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庆余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最后一天,月票形势太危险,大家手里如果还有月票,请投给我,谢谢。)
……
……
林花谢了春红,夏梦,秋风,太匆匆,庆国又是一个冬。气温仿佛在一天之内便降了下来,京西苍山开始飘雪,山头渐白,京都内又下了两场小寒雨,更添寒意。街上的行人们裹着厚厚的棉袍,搓着双手,面色匆匆地行走。
来往于天河大道上的马车,则是与地面切磋,发出令人厌烦的单调声音,马儿都不耐烦地喷着白气,扭着脑袋,似乎想让这冬天快些结束。一辆黑色的马车中,范闲把毛领翻了起来,往手上呵了口热气,紧了紧身上的裘氅,咕哝了两句,心想这冬天来的也太急了些。
他刚刚从靖王府出来,靖王爷病了,病的极重。如今弘成不在京中,柔嘉年纪又小,范闲只好当起了半子的角色,天天去伺候汤药,陪着说话,替王爷解闷。以他如今的身份,还做这种事情确实有些不合适,但范闲知道靖王家与自己家的关系,而且心底一直对弘成有几分歉疚之意,所以格外用心。
他心里清楚,看似苍老,实际身体极好的靖王爷为何会忽然患了风寒——这一切和冬天无关,只与皇族里的严寒有关,太后死了,长公主死了,靖王爷的亲人在这次变故中死了一半,残酷的事实,终于将这位花农王爷击倒。
从靖王府出来,范闲并没有直接回府,也没有入宫,而是去了抱月楼,今天是史阐立和桑文二人回京述职的日子,他必须从这两位心腹的嘴中,知道如今天下最隐秘的那些消息。
然而在楼中呆了片刻,看了一遍抱月楼从伸往天下的触角里查来的消息,范闲的眉头皱了起来,看着桑文那张温婉的脸,看着史阐立唇上生出来的胡屑叹了口气。
这些情报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和监察院的情报差相仿佛。
此时距离大东山之事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整个天下都进入了冬天。早在两个月前,北齐就传出了苦荷大师的死讯,一位大宗师的离开,固然震惊了天下的黎民,却没有让范闲有太多惊愕,因为这本来就是皇帝陛下算死了的事情,范闲只是很警惕于,北齐方面在苦荷死后,会做出怎样的手段来应对。
可是这两个月,北齐方面很安静,除了上杉虎在南方不停地抵挡着庆国试探性的进攻之外,便没有什么大的动作。范闲低头微笑想着,如果夏明记在上京的据点被抄不算的话。
北齐皇帝终于对范思辙动手了,据说范老二现在在上京城里过的很惶然不安,但范闲并没有丝毫担心,因为从妹妹的来信中,他一眼就看出了那位小皇帝究竟想做什么,想向自己表示什么。
令范闲不安的是,海棠朵朵,这位与自己关系亲密的女子,天一道的道门继承者……忽然失去了踪迹,没有任何人知道她去了哪里,甚至连天一道的内部人员都不清楚。
他不知道一个叫做逢春的名医,此时已经进入了京都,并且开始崭露头角,得到了太医院的重视,但因为他北齐人的身份,依然无法进宫执事,却被派到了各大臣的府上,以展示圣恩。
靖王爷的病由范闲亲自医治,所以那位逢春先生没有和范闲朝过面,范闲再如何聪慧,也无法猜到,在不久的将来,逢春先生便会去陈园,小心翼翼,不惜一切代价地保障陈院长的生命。
苦荷临死前布下的几步棋都是散子,本身并没有任何作用,只是保证着南庆内部的局势,按照某种趋势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范闲只是担心海棠,他不知道苦荷交代了海棠什么,自己会在什么时候见到她,又会是以什么样的身份见到她。
还有一件令整个庆国朝廷都感到警惧的事情。苦荷已经死了,北齐没有秘不发丧,而是大张旗鼓地办了仪式,各路各郡前去哭灵的官员百姓以数十万计,北齐朝廷似乎并没有因为苦荷的死亡,而陷入某种惶惶不安的情绪中。
而东夷城那位……在庆帝计算中,此时应该已经死去的四顾剑,却依然硬挺着没有死,这位剑圣的身体果然如小强一般强悍,虽然气息奄奄,命悬一线,却死死把这一线牢牢地抓住,不肯放手。
