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默片(8) (2/2)
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双螺旋纪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么以上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但最终他们发现,不管是折叠空间,还是制造虫洞,都需要将时空极度扭曲,这只能通过调控质量来实现,虽然在理论中,黑洞周围就有现成的扭曲的时空,但具体的‘建造通道’的操作,他们通过计算,发现只能在高一维的维度上进行然而,他们找不进入四维空间的办法。
光速达不到,时空旅行无解,所以,硅基人只能接受0.01c的现实。
而0.01c虽然已经在试验飞船上得到了技术验证,但想要将一个上了规模的舰队加速到0.01c,对硅基人来说也还是极度困难的。
因为在聚变噬硅体、裂变燃料带足了的情况下,还需要携带大量的用于推进的工质,前期加速、途中拐弯避障、后期减速都需要用到聚变、裂变产生的热不能直接推动飞船,热能需要先转为电,之后通过电磁加速等离子工质,将工质反方向喷出,飞船的运动状态才能得到改变。
总之就是携带巨量的工质、一次性完成50光年的长途跋涉,对硅基人来说极度困难。
你发来的资料中也有提到太阳帆技术,硅基人也有类似的技术,他们也曾经利用过参宿四的辐射产生的光压驱动过飞船,但是加速效率不仅低,而且与距离成反比,距离恒星越远,效率越低,仅凭恒星辐射驱动,飞船连参宿四的引力范围都逃不出去。(不过,飞船在减速、泊入新的恒星系的时候,光帆还是能起到一些效果的,因此,硅基人也没有彻底抛弃光帆技术。)
所以他们没有计划直接开着飞船往50光年外跑,而是选择了中转的方式。
在你发来的资料中所称的‘银河系猎户座悬臂’里,恒星的密度平均下来的话,大约是每300立方光年有一颗恒星,在以参宿四为球心、50光年为半径的球形空间内,有大约2000颗恒星,而所谓中转,就是以途中的恒星为中转站,借助这些恒星的引力完成对飞船的加速,就像你发来的资料里提到的‘旅行者探测器’在飞离太阳系时借助了其他行星的引力那样,也就是‘引力弹弓’。
在大方向定下来后,一直到了公元前68996847年,也就是【第五试航舰队】失联后的一万两千多年后,硅基人的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迁徙舰队,终于从参宿四的【第十二行星】了。
它的目标,是距离参宿四直线距离54.6光年的一颗处在主序阶段的、3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在你发来的星图类资料中,这颗恒星的编号为hd38545。
但【第一舰队】不会直接航向这个目标。
经过仔细测绘参宿四附近各个恒星位置、运动速度之后制定的航线中,【第一舰队】将会途经三百余颗恒星、并利用这些恒星完成‘引力弹弓’。
这虽然增加了一些航程、将总航行距离加长到了近60光年,但硅基人在打造【第一舰队】的近千年的过程中,已经找到了在各种壁垒下、解决星际航行问题的一个办法了(之前提到过的航速、寿命、繁殖、意识、心理、社会等问题)用你的话说,大抵就是‘人工智能’与‘克隆’的结合。
【第一舰队】的目的之一,就是验证这个办法的可行性。
而【第一舰队】的首站,跟一万多年前的【第一试航舰队】的目标一样,也是那颗距离参宿四仅有2光年左右的红矮星。
选择这颗红矮星作为首站,一来,是为了借助其引力完成加速、调整航向,从而节省工质,二来,也是为了一探当年【第一试航舰队】断联的真正原因。
ps:前文中有小数点点错了,已修正。
重要的ps:本章中提到的壁垒问题,仅仅只是设定、只是设定、只是设定,细究下去肯定会与当前的理论模型产生冲突,哈哈哈,所以,就当故事看,不要当真哈。
那么以上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但最终他们发现,不管是折叠空间,还是制造虫洞,都需要将时空极度扭曲,这只能通过调控质量来实现,虽然在理论中,黑洞周围就有现成的扭曲的时空,但具体的‘建造通道’的操作,他们通过计算,发现只能在高一维的维度上进行然而,他们找不进入四维空间的办法。
光速达不到,时空旅行无解,所以,硅基人只能接受0.01c的现实。
而0.01c虽然已经在试验飞船上得到了技术验证,但想要将一个上了规模的舰队加速到0.01c,对硅基人来说也还是极度困难的。
因为在聚变噬硅体、裂变燃料带足了的情况下,还需要携带大量的用于推进的工质,前期加速、途中拐弯避障、后期减速都需要用到聚变、裂变产生的热不能直接推动飞船,热能需要先转为电,之后通过电磁加速等离子工质,将工质反方向喷出,飞船的运动状态才能得到改变。
总之就是携带巨量的工质、一次性完成50光年的长途跋涉,对硅基人来说极度困难。
你发来的资料中也有提到太阳帆技术,硅基人也有类似的技术,他们也曾经利用过参宿四的辐射产生的光压驱动过飞船,但是加速效率不仅低,而且与距离成反比,距离恒星越远,效率越低,仅凭恒星辐射驱动,飞船连参宿四的引力范围都逃不出去。(不过,飞船在减速、泊入新的恒星系的时候,光帆还是能起到一些效果的,因此,硅基人也没有彻底抛弃光帆技术。)
所以他们没有计划直接开着飞船往50光年外跑,而是选择了中转的方式。
在你发来的资料中所称的‘银河系猎户座悬臂’里,恒星的密度平均下来的话,大约是每300立方光年有一颗恒星,在以参宿四为球心、50光年为半径的球形空间内,有大约2000颗恒星,而所谓中转,就是以途中的恒星为中转站,借助这些恒星的引力完成对飞船的加速,就像你发来的资料里提到的‘旅行者探测器’在飞离太阳系时借助了其他行星的引力那样,也就是‘引力弹弓’。
在大方向定下来后,一直到了公元前68996847年,也就是【第五试航舰队】失联后的一万两千多年后,硅基人的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迁徙舰队,终于从参宿四的【第十二行星】了。
它的目标,是距离参宿四直线距离54.6光年的一颗处在主序阶段的、3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在你发来的星图类资料中,这颗恒星的编号为hd38545。
但【第一舰队】不会直接航向这个目标。
经过仔细测绘参宿四附近各个恒星位置、运动速度之后制定的航线中,【第一舰队】将会途经三百余颗恒星、并利用这些恒星完成‘引力弹弓’。
这虽然增加了一些航程、将总航行距离加长到了近60光年,但硅基人在打造【第一舰队】的近千年的过程中,已经找到了在各种壁垒下、解决星际航行问题的一个办法了(之前提到过的航速、寿命、繁殖、意识、心理、社会等问题)用你的话说,大抵就是‘人工智能’与‘克隆’的结合。
【第一舰队】的目的之一,就是验证这个办法的可行性。
而【第一舰队】的首站,跟一万多年前的【第一试航舰队】的目标一样,也是那颗距离参宿四仅有2光年左右的红矮星。
选择这颗红矮星作为首站,一来,是为了借助其引力完成加速、调整航向,从而节省工质,二来,也是为了一探当年【第一试航舰队】断联的真正原因。
ps:前文中有小数点点错了,已修正。
重要的ps:本章中提到的壁垒问题,仅仅只是设定、只是设定、只是设定,细究下去肯定会与当前的理论模型产生冲突,哈哈哈,所以,就当故事看,不要当真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