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永乐大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许松按照预定的计划,来到了朱棣的王府。他的表面理由是禀报关于动员士子参与科举的事情,但实际上,他也是来与朱棣进一步沟通并了解其对内政事务的态度。
门房一眼认出了许松,这位常客无需多言,门房便知他的来意。在确定外面没有盯梢的人后,门房直接放许松进了王府,并亲自领他去见德海。
德海是朱棣的亲信,负责王府的日常事务。见到许松后,他并没有多问,直接将他带到了朱棣的书房。这种待遇,显然不是一般人所能享有的。书房是朱棣处理政务和私人事务的地方,许松能被直接带到这里,足以看出朱棣对他的重视。
进入书房后,许松看到了正坐在书桌前审阅文件的朱棣。他走上前去,恭敬地行礼道:“见过殿下。”
朱棣抬头看了许松一眼,微笑着说道:“许大人来了,快请坐。”他示意许松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然后继续说道:“听说你那边动员士子参与科举的事情进展得不错,辛苦了。”
许松坐下后,回答道:“都是殿下英明,臣只是按照殿下的指示行事。”
朱棣摆摆手,说道:“不要谦虚了,你的工作我都看在眼里。对了,除了科举的事情,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和你商量一下。”
朱棣问:“现在北平的童生和秀才有多少?可有统计?”朱棣是关心取得了明政权认可的这些文化人的情况。
许松回答:“目前来说,北平的童生因为许久未曾举行过科举考试,只在洪武四年举行一次,录取的童生不多,就只有1130人,秀才605名。”
朱棣又问:“你觉得这些人中有多少可能会中举?中举后多少能够去应天参加会试?会试的入选率呢?”
许松在听到朱棣的这一连串问题后,微微皱眉,显得颇为慎重。他深知这些问题背后的含义,也了解朱棣对于科举考试的重视。于是,他斟酌着词句,开始回答:
“殿下,关于这些人中可能中举的数量,实在难以精确估计。科举考试历来竞争激烈,能够中举的毕竟只是少数。然而,根据往年的经验,我估计在参与乡试的士子中,能够中举的或许能占到五百分之一,甚至更低。”
许松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中举后能够前往应天参加会试的人数,恐怕就更少了。因为除了要通过乡试外,他们还需要筹集足够的盘缠和准备相应的行装,这对于许多家境贫寒的士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我估计能够参加会试的士子,或许只能占到中举人数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
最后,许松谈到了会试的入选率:“至于会试的入选率,那就更是低得可怜了。全国各地的举人汇聚一堂,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往年来看,能够通过会试的举人,大约只占到参试人数的百分之一左右。因此,能够最终通过会试,获得进士资格的士子,真可谓是凤毛麟角。”
许松的回答既客观又实在,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过分悲观。他深知科举考试的艰辛与不易,也明白朱棣对于选拔人才的重视和期望。因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回答,能够让朱棣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科举考试的难度和重要性。
“而且,我是从南方过来的,从我熟悉的南方考官的风格来看,基本上不会有中举的可能性?”
朱棣惊讶道:“哦?”
许松说:“北方多战乱,人口凋敝,文教不张,你要他们如何和南方比?而且主考均是南方资深大儒。他们的审卷水平极高,要求也高。所以........”许松没有说完。他知道朱棣应该明白自己的意思
 ... -->>
许松按照预定的计划,来到了朱棣的王府。他的表面理由是禀报关于动员士子参与科举的事情,但实际上,他也是来与朱棣进一步沟通并了解其对内政事务的态度。
门房一眼认出了许松,这位常客无需多言,门房便知他的来意。在确定外面没有盯梢的人后,门房直接放许松进了王府,并亲自领他去见德海。
德海是朱棣的亲信,负责王府的日常事务。见到许松后,他并没有多问,直接将他带到了朱棣的书房。这种待遇,显然不是一般人所能享有的。书房是朱棣处理政务和私人事务的地方,许松能被直接带到这里,足以看出朱棣对他的重视。
进入书房后,许松看到了正坐在书桌前审阅文件的朱棣。他走上前去,恭敬地行礼道:“见过殿下。”
朱棣抬头看了许松一眼,微笑着说道:“许大人来了,快请坐。”他示意许松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然后继续说道:“听说你那边动员士子参与科举的事情进展得不错,辛苦了。”
许松坐下后,回答道:“都是殿下英明,臣只是按照殿下的指示行事。”
朱棣摆摆手,说道:“不要谦虚了,你的工作我都看在眼里。对了,除了科举的事情,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和你商量一下。”
朱棣问:“现在北平的童生和秀才有多少?可有统计?”朱棣是关心取得了明政权认可的这些文化人的情况。
许松回答:“目前来说,北平的童生因为许久未曾举行过科举考试,只在洪武四年举行一次,录取的童生不多,就只有1130人,秀才605名。”
朱棣又问:“你觉得这些人中有多少可能会中举?中举后多少能够去应天参加会试?会试的入选率呢?”
许松在听到朱棣的这一连串问题后,微微皱眉,显得颇为慎重。他深知这些问题背后的含义,也了解朱棣对于科举考试的重视。于是,他斟酌着词句,开始回答:
“殿下,关于这些人中可能中举的数量,实在难以精确估计。科举考试历来竞争激烈,能够中举的毕竟只是少数。然而,根据往年的经验,我估计在参与乡试的士子中,能够中举的或许能占到五百分之一,甚至更低。”
许松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中举后能够前往应天参加会试的人数,恐怕就更少了。因为除了要通过乡试外,他们还需要筹集足够的盘缠和准备相应的行装,这对于许多家境贫寒的士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我估计能够参加会试的士子,或许只能占到中举人数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
最后,许松谈到了会试的入选率:“至于会试的入选率,那就更是低得可怜了。全国各地的举人汇聚一堂,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往年来看,能够通过会试的举人,大约只占到参试人数的百分之一左右。因此,能够最终通过会试,获得进士资格的士子,真可谓是凤毛麟角。”
许松的回答既客观又实在,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过分悲观。他深知科举考试的艰辛与不易,也明白朱棣对于选拔人才的重视和期望。因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回答,能够让朱棣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科举考试的难度和重要性。
“而且,我是从南方过来的,从我熟悉的南方考官的风格来看,基本上不会有中举的可能性?”
朱棣惊讶道:“哦?”
许松说:“北方多战乱,人口凋敝,文教不张,你要他们如何和南方比?而且主考均是南方资深大儒。他们的审卷水平极高,要求也高。所以........”许松没有说完。他知道朱棣应该明白自己的意思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