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重生**当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转眼已到了天启十三年,不知不觉,朱由校发现自己已经做了六年皇帝。
仅仅是六年,此时的大明便已彻底从一个各种社会矛盾急剧激化并即将走向灭亡的没落封建王朝变成一个居然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急剧增加,国防实力大大增强的托拉斯帝国。
对此,朱由校感到很欣慰,这六年来,虽说不上披肝沥胆,但也的的确确没有哪一天没有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国事上,以至于没有好好当一回昏君。
但能让大明帝国变成今天的模样,这一切倒也值得。
对于被从西北押解回来的朱由检,朱由校没有将他处死,毕竟这朱由检的的确确通过了自己的各种试探,也说明这朱由检或许腹黑,或许狠辣,但也的的确确是一个心里怀揣着江山社稷,深明大义的人物。
这或许就是原本的崇祯帝尽管在位期间有诸多不是,但也最终选择了上吊自杀的原因吧。
尽管从事实上来说,朱由校不过是一个现代人,与朱由检算不上是兄弟,但一想到朱由检也算是一个悲剧历史人物,便也有些可怜他之处,这也是朱由校在最初的时候便没有处死朱由检的原因之一,当时也不仅仅是考虑到自己擅杀朱由检会不会彻底的离心背德,也不排除有同情这个未来崇祯帝的地方。
如今既然这朱由检没有要做皇帝的想法,且也老实了许多,朱由校便也就没必要给自己留下一个杀弟的骂名。
更何况,自己现在已经绝对的掌握了全国的军权和财政权,整个社会阶层也发生了变化,朱由检即便是想要造反,也没有造反的可能性。
但为了宣示自己的帝王威严,以做给其他藩王看,让其他藩王老实点,便还是剥夺了朱由检的一切职务,依旧将其拘禁在西苑,让他和周氏过着赋闲的生活。
然而,从朱由检被押解进京到以指挥失当致使西征损失巨大为由而被罢免官职且拘禁西苑之后的数月里,朱由校并没有接见过朱由检。
直到此时天启十三年的新春佳节到后,朱由校和皇后张嫣一起与皇宫中设了家宴款待朱由检和其妻子周氏。
周氏很高兴,与其让朱由检出征在外,受尽磨难,倒不如就这样被皇兄拘禁在西苑,虽然不能出门,但也算过的安宁。
而朱由检明显也要比之前老实了许多,一见到朱由校便先过来行了礼:"见过陛下!"喊的是"陛下"而不是"皇兄",明显要毕恭毕敬许多,但朱由校也感受到出来,这朱由检与自己的距离已经远了一些。
不过,也能感受得到,连年的军队生涯也让这位冲动易怒的信王殿下变得沉稳了许多,也谨慎了些,至少在自己这个君王面前时总算是有了一份敬畏之心。
"只要你怕了我就好,倒也不指望你会有多感激我",朱由校不由得这样想道,然后便让朱由检坐了下来,并道:"既然回到了京城,不再行军打战了,就得好好想想以后的日子,也别想着就这么混吃混喝的活下去,我大明可从不养闲人,如今兵部正准备办一种刊载武备方面的报刊,你就以兵部主事官衔去做个编纂,别看这只是个拿笔杆子的活,但里面的学问也不小,最磨炼人的耐心,你可愿意干?"
