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穿越到刘辩的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徐庶冷冷看了一下对方:“这位便是陈群陈长文,其祖父陈寔,父亲陈纪,叔父陈谌,于当世皆负盛名。这颍川学院也有他们陈家一份。”
原来就是那个献上“九品中正制”为世家统治中国提供制度依据的陈群,他搞的这个“九品中正制”,是把选举大权交给了朝廷权贵和地方大族,抛弃了汉代选官中的推荐、考察、试用等好传统,不可避免地逐渐变成高门大族的工具,促进和加速了门阀制度的确立,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出身豪门的子弟有了自恃的门第,就再也不依赖血统以外的条件了,养成了把立功升迁视为有辱门第的羞耻事而不屑于接触实际政务的风气。
久而久之,堕落到毫无治政理事能力的地步。他们不懂世务,“未尝目观起一拨土,耘一株亩;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更不堪世务,“出则车舆,入则扶持,……肤脆骨柔,不堪步行,体羸气喘,不耐寒暑”;因而“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以至于汉族人才渐渐凋零,说他是五胡乱华、南北朝数百年乱的罪魁祸首一点儿都不冤枉。
萧延嗣一下子记起了陈群,说起来萧延嗣同样出身世家豪族,家族倒是和陈群一家相交默契,关系匪浅。两人抡起关系来还是亲戚呢?萧延嗣虽然不同意陈群的观点,但在徐庶面前也不想和他争论,面上却笑容可掬道:“原来是陈长文,真是好久不见了,没想到你还在书院里。”
陈群瞟了一眼,也立马认出来面前这位是自己的幼年玩伴萧延嗣,虽说他信服父亲的眼光,对投靠萧延嗣没有半点兴趣,但对待萧延嗣这样的至交好友,却万万不能失礼丢了朋友的脸面,便施了一个大礼:“延嗣救了天子,斗董卓一系列作为皆是大功于社稷,陈群深感钦佩。只是延嗣对天下阶层之分析,陈群不敢苟同。”
萧延嗣虽然心里对陈群的观点没有半点好感,但脸上却装出如沐春风状:“长文有何高见,延嗣愿洗耳恭听。”
陈群向洛阳方向拱手施礼后,方开口阔论:“自本朝光武帝中兴立国,多赖云台二十八将,而这二十八人多是世家出身,所以本朝立国多赖世家子弟。”
“本朝官吏任命上实行察举制度,普天之下,德才兼备之辈多出于世家,因此本朝高官亦多出于世家,官代皇帝以牧万民,亦可看作世家代皇帝以牧万民。且我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学大兴多赖世家传承。总而言之,若无世家大族为立国基石,大汉社稷何以安稳。皇室想要江山稳固延绵万代,世家何曾不愿传承百年流芳后世。”
“若像延嗣所形容的那么贪得无厌只懂得欺民害民残民,一代即衰,安能为世家。延嗣对世家兼并田亩甚有非议,以陈群看来,此议毫无道理。那些草民若无世家庇护,轻则因先帝那般横征暴敛而家破,重则因遭遇盗贼而人亡,只有依附世家,为世家耕种田亩,受世家庇护,才能安居乐业。世家得他们供养而为朝廷效命,草民得世家庇护而安保性命,此为一举两得之事,何谈欺民害民残民,此兼并田亩又有何过错?”
