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大宋有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回禀官家,此事官家早就吩咐过,臣等不敢怠慢。”知枢密院事徐处仁显然早就和聂山、赵明诚商量好,当下就出班奏道,“首先,御营新军各部应该统一编制、装具、器械,还应该统一训练、行军、扎营、布阵的法度,务求御营各军、各将、各部完全一致。”
“如何才可做到完全一致?”
“应该由枢密院和兵部制定编制法度、训练法度、行军法度、扎营法度、出战法度,所有武进士出身的武官在得到差遣之前,必须要上述五法度,并且由枢密院负责考核,通过者才能任官。”
“说得好!”
赵桓连连点头,对徐处仁所奏之方法非常满意。
“官家称赞,臣不敢独当,聂尚书、赵侍郎和臣一块反复商议了许久,才有了这点办法。”徐处仁倒没忘记为聂山、赵明诚表一下功。
不过徐处仁、聂山、赵明诚三人其实也不是原创,他们并不商量出了这么一条“标准化建军”的方案,而是从隔壁赵楷那里抄了作业。
这套标准化的东西,在赵楷这一代人看来,根本就是天经地义的。所以赵楷的府兵军制也是尽可能走标准化的路子,军府系统内的折冲府,军队系统的各军、将、部、队的编制都是统一的。
不过装具、器械却没条件统一——赵楷穷啊,得下面人自备许多装具器械,当然没办法统一了,但他还是命人定了一个指导性的“装具器械示范图表”,让下面的人参考。
至于训练、行军、扎营、布阵等事务,也都制定了统一的法度。
而这么一套标准化的规章法度,虽然被合称为《府兵诸法度》,并没有被赵楷藏着掖着只供府兵系统专用,而是下发给了下面的州府军,以供他们作为整顿乡军的参考。
不过现在是“天有二赵”,有不少不知道能不能算贰臣(应该不能算,最多是一点五臣)的家伙在“二赵”之间跳槽,所以就有人把赵楷的枢密院发下去的《府兵诸法度》带去了江东,献给了金陵天子赵桓的枢密院。
徐处仁、聂山、赵明诚等人都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而且还善于抄作业,因此就拿《府兵诸法度》来参考,也制定了一个《新军诸法度》。
当然了,两本“诸法度”除了标准化的思路差不多,步军将的编制差不多,其它方面相差甚远。
“还有什么好办法,都一一说与朕听。”赵桓来了兴致,继续发问。
“禀官家,”兵部尚书聂山接过话题,“除了统一法度之外,御营新军还应该杜绝空额、占役、克扣等陋习,必须足饷、足粮、足额。而为了确保各将的官长不会贪污克扣,臣等三人以为,新军各将的正、副将,都应该有武进士的出身,大部分的部将也应该是武进士的出身。
而行伍出身的武人,最多只能到部将。而且无论正将、副将、部将、准备将(部的副将)等职,都应该设有任期,定期轮换,才能避免养成势力。
至于行伍出功赏的问题,臣等以为应该多赏钱财,谨慎授官......毕竟勇武不畏死就可以立功了,而当官可难多了。以功授官,实是取乱之道。”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立刻就是一片称善。
当然要称善了!
赵楷推行授田府兵,又搞军功爵,制定《十二勋位制》,将土地和当官这两件事和杀敌立功挂钩,直接动了文人士大夫的奶酪。
而赵桓的金陵政权,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士政权,上上下下都反对军功爵啊!
赵桓在反对《军功爵》的问题上,当然也是和群臣一致的——他要赞成《军功爵》了,那帮文官还能支持他吗?
要比军功......赵楷应该当官家啊!
“以功授官,的确是取乱之道!”赵桓的语气异常坚定,“朕宁愿从牙缝中省下钱财犒军,也不能滥授官职,让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当官!”
“官家圣明!”
赵桓的表态,立刻赢得了群臣的一致拥护。
赵桓显得非常得意,顿了顿又问:“不知这次准备办多少个将的新军?”