朱由检倒也没敢违拗朱由校的意愿,更何况如今闲来无所事事的他对于能有一件正事干自是欣喜不已,忙向朱由校谢了旨。
朱由校也乐得做一个顺水热情,短时间内,他是不打算让朱由检参与军事战争了,毕竟现在的朱由检在参与收复辽东和灭掉科尔沁部和喀尔喀部以及西征等战争中已立下不少功勋,且也因此在军队系统中有了些威信,因而出于帝王私心的角度,他是要打算将这朱由检暂时雪藏起来。
朱由检这样的藩王在大明本就造就不成太大的军事威胁,之前最多会给中央朝廷带来繁重的经济负担,如今这些藩王被锁在了京城,且全都要从事各项行业以自给自足,朝廷给予的俸禄虽然依旧还算丰厚,但已没办法进行土地兼并且同样还要交税的他们也没办法再成为帝国的负担。
所以,现在的朱由校倒也不再担心这些藩王们会闹起多大的事,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麻烦。
而现在对于大明而言,最大的问题也不再是这种藩王和乡绅特权阶层带来的财政压力,而现在最大的问题却是随着工业资本的发展,新的资本阶层开始出现,而现在由于大明走的托马斯资本主义,即国家控制着资本,因而导致掌控国家机器的官员们开始向资本家转变,他们背后代表着不同的资本势力,也因此而导致官场倾轧依旧严重。
首辅与次辅间的斗争依旧在加剧,李明睿本以为能成功的帮助陛下朱由校除掉朱由检,并从而进一步确立自己在朱由校心中的地位。
但李明睿没想到的是,他这一趟西北之行反而是将朱由检从西北苦寒之地救了回来,虽说陛下也没有责怪他的意思,而且这一切也都是陛下所安排,但李明睿依然觉得很郁闷,他自认为自己这一次没有成功的在陛下朱由校面前展现出自己的智谋和才能。
而钱谦益则不一样,他见到李明睿因为对信王朱由校失算一事而满脸不悦时心情顿时就变得大好,甚至还会刻意的来询问李明睿为何而生气。
对于这两位内阁大学士的明争暗斗,朱由校也表示无奈,他自然是痛恨党争的,要不然也不回掌有军权的卢象升一直待在地方上,否则他可不确定一旦有军权的人参与到朝政中来,会不会让朝廷的党争变得更加剧烈。
在原本历史上的崇祯朝,卢象升和杨嗣昌的斗争就从来没断过,甚至崇祯也是被这些文官给利用惯了的,使得一有风吹草动,便被这些文官们大作文章,再加上崇祯自己的性格缺陷,使得无辜冤枉了好些大臣。
如今朱由校也... -->>
转眼已到了天启十三年,不知不觉,朱由校发现自己已经做了六年皇帝。
仅仅是六年,此时的大明便已彻底从一个各种社会矛盾急剧激化并即将走向灭亡的没落封建王朝变成一个居然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急剧增加,国防实力大大增强的托拉斯帝国。
对此,朱由校感到很欣慰,这六年来,虽说不上披肝沥胆,但也的的确确没有哪一天没有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国事上,以至于没有好好当一回昏君。
但能让大明帝国变成今天的模样,这一切倒也值得。
对于被从西北押解回来的朱由检,朱由校没有将他处死,毕竟这朱由检的的确确通过了自己的各种试探,也说明这朱由检或许腹黑,或许狠辣,但也的的确确是一个心里怀揣着江山社稷,深明大义的人物。
这或许就是原本的崇祯帝尽管在位期间有诸多不是,但也最终选择了上吊自杀的原因吧。
尽管从事实上来说,朱由校不过是一个现代人,与朱由检算不上是兄弟,但一想到朱由检也算是一个悲剧历史人物,便也有些可怜他之处,这也是朱由校在最初的时候便没有处死朱由检的原因之一,当时也不仅仅是考虑到自己擅杀朱由检会不会彻底的离心背德,也不排除有同情这个未来崇祯帝的地方。
如今既然这朱由检没有要做皇帝的想法,且也老实了许多,朱由校便也就没必要给自己留下一个杀弟的骂名。
更何况,自己现在已经绝对的掌握了全国的军权和财政权,整个社会阶层也发生了变化,朱由检即便是想要造反,也没有造反的可能性。