陈群说得言之凿凿,似乎很有道理,但在两世为人精研了社会学的萧延嗣眼里,却是不堪一击。萧延嗣早就洞悉“五胡乱华”的根本原因,对世家的成见根深蒂固。但不论是从历史上的萧延嗣,还是现在的萧延嗣,他从来没有接受过世家的熏陶,自然对世家这套理论嗤之以鼻。
萧延嗣深知世家之厉害,不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还是在文化上,世家大族对刘辩日后的统治威胁甚大。
首先在政治上,两汉察举造成了一些官僚世家,东汉时期的豪强官僚世袭化和官职的家族垄断化都已十分明显,同时与中央或地方性的中心权力圈有着割舍不掉的联系,如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而且他们的门生故吏更是遍布遍及天下,门生故吏为了趋炎附势,不惜以君臣、父子之礼事之,甚至“怀大夫之容袭婢妾之态,或奉货而行赂,以自固结。”
在经济上,世家大族占有了极多的土地和劳动力,拥有巨大的财产,为其政治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扩大和兼并土地,再通过土地将农民的人身自由系于己手,这为自己在政治上的地位提供了重要基础。
在军事上,世家大族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各种军事行动中,特别是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趁中央政府解体之机扩张私人武装。每一大家拥有的部曲、宾客、家兵的数量很大,往往统辖数千家。
文化上... -->>
徐庶冷冷看了一下对方:“这位便是陈群陈长文,其祖父陈寔,父亲陈纪,叔父陈谌,于当世皆负盛名。这颍川学院也有他们陈家一份。”
原来就是那个献上“九品中正制”为世家统治中国提供制度依据的陈群,他搞的这个“九品中正制”,是把选举大权交给了朝廷权贵和地方大族,抛弃了汉代选官中的推荐、考察、试用等好传统,不可避免地逐渐变成高门大族的工具,促进和加速了门阀制度的确立,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出身豪门的子弟有了自恃的门第,就再也不依赖血统以外的条件了,养成了把立功升迁视为有辱门第的羞耻事而不屑于接触实际政务的风气。
久而久之,堕落到毫无治政理事能力的地步。他们不懂世务,“未尝目观起一拨土,耘一株亩;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更不堪世务,“出则车舆,入则扶持,……肤脆骨柔,不堪步行,体羸气喘,不耐寒暑”;因而“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以至于汉族人才渐渐凋零,说他是五胡乱华、南北朝数百年乱的罪魁祸首一点儿都不冤枉。
萧延嗣一下子记起了陈群,说起来萧延嗣同样出身世家豪族,家族倒是和陈群一家相交默契,关系匪浅。两人抡起关系来还是亲戚呢?萧延嗣虽然不同意陈群的观点,但在徐庶面前也不想和他争论,面上却笑容可掬道:“原来是陈长文,真是好久不见了,没想到你还在书院里。”
陈群瞟了一眼,也立马认出来面前这位是自己的幼年玩伴萧延嗣,虽说他信服父亲的眼光,对投靠萧延嗣没有半点兴趣,但对待萧延嗣这样的至交好友,却万万不能失礼丢了朋友的脸面,便施了一个大礼:“延嗣救了天子,斗董卓一系列作为皆是大功于社稷,陈群深感钦佩。只是延嗣对天下阶层之分析,陈群不敢苟同。”
萧延嗣虽然心里对陈群的观点没有半点好感,但脸上却装出如沐春风状:“长文有何高见,延嗣愿洗耳恭听。”
陈群向洛阳方向拱手施礼后,方开口阔论:“自本朝光武帝中兴立国,多赖云台二十八将,而这二十八人多是世家出身,所以本朝立国多赖世家子弟。”
“本朝官吏任命上实行察举制度,普天之下,德才兼备之辈多出于世家,因此本朝高官亦多出于世家,官代皇帝以牧万民,亦可看作世家代皇帝以牧万民。且我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学大兴多赖世家传承。总而言之,若无世家大族为立国基石,大汉社稷何以安稳。皇室想要江山稳固延绵万代,世家何曾不愿传承百年流芳后世。”
“若像延嗣所形容的那么贪得无厌只懂得欺民害民残民,一代即衰,安能为世家。延嗣对世家兼并田亩甚有非议,以陈群看来,此议毫无道理。那些草民若无世家庇护,轻则因先帝那般横征暴敛而家破,重则因遭遇盗贼而人亡,只有依附世家,为世家耕种田亩,受世家庇护,才能安居乐业。世家得他们供养而为朝廷效命,草民得世家庇护而安保性命,此为一举两得之事,何谈欺民害民残民,此兼并田亩又有何过错?”
陈群说得言之凿凿,似乎很有道理,但在两世为人精研了社会学的萧延嗣眼里,却是不堪一击。萧延嗣早就洞悉“五胡乱华”的根本原因,对世家的成见根深蒂固。但不论是从历史上的萧延嗣,还是现在的萧延嗣,他从来没有接受过世家的熏陶,自然对世家这套理论嗤之以鼻。
萧延嗣深知世家之厉害,不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还是在文化上,世家大族对刘辩日后的统治威胁甚大。
首先在政治上,两汉察举造成了一些官僚世家,东汉时期的豪强官僚世袭化和官职的家族垄断化都已十分明显,同时与中央或地方性的中心权力圈有着割舍不掉的联系,如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而且他们的门生故吏更是遍布遍及天下,门生故吏为了趋炎附势,不惜以君臣、父子之礼事之,甚至“怀大夫之容袭婢妾之态,或奉货而行赂,以自固结。”
在经济上,世家大族占有了极多的土地和劳动力,拥有巨大的财产,为其政治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扩大和兼并土地,再通过土地将农民的人身自由系于己手,这为自己在政治上的地位提供了重要基础。
在军事上,世家大族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各种军事行动中,特别是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趁中央政府解体之机扩张私人武装。每一大家拥有的部曲、宾客、家兵的数量很大,往往统辖数千家。
文化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