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徐辉终于向赵穆服软了,这两千多亩地的事情就可以开始运作了。
第二天一早,张斌便扯掉了头上包扎的布条,宣布头上的摔伤已无大碍,可以处理政务了。
其实他头上本来就没什么伤,只是不小心撞了一下而已,就算不去管它,额头上的肿块过个十来天也会慢慢消失。
这几天,又是外敷,又是内服,又是活血化瘀,又是提神醒脑,他额头上早就消肿了,这会儿就能看到一点青淤。
张斌之所以这么快痊愈,自然为了尽快处理那两千地的事情,早堂过后他便命人通知赵穆,可以来买地了。
土地买卖在这会儿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涉及到了黄册的变更。
所谓的黄册就是明朝的户口本,明朝的户口本可比现代的户口本记录的东西要详细的多,黄册内不但有每户的籍贯、丁口、名岁、从事职业等基本信息,还有每户的田地、房屋、车船、牲畜的详细记录。
这黄册可不是开玩笑的,有明一朝对黄册都相当的重视,因为黄册不但是户籍证明,还是征收税赋,征召徭役的依据,可以说黄册就是明朝征收税赋的基础,是整个朝廷最根本的文书。
而黄册也不是每户的户主持有,同样的黄册,一式四份,县衙、州府、布政使司、户部各有一份,也就是说,土地买卖之后,买卖双方黄册信息的变更不光是在县衙改一下就行了,上面州府、布政使司、户部的黄册都得改,其麻烦程度可想而知。
当然,这次是户部行文将原来的两千多亩屯田改为民田,这些田地暂时来说是归属户部的,就不存在修改卖方黄册的问题了,只要将买方的黄册修改一下就行了。
赵穆应招而来之后,张斌便在主薄黄培文的陪同下来到了大堂右前方的户科书吏署。
令他惊奇的是,来的并不止赵穆一个人,还有本县的四位举人!
这四个应该就是钱谦益的门生,也就是赵穆买下这两千多亩地之后的投献对象了。
这四人张斌自然是认识的,他也知道,这几个都是穷秀才出身,除了种地,貌似并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话说举人不应该是高高在上吗,怎么还需要种地呢?
要是乡绅土豪或者书香门第之家出的举人,自然是不用种地的,但是,一个县又能有几个乡绅土豪,又能有几家书香门第,而且,他们的后人也不一定就能考中举人,所有,举人中穷苦出身的还是很多的。
中举之后并不是科举的尽头,上面还有进士,只有金榜提名,进士及第,才能步步升迁,做上高官,所以,一般人中举之后大多会选择继续参加科举,去博取进士功名,很少有人会直接以举人的身份步入仕途。
穷苦人家出身,又没步入仕途,除了种地,还能靠什么维生呢?
所以,举人种地并不奇怪,至少在明朝前期是这样的。
但是,到了明朝后期,这种事情基本上就没有了,因为他们又多了一条出路,那就是拜师。
拜入朝廷大官门下,不但对以后的仕途有很... -->>
徐辉终于向赵穆服软了,这两千多亩地的事情就可以开始运作了。
第二天一早,张斌便扯掉了头上包扎的布条,宣布头上的摔伤已无大碍,可以处理政务了。
其实他头上本来就没什么伤,只是不小心撞了一下而已,就算不去管它,额头上的肿块过个十来天也会慢慢消失。
这几天,又是外敷,又是内服,又是活血化瘀,又是提神醒脑,他额头上早就消肿了,这会儿就能看到一点青淤。
张斌之所以这么快痊愈,自然为了尽快处理那两千地的事情,早堂过后他便命人通知赵穆,可以来买地了。
土地买卖在这会儿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涉及到了黄册的变更。
所谓的黄册就是明朝的户口本,明朝的户口本可比现代的户口本记录的东西要详细的多,黄册内不但有每户的籍贯、丁口、名岁、从事职业等基本信息,还有每户的田地、房屋、车船、牲畜的详细记录。
这黄册可不是开玩笑的,有明一朝对黄册都相当的重视,因为黄册不但是户籍证明,还是征收税赋,征召徭役的依据,可以说黄册就是明朝征收税赋的基础,是整个朝廷最根本的文书。
而黄册也不是每户的户主持有,同样的黄册,一式四份,县衙、州府、布政使司、户部各有一份,也就是说,土地买卖之后,买卖双方黄册信息的变更不光是在县衙改一下就行了,上面州府、布政使司、户部的黄册都得改,其麻烦程度可想而知。
当然,这次是户部行文将原来的两千多亩屯田改为民田,这些田地暂时来说是归属户部的,就不存在修改卖方黄册的问题了,只要将买方的黄册修改一下就行了。
赵穆应招而来之后,张斌便在主薄黄培文的陪同下来到了大堂右前方的户科书吏署。
令他惊奇的是,来的并不止赵穆一个人,还有本县的四位举人!
这四个应该就是钱谦益的门生,也就是赵穆买下这两千多亩地之后的投献对象了。
这四人张斌自然是认识的,他也知道,这几个都是穷秀才出身,除了种地,貌似并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话说举人不应该是高高在上吗,怎么还需要种地呢?
要是乡绅土豪或者书香门第之家出的举人,自然是不用种地的,但是,一个县又能有几个乡绅土豪,又能有几家书香门第,而且,他们的后人也不一定就能考中举人,所有,举人中穷苦出身的还是很多的。
中举之后并不是科举的尽头,上面还有进士,只有金榜提名,进士及第,才能步步升迁,做上高官,所以,一般人中举之后大多会选择继续参加科举,去博取进士功名,很少有人会直接以举人的身份步入仕途。
穷苦人家出身,又没步入仕途,除了种地,还能靠什么维生呢?
所以,举人种地并不奇怪,至少在明朝前期是这样的。
但是,到了明朝后期,这种事情基本上就没有了,因为他们又多了一条出路,那就是拜师。
拜入朝廷大官门下,不但对以后的仕途有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