濒死的四顾剑藏在剑庐里,虽然这位剑圣已经成了废人,但他的名声在此,整个东夷城便似乎有根主心骨。然而……东夷城内部也开始出问题,四顾剑死后,城主府与剑庐之间的纷争,或许也将要浮出水面。
对于庆帝而言,四顾剑的生死已经不是问题,他死后东夷城的归属才是大问题。
范闲低头想着,东夷城与北齐南庆两大国均不相同,孤悬海边,被诸侯国包围着,如果四顾剑一朝死去,一匹猛兽便会马上变成待割的鲜美嫩肉,不管是北齐小皇帝还是自家的皇帝老子,都不会放过这块鲜肉,只是不知道到时候,陛下会派谁去抢食。
他抬起头来,看了史阐立与桑文一眼,与史阐立略说了说江南内库方面的情况,虽然苏文茂不停地有密报发过来,但范闲还是更相信史阐立直觉上的印象。
内库的出产依然保持着高效率,七叶那几位老掌柜在范闲的大力配合下,逐渐将三大坊的水平,提升到当老年老叶家的水准。范闲心下稍安,自己手头两把刀,一是监察院,一是内库,不论是从陛下的信任出发,还是为了自己的权力出发,都必须抓的牢,做的好。
范门四子,也只有史阐立一直留在范闲的身边,而像侯季常、杨万里、成佳林这三人,如今都在各自的职司上向上奔斗,有范闲保驾护航,提供金钱支持,再加上三人各自的能力,想来用不了多久,便会成为庆国朝堂上关键的人物。
“朝廷现在有很多缺,陛下选拔了许多年轻人,在这个时候,年龄资历已经不是很重要了。”范闲望着史阐立温和笑道:“呆会儿你给他们三人写封信,让他们做好准备,开春的时候,估计朝廷便会传他们入京述职。”
在他的安排中,杨万里应该是要进工部做事,侯季常因为处理胶州一事,立场特别的稳定,深受陛下欣赏,应该会直上两级,任胶州知州,而成佳林这小子,一路顺风顺水,估摸着要知苏州府,倒是最风光的一人。
史阐立微张着嘴,浑没料到当年四位穷书生,仅仅过了几年时间,便各自有如此造化,自己真是拍马也追不上了。
范闲知晓他心中在想什么,笑着说道:“怎么了?”
“资历太浅,不能服众,关键是朝野上下都知他们三人是先生的学生……只怕会引起非议。”史阐立很认真地说道。
范闲的眼皮子略抬了抬,嘲讽说道:“死了几百名官员,总是要人填的,哪里来这么多有资历的候补官员?也不要说资历浅的话,贺宗纬当年与侯季常齐名,入朝还在季常之后,如今已经有资格入御书房听议……难道他的资历够深?”
贺宗纬,这是一个让范闲记忆特别深刻的名字,当年在一石居的酒楼上,他便遇见过这位看上去有些忠厚的年轻书生。而就是这个书生,在日后的京都中,整出了许多事来,比如自己的岳父被迫惨然辞官。
此人本来与礼部尚书郭攸之之子郭保坤交好,是地地道道的太子派,后来却不知如何入了都察院任御史,开始替二皇子出谋划策,后来却又倒向了太子,这倒了两次,终于被人看清楚,原来他……是长公主派,只是随着长公主的意思,两面倒着。
然而……京都叛乱之时,正是这位都察院左都御史,领着一干御史玩裸奔,赌了一把太子李承乾不忍杀人,硬生生将叛军入京的时间拖了一夜,从而给了范闲突袭皇宫,操控中枢,一举扭转大势的机会。
直到此时,人们才真正看清楚,原来贺宗纬不是任何人的人,他只是陛下的人,一直都是。
陛下回京,贺宗纬以此大功得赏,像坐火箭一样地向上爬升爬升,眼下虽然只是兼着都察院的原职,但却有了在门下中书议事的权利,明眼人都清楚,这位贺御史将来或许是要接替已经年老的舒大学士的班,前途如花似锦,不可估量。
在京都动乱之中,贺宗纬帮了范闲很大的一个忙。而且即便如今他已经权高位重,但每每在朝会或外间碰见范闲时,依然是恭谨无比,没有一丝可挑剔处,显得分外谦卑。
然而范闲很讨厌这个人,或许是因为很久以前就看出此人炽热的权利心,或许是因为他很讨厌这种以出卖他人向上爬的角色,或许是因为他曾经打过贺宗纬一拳,而他知道贺宗纬这种人一定会记仇。
范闲自然不会怕贺宗纬,只是却要防备,因为此人现在极得陛下欣赏,小人这种事物,总是比君子要可怕些。
如今官场私底下对贺宗纬的议论很有些不堪,送了他一个三姓家奴的外号,所有人都觉着这个外号极为贴切——却没有几个人知道,这外号是从范府书房里流传出来的。
有时候范闲扪心自问,贺宗纬所行之事,并不比自己所为更无耻,而自己如此厌憎他,究竟是为什么?