但为了宣示自己的帝王威严,以做给其他藩王看,让其他藩王老实点,便还是剥夺了朱由检的一切职务,依旧将其拘禁在西苑,让他和周氏过着赋闲的生活。
然而,从朱由检被押解进京到以指挥失当致使西征损失巨大为由而被罢免官职且拘禁西苑之后的数月里,朱由校并没有接见过朱由检。
直到此时天启十三年的新春佳节到后,朱由校和皇后张嫣一起与皇宫中设了家宴款待朱由检和其妻子周氏。
周氏很高兴,与其让朱由检出征在外,受尽磨难,倒不如就这样被皇兄拘禁在西苑,虽然不能出门,但也算过的安宁。
而朱由检明显也要比之前老实了许多,一见到朱由校便先过来行了礼:"见过陛下!"喊的是"陛下"而不是"皇兄",明显要毕恭毕敬许多,但朱由校也感受到出来,这朱由检与自己的距离已经远了一些。
不过,也能感受得到,连年的军队生涯也让这位冲动易怒的信王殿下变得沉稳了许多,也谨慎了些,至少在自己这个君王面前时总算是有了一份敬畏之心。
"只要你怕了我就好,倒也不指望你会有多感激我",朱由校不由得这样想道,然后便让朱由检坐了下来,并道:"既然回到了京城,不再行军打战了,就得好好想想以后的日子,也别想着就这么混吃混喝的活下去,我大明可从不养闲人,如今兵部正准备办一种刊载武备方面的报刊,你就以兵部主事官衔去做个编纂,别看这只是个拿笔杆子的活,但里面的学问也不小,最磨炼人的耐心,你可愿意干?"
朱由检倒也没敢违拗朱由校的意愿,更何况如今闲来无所事事的他对于能有一件正事干自是欣喜不已,忙向朱由校谢了旨。
朱由校也乐得做一个顺水热情,短时间内,他是不打算让朱由检参与军事战争了,毕竟现在的朱由检在参与收复辽东和灭掉科尔沁部和喀尔喀部以及西征等战争中已立下不少功勋,且也因此在军队系统中有了些威信,因而出于帝王私心的角度,他是要打算将这朱由检暂时雪藏起来。
朱由检这样的藩王在大明本就造就不成太大的军事威胁,之前最多会给中央朝廷带来繁重的经济负担,如今这些藩王被锁在了京城,且全都要从事各项行业以自给自足,朝廷给予的俸禄虽然依旧还算丰厚,但已没办法进行土地兼并且同样还要交税的他们也没办法再成为帝国的负担。
所以,现在的朱由校倒也不再担心这些藩王们会闹起多大的事,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麻烦。
而现在对于大明而言,最大的问题也不再是这种藩王和乡绅特权阶层带来的财政压力,而现在最大的问题却是随着工业资本的发展,新的资本阶层开始出现,而现在由于大明走的托马斯资本主义,即国家控制着资本,因而导致掌控国家机器的官员们开始向资本家转变,他们背后代表着不同的资本势力,也因此而导致官场倾轧依旧严重。
首辅与次辅间的斗争依旧在加剧,李明睿本以为能成功的帮助陛下朱由校除掉朱由检,并从而进一步确立自己在朱由校心中的地位。
但李明睿没想到的是,他这一趟西北之行反而是将朱由检从西北苦寒之地救了回来,虽说陛下也没有责怪他的意思,而且这一切也都是陛下所安排,但李明睿依然觉得很郁闷,他自认为自己这一次没有成功的在陛下朱由校面前展现出自己的智谋和才能。
而钱谦益则不一样,他见到李明睿因为对信王朱由校失算一事而满脸不悦时心情顿时就变得大好,甚至还会刻意的来询问李明睿为何而生气。
对于这两位内阁大学士的明争暗斗,朱由校也表示无奈,他自然是痛恨党争的,要不然也不回掌有军权的卢象升一直待在地方上,否则他可不确定一旦有军权的人参与到朝政中来,会不会让朝廷的党争变得更加剧烈。
在原本历史上的崇祯朝,卢象升和杨嗣昌的斗争就从来没断过,甚至崇祯也是被这些文官给利用惯了的,使得一有风吹草动,便被这些文官们大作文章,再加上崇祯自己的性格缺陷,使得无辜冤枉了好些大臣。
如今朱由校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