
将这些种种的担忧藏在心中,谢正卿依然还是按照自己之前的计划果断地推行着改革。
皇上和谢正卿的第二步改革方案一出台,顿时舆论一片哗然。自然会有人对这样的政策极为不满,但是说出来也没有人愿意听啊!皇上和谢首辅都同意了的事情,还有谁有可能来扭转乾坤吗?绝不可能!
然而这样一来整个大晏朝的改革就完全成功了吗?那也不见得,毕竟大晏朝的能人辈出,大家经过过年的摸爬滚打,已经总结出了一套经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皇上确实是用雷霆手段了解了我们有多少土地,需要上多少税赋。但是法律不外乎人情啊!我可以对具体收税的官老爷行贿啊!
只要银子送得到,他完全可以给上面报一个“本地受了水灾、旱灾、蝗灾......”各种灾害,请求皇上免税或者减税啊,要不然我就活不下去了。皇上在京城那么远的地方,哪里管得了我这一亩三分地里发生的事情?还不是县官说什么就是什么?
因此,谢正卿提拔起来的一大批人在金钱的攻势下腐败堕落了。等到秋收之后税银汇总到户部之后,沈子安一算,给皇上报了个喜讯:“皇上,今年税银比去年翻了一倍!”
皇上大怒,这可不是个好消息,他对那些大地主的赋税可是翻了三倍,想着怎么也要多收两倍的银子,现在只翻了一倍,有没有猫腻自然是一望便知!
谢正卿看着那些收上来的银子也是不住地摇头,多征的那一倍的税里面,其中一半都来自江南省一省,剩下的海西省、山北省、辽东省颇有增长,但是其他省份都基本上与去年持平,他能用的人不多啊!
不过看着江南省收上来的那么一大笔银子,皇上和谢正卿都是老怀大慰:张思晨这个小子真是不错啊!之前听说他在江南省没少收银子和美女,还以为他年纪轻会不会失了分寸。现在看来,他在大事上还是很拎得清的,虽然于小节上有些妨碍,但是无关大局。
他比很多人都明白多了、识趣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