其实很简单,范闲曾经看过贺宗纬对若若流露出那种炽烈贪婪的目光,就为了这种目光,他记他一辈子,要压他一辈子,要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没想到,现在你妹妹在陈园里唱曲。”范闲看了桑文一眼,笑了起来,他很喜欢桑文这女子,温婉沉默可亲,不是对她有任何男女方面的想法,只是觉得与这女子在一起,便会无来由的心安。
就像和大宝在一起一样。
至于他口中所说桑文的妹妹,正是那天去陈园面见陈萍萍时所见的唱戏女子,陈萍萍极喜欢桑文的声音,只是如今桑文要打理抱月楼,并且要把范闲的大计扩展到整个天下,根本没有办法在京都久驻,于是极爱享受人生的陈萍萍,只好退而求其次,将桑文的妹妹从燕京接到了京都。
桑文极温柔的笑了笑,说道:“院长喜欢就好。”
范闲叹了口气,却想到了一些别的,因为自己的出现,已经改变了无数人的人生,无数人因为自己而汇聚到自己的身边,甚至连桑文的妹妹都不例外,一想到这些人,自己怎么忍心悄然离开?
……
……
然而有人忍心离开,范闲站在那个小院子里,脸色异常难看,眼中的失望之意掩之不去。院子里的井还在,石桌还在,棉帘也在,青青架子也在,只是人都不在了。
这是王启年家的小院,小院深藏西城民间,毫不起眼,范闲曾经在这个院子里吃了许多顿饭,逗过老王头娇俏羞涩的丫头,玩过架子上的葫芦瓜……然而这一切都不可能回来了,王启年一家已经悄无声息地搬走,甚至瞒过了范闲一直撒在这里,保护王家大小安全的监察院密探。
王启年有这个能力,范闲从不怀疑这一点,从陈萍萍的口中,他得知了王启年活着的好消息,同时得知了王启年离开的消息。他知道陈萍萍为什么要把王启年送走,因为王启年是从大东山上逃下来的,不论是从庆律还是院务条例来讲,他都只有死路一条。
范闲自然不会让他死,而这就是他与陛下之间的一根刺,而且陈萍萍知道王启年清楚范闲太多秘密,为了范闲的安全,他必须让王启年离开。
不知为何,这样一位下属的离开,竟让范闲如此的伤心。他的手中握着一封信,是王启年通过陈萍萍转交给自己的,信上说的话极少,大意是说自己弃陛下不顾私自下山,已是死罪,然而范闲让他很安心,没有犯他很担心的那个大错。
范闲心头一片惘然,知道王启年当时冒险下山来寻自己,是害怕自己以为皇帝已死,一翻手走上了争夺帝权的道路。他的手微微用力,将这团纸揉成一团,面色难看至极,再也没有人陪他说笑话了,苏文茂的水准比老王差很多……
他低着头,看着老王家的小院,不知怎的,想到了很多年前的那一幕。
那时他还是个初入京都的少年郎,什么规矩也不懂,愣愣地去了庆庙,遇见了自己的妻子,傻呼呼地去了监察院那座方正建筑,看见了一张死气沉沉的脸,惨白的牙齿,两颊的老皮。
那就是王启年。
那时的王启年是一个已经被文书工作消磨了精神的官员,整天就在监察院里等着退休的一天,然而他是范闲遇见的第一个人,从此他的人生便发生了变化,回到了当初江洋大盗生涯时的紧张与有趣。
范闲与王启年的相遇是一种缘份,正是这种巧遇,让范闲无比信任他,王启年也无比忠诚于他。他改变了王启年的人生,他所有的秘密王启年都知道,甚至包括箱子,钥匙,心思。
王启年不止是他的下属,更是他的好友,他谈话倾吐的对象,这种角色,不是谁都能替代的。
而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为了范闲自身的安全、将来,迫不得... -->>
(最后一天,月票形势太危险,大家手里如果还有月票,请投给我,谢谢。)
……
……
林花谢了春红,夏梦,秋风,太匆匆,庆国又是一个冬。气温仿佛在一天之内便降了下来,京西苍山开始飘雪,山头渐白,京都内又下了两场小寒雨,更添寒意。街上的行人们裹着厚厚的棉袍,搓着双手,面色匆匆地行走。