兵部侍郎,留着老大一把胡子,看上去非常生猛的赵明诚出列道:“回禀官家,臣等商议之后,觉得这次可以募新兵二十万,编成一百个将,每将的兵额都是两千人,设正将一人、副将一人、部将两人、准备将四人......其中正将、副将都兼领一部,实际上就是一将四部二十队... -->>
“回禀官家,此事官家早就吩咐过,臣等不敢怠慢。”知枢密院事徐处仁显然早就和聂山、赵明诚商量好,当下就出班奏道,“首先,御营新军各部应该统一编制、装具、器械,还应该统一训练、行军、扎营、布阵的法度,务求御营各军、各将、各部完全一致。”
“如何才可做到完全一致?”
“应该由枢密院和兵部制定编制法度、训练法度、行军法度、扎营法度、出战法度,所有武进士出身的武官在得到差遣之前,必须要上述五法度,并且由枢密院负责考核,通过者才能任官。”
“说得好!”
赵桓连连点头,对徐处仁所奏之方法非常满意。
“官家称赞,臣不敢独当,聂尚书、赵侍郎和臣一块反复商议了许久,才有了这点办法。”徐处仁倒没忘记为聂山、赵明诚表一下功。
不过徐处仁、聂山、赵明诚三人其实也不是原创,他们并不商量出了这么一条“标准化建军”的方案,而是从隔壁赵楷那里抄了作业。
这套标准化的东西,在赵楷这一代人看来,根本就是天经地义的。所以赵楷的府兵军制也是尽可能走标准化的路子,军府系统内的折冲府,军队系统的各军、将、部、队的编制都是统一的。
不过装具、器械却没条件统一——赵楷穷啊,得下面人自备许多装具器械,当然没办法统一了,但他还是命人定了一个指导性的“装具器械示范图表”,让下面的人参考。
至于训练、行军、扎营、布阵等事务,也都制定了统一的法度。
而这么一套标准化的规章法度,虽然被合称为《府兵诸法度》,并没有被赵楷藏着掖着只供府兵系统专用,而是下发给了下面的州府军,以供他们作为整顿乡军的参考。
不过现在是“天有二赵”,有不少不知道能不能算贰臣(应该不能算,最多是一点五臣)的家伙在“二赵”之间跳槽,所以就有人把赵楷的枢密院发下去的《府兵诸法度》带去了江东,献给了金陵天子赵桓的枢密院。
徐处仁、聂山、赵明诚等人都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而且还善于抄作业,因此就拿《府兵诸法度》来参考,也制定了一个《新军诸法度》。
当然了,两本“诸法度”除了标准化的思路差不多,步军将的编制差不多,其它方面相差甚远。
“还有什么好办法,都一一说与朕听。”赵桓来了兴致,继续发问。
“禀官家,”兵部尚书聂山接过话题,“除了统一法度之外,御营新军还应该杜绝空额、占役、克扣等陋习,必须足饷、足粮、足额。而为了确保各将的官长不会贪污克扣,臣等三人以为,新军各将的正、副将,都应该有武进士的出身,大部分的部将也应该是武进士的出身。
而行伍出身的武人,最多只能到部将。而且无论正将、副将、部将、准备将(部的副将)等职,都应该设有任期,定期轮换,才能避免养成势力。
至于行伍出功赏的问题,臣等以为应该多赏钱财,谨慎授官......毕竟勇武不畏死就可以立功了,而当官可难多了。以功授官,实是取乱之道。”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立刻就是一片称善。
当然要称善了!
赵楷推行授田府兵,又搞军功爵,制定《十二勋位制》,将土地和当官这两件事和杀敌立功挂钩,直接动了文人士大夫的奶酪。
而赵桓的金陵政权,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士政权,上上下下都反对军功爵啊!
赵桓在反对《军功爵》的问题上,当然也是和群臣一致的——他要赞成《军功爵》了,那帮文官还能支持他吗?
要比军功......赵楷应该当官家啊!
“以功授官,的确是取乱之道!”赵桓的语气异常坚定,“朕宁愿从牙缝中省下钱财犒军,也不能滥授官职,让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当官!”
“官家圣明!”
赵桓的表态,立刻赢得了群臣的一致拥护。
赵桓显得非常得意,顿了顿又问:“不知这次准备办多少个将的新军?”
兵部侍郎,留着老大一把胡子,看上去非常生猛的赵明诚出列道:“回禀官家,臣等商议之后,觉得这次可以募新兵二十万,编成一百个将,每将的兵额都是两千人,设正将一人、副将一人、部将两人、准备将四人......其中正将、副将都兼领一部,实际上就是一将四部二十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