来往于天河大道上的马车,则是与地面切磋,发出令人厌烦的单调声音,马儿都不耐烦地喷着白气,扭着脑袋,似乎想让这冬天快些结束。一辆黑色的马车中,范闲把毛领翻了起来,往手上呵了口热气,紧了紧身上的裘氅,咕哝了两句,心想这冬天来的也太急了些。
他刚刚从靖王府出来,靖王爷病了,病的极重。如今弘成不在京中,柔嘉年纪又小,范闲只好当起了半子的角色,天天去伺候汤药,陪着说话,替王爷解闷。以他如今的身份,还做这种事情确实有些不合适,但范闲知道靖王家与自己家的关系,而且心底一直对弘成有几分歉疚之意,所以格外用心。
他心里清楚,看似苍老,实际身体极好的靖王爷为何会忽然患了风寒——这一切和冬天无关,只与皇族里的严寒有关,太后死了,长公主死了,靖王爷的亲人在这次变故中死了一半,残酷的事实,终于将这位花农王爷击倒。
从靖王府出来,范闲并没有直接回府,也没有入宫,而是去了抱月楼,今天是史阐立和桑文二人回京述职的日子,他必须从这两位心腹的嘴中,知道如今天下最隐秘的那些消息。
然而在楼中呆了片刻,看了一遍抱月楼从伸往天下的触角里查来的消息,范闲的眉头皱了起来,看着桑文那张温婉的脸,看着史阐立唇上生出来的胡屑叹了口气。
这些情报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和监察院的情报差相仿佛。
此时距离大东山之事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整个天下都进入了冬天。早在两个月前,北齐就传出了苦荷大师的死讯,一位大宗师的离开,固然震惊了天下的黎民,却没有让范闲有太多惊愕,因为这本来就是皇帝陛下算死了的事情,范闲只是很警惕于,北齐方面在苦荷死后,会做出怎样的手段来应对。
可是这两个月,北齐方面很安静,除了上杉虎在南方不停地抵挡着庆国试探性的进攻之外,便没有什么大的动作。范闲低头微笑想着,如果夏明记在上京的据点被抄不算的话。
北齐皇帝终于对范思辙动手了,据说范老二现在在上京城里过的很惶然不安,但范闲并没有丝毫担心,因为从妹妹的来信中,他一眼就看出了那位小皇帝究竟想做什么,想向自己表示什么。
令范闲不安的是,海棠朵朵,这位与自己关系亲密的女子,天一道的道门继承者……忽然失去了踪迹,没有任何人知道她去了哪里,甚至连天一道的内部人员都不清楚。
他不知道一个叫做逢春的名医,此时已经进入了京都,并且开始崭露头角,得到了太医院的重视,但因为他北齐人的身份,依然无法进宫执事,却被派到了各大臣的府上,以展示圣恩。
靖王爷的病由范闲亲自医治,所以那位逢春先生没有和范闲朝过面,范闲再如何聪慧,也无法猜到,在不久的将来,逢春先生便会去陈园,小心翼翼,不惜一切代价地保障陈院长的生命。
苦荷临死前布下的几步棋都是散子,本身并没有任何作用,只是保证着南庆内部的局势,按照某种趋势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范闲只是担心海棠,他不知道苦荷交代了海棠什么,自己会在什么时候见到她,又会是以什么样的身份见到她。
还有一件令整个庆国朝廷都感到警惧的事情。苦荷已经死了,北齐没有秘不发丧,而是大张旗鼓地办了仪式,各路各郡前去哭灵的官员百姓以数十万计,北齐朝廷似乎并没有因为苦荷的死亡,而陷入某种惶惶不安的情绪中。
而东夷城那位……在庆帝计算中,此时应该已经死去的四顾剑,却依然硬挺着没有死,这位剑圣的身体果然如小强一般强悍,虽然气息奄奄,命悬一线,却死死把这一线牢牢地抓住,不肯放手。
濒死的四顾剑藏在剑庐里,虽然这位剑圣已经成了废人,但他的名声在此,整个东夷城便似乎有根主心骨。然而……东夷城内部也开始出问题,四顾剑死后,城主府与剑庐之间的纷争,或许也将要浮出水面。
对于庆帝而言,四顾剑的生死已经不是问题,他死后东夷城的归属才是大问题。
范闲低头想着,东夷城与北齐南庆两大国均不相同,孤悬海边,被诸侯国包围着,如果四顾剑一朝死去,一匹猛兽便会马上变成待割的鲜美嫩肉,不管是北齐小皇帝还是自家的皇帝老子,都不会放过这块鲜肉,只是不知道到时候,陛下会派谁去抢食。
他抬起头来,看了史阐立与桑文一眼,与史阐立略说了说江南内库方面的情况,虽然苏文茂不停地有密报发过来,但范闲还是更相信史阐立直觉上的印象。
内库的出产依然保持着高效率,七叶那几位老掌柜在范闲的大力配合下,逐渐将三大坊的水平,提升到当老年老叶家的水准。范闲心下稍安,自己手头两把刀,一是监察院,一是内库,不论是从陛下的信任出发,还是为了自己的权力出发,都必须抓的牢,做的好。
范门四子,也只有史阐立一直留在范闲的身边,而像侯季常、杨万里、成佳林这三人,如今都在各自的职司上向上奔斗,有范闲保驾护航,提供金钱支持,再加上三人各自的能力,想来用不了多久,便会成为庆国朝堂上关键的人物。
“朝廷现在有很多缺,陛下选拔了许多年轻人,在这个时候,年龄资历已经不是很重要了。”范闲望着史阐立温和笑道:“呆会儿你给他们三人写封信,让他们做好准备,开春的时候,估计朝廷便会传他们入京述职。”
在他的安排中,杨万里应该是要进工部做事,侯季常因为处理胶州一事,立场特别的稳定,深受陛下欣赏,应该会直上两级,任胶州知州,而成佳林这小子,一路顺风顺水,估摸着要知苏州府,倒是最风光的一人。
史阐立微张着嘴,浑没料到当年四位穷书生,仅仅过了几年时间,便各自有如此造化,自己真是拍马也追不上了。
范闲知晓他心中在想什么,笑着说道:“怎么了?”
“资历太浅,不能服众,关键是朝野上下都知他们三人是先生的学生……只怕会引起非议。”史阐立很认真地说道。
范闲的眼皮子略抬了抬,嘲讽说道:“死了几百名官员,总是要人填的,哪里来这么多有资历的候补官员?也不要说资历浅的话,贺宗纬当年与侯季常齐名,入朝还在季常之后,如今已经有资格入御书房听议……难道他的资历够深?”
贺宗纬,这是一个让范闲记忆特别深刻的名字,当年在一石居的酒楼上,他便遇见过这位看上去有些忠厚的年轻书生。而就是这个书生,在日后的京都中,整出了许多事来,比如自己的岳父被迫惨然辞官。
此人本来与礼部尚书郭攸之之子郭保坤交好,是地地道道的太子派,后来却不知如何入了都察院任御史,开始替二皇子出谋划策,后来却又倒向了太子,这倒了两次,终于被人看清楚,原来他……是长公主派,只是随着长公主的意思,两面倒着。
然而……京都叛乱之时,正是这位都察院左都御史,领着一干御史玩裸奔,赌了一把太子李承乾不忍杀人,硬生生将叛军入京的时间拖了一夜,从而给了范闲突袭皇宫,操控中枢,一举扭转大势的机会。
直到此时,人们才真正看清楚,原来贺宗纬不是任何人的人,他只是陛下的人,一直都是。
陛下回京,贺宗纬以此大功得赏,像坐火箭一样地向上爬升爬升,眼下虽然只是兼着都察院的原职,但却有了在门下中书议事的权利,明眼人都清楚,这位贺御史将来或许是要接替已经年老的舒大学士的班,前途如花似锦,不可估量。
在京都动乱之中,贺宗纬帮了范闲很大的一个忙。而且即便如今他已经权高位重,但每每在朝会或外间碰见范闲时,依然是恭谨无比,没有一丝可挑剔处,显得分外谦卑。
然而范闲很讨厌这个人,或许是因为很久以前就看出此人炽热的权利心,或许是因为他很讨厌这种以出卖他人向上爬的角色,或许是因为他曾经打过贺宗纬一拳,而他知道贺宗纬这种人一定会记仇。
范闲自然不会怕贺宗纬,只是却要防备,因为此人现在极得陛下欣赏,小人这种事物,总是比君子要可怕些。
如今官场私底下对贺宗纬的议论很有些不堪,送了他一个三姓家奴的外号,所有人都觉着这个外号极为贴切——却没有几个人知道,这外号是从范府书房里流传出来的。
有时候范闲扪心自问,贺宗纬所行之事,并不比自己所为更无耻,而自己如此厌憎他,究竟是为什么?
其实很简单,范闲曾经看过贺宗纬对若若流露出那种炽烈贪婪的目光,就为了这种目光,他记他一辈子,要压他一辈子,要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没想到,现在你妹妹在陈园里唱曲。”范闲看了桑文一眼,笑了起来,他很喜欢桑文这女子,温婉沉默可亲,不是对她有任何男女方面的想法,只是觉得与这女子在一起,便会无来由的心安。
就像和大宝在一起一样。
至于他口中所说桑文的妹妹,正是那天去陈园面见陈萍萍时所见的唱戏女子,陈萍萍极喜欢桑文的声音,只是如今桑文要打理抱月楼,并且要把范闲的大计扩展到整个天下,根本没有办法在京都久驻,于是极爱享受人生的陈萍萍,只好退而求其次,将桑文的妹妹从燕京接到了京都。
桑文极温柔的笑了笑,说道:“院长喜欢就好。”
范闲叹了口气,却想到了一些别的,因为自己的出现,已经改变了无数人的人生,无数人因为自己而汇聚到自己的身边,甚至连桑文的妹妹都不例外,一想到这些人,自己怎么忍心悄然离开?
……
……
然而有人忍心离开,范闲站在那个小院子里,脸色异常难看,眼中的失望之意掩之不去。院子里的井还在,石桌还在,棉帘也在,青青架子也在,只是人都不在了。
这是王启年家的小院,小院深藏西城民间,毫不起眼,范闲曾经在这个院子里吃了许多顿饭,逗过老王头娇俏羞涩的丫头,玩过架子上的葫芦瓜……然而这一切都不可能回来了,王启年一家已经悄无声息地搬走,甚至瞒过了范闲一直撒在这里,保护王家大小安全的监察院密探。
王启年有这个能力,范闲从不怀疑这一点,从陈萍萍的口中,他得知了王启年活着的好消息,同时得知了王启年离开的消息。他知道陈萍萍为什么要把王启年送走,因为王启年是从大东山上逃下来的,不论是从庆律还是院务条例来讲,他都只有死路一条。
范闲自然不会让他死,而这就是他与陛下之间的一根刺,而且陈萍萍知道王启年清楚范闲太多秘密,为了范闲的安全,他必须让王启年离开。
不知为何,这样一位下属的离开,竟让范闲如此的伤心。他的手中握着一封信,是王启年通过陈萍萍转交给自己的,信上说的话极少,大意是说自己弃陛下不顾私自下山,已是死罪,然而范闲让他很安心,没有犯他很担心的那个大错。
范闲心头一片惘然,知道王启年当时冒险下山来寻自己,是害怕自己以为皇帝已死,一翻手走上了争夺帝权的道路。他的手微微用力,将这团纸揉成一团,面色难看至极,再也没有人陪他说笑话了,苏文茂的水准比老王差很多……
他低着头,看着老王家的小院,不知怎的,想到了很多年前的那一幕。
那时他还是个初入京都的少年郎,什么规矩也不懂,愣愣地去了庆庙,遇见了自己的妻子,傻呼呼地去了监察院那座方正建筑,看见了一张死气沉沉的脸,惨白的牙齿,两颊的老皮。
那就是王启年。
那时的王启年是一个已经被文书工作消磨了精神的官员,整天就在监察院里等着退休的一天,然而他是范闲遇见的第一个人,从此他的人生便发生了变化,回到了当初江洋大盗生涯时的紧张与有趣。
范闲与王启年的相遇是一种缘份,正是这种巧遇,让范闲无比信任他,王启年也无比忠诚于他。他改变了王启年的人生,他所有的秘密王启年都知道,甚至包括箱子,钥匙,心思。
王启年不止是他的下属,更是他的好友,他谈话倾吐的对象,这种角色,不是谁都能替代的。
而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为了范闲自身的安全、将来,迫不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