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大不列颠之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b>“长官,关于枪支的来源调查已经有结果了。”
菲尔德警长将一份文件摆在亚瑟面前的桌面上。
“喔?这么快?”亚瑟抄起文件靠在椅子上阅读着:“这调查效率可不常有啊!哪怕是在伦敦,咱们自己的地面上,要搞清六把枪的来源也不是三两天的事情。”
菲尔德汇报道:“能这么快在枪支问题上取得突破,主要还是由于我们在三名枪手居住的旅馆中查获了他们购置枪支的票据。根据票据证明,其中两把转轮手枪确是出自塞缪尔·柯尔特先生之手无疑。至于东印度公司与贝雷塔公司的那两把燧发枪,则是从伦敦的莫克森枪械店淘换来的。
我们派往伦敦调查的探员分别拜访这两个枪支来源地,他们的账簿也证实了票据上写的全是真实信息。行凶者皆为居住于伦敦东北部波兰难民聚集区的流亡者,三人全都持有波兰国籍。
在得知他们的身份信息后,我们的探员又前往难民区寻找线索,并成功找到了他们的住所。根据行凶者的邻居供述,这三人分别是陆续在今年8月到10月以不同批次搬入该地区居住的。
鉴于您的遇刺事件极有可能是由于特派专员这个特殊身份引起的。因此,我个人认为枪手团伙不可能从八月份就开始布局,并建议您可以考虑初步排除伪造身份行刺的可能性。
另外,关于附近居民对他们的描述,我已经全部写在了文件附录当中,由于时间紧迫再加上案情较为复杂,所以我没有对信息进行精简提炼,您可能需要花点时间阅读这些卷宗。”
“做的不错,菲尔德。苏格兰场需要的就是你这样负责任而又有请清晰头脑的警官。”
亚瑟略微夸奖了一句,随后视线很快下移到了文件上。
很快,三人的信息很快便呈现在了他的眼前。
【档案编号1831-12-a1】
姓名:切斯拉夫·科瓦尔奇克
年龄:30-35岁
信仰:天主教
婚姻状况:已婚
【信息综述】
根据当地教区牧师供述:
科瓦尔奇克一家是1831年8月搬入该地区居住,家中共有4名成员,除犯人外,还有两个8岁左右的男童,以及犯人的配偶——名叫阿格涅什卡的20多岁年轻女性波兰流亡者。
根据牧师的观察,科瓦尔奇克一家应当出自波兰中等阶级家庭,两个孩子的举止都非常得体。并且科瓦尔奇克夫人并不熟稔于家务,从她细嫩的手指和时不时引经据典的谈吐中能够看出,在嫁人之前她应当是一位不通世故的富家小姐。
值得注意的是,与通常的波兰难民不同,他们租住的房子虽然不算豪华,但也是当地条件不错的一间公寓。这说明他们在来到不列颠时,应当随身携带了一定积蓄。
据附近邻居供述:
科瓦尔奇克先生是一个较为阴沉、压抑的人,平时与教区其他居民交流不多。由于英语不流利,他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找不到工作。后来经热心邻居介绍,才在码头找到了一份短期搬运工的工作,等到英语熟练一些后,也曾经帮一家当地杂货店做过跑腿的业务。
不过这两份工作持续的时间都不长,科瓦尔奇克先生由于不擅长与人相处,很快便被雇主辞退了。在那之后,科瓦尔奇克先生把自己关在家里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家门中也时常在半夜爆发争吵。
据当地听不懂波兰语却热衷推理的居民推测,夫妻之间吵架多半还是为了收入的问题。而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没过多久,人们便发现,科瓦尔奇克夫人为了生计开始从事洗衣妇的工作,身上的衣服也从上好的天鹅绒裙子换成了朴素耐穿的威尔士法兰绒围裙。
而到了大概十一月的时候,教区居民发现科瓦尔奇克夫人的装束又变回了从前的贵妇风,脸上的妆容也越来越精致了。与之相应的,是科瓦尔奇克家中传来的更剧烈的争吵以及孩子们连夜的哭闹。
虽然八卦的教区居民没有任何证据,但是他们全都向我们的探员拍着胸脯打包票,他们说科瓦尔奇克夫人,那个名叫阿格涅什卡的女人,她之所以能够如此快的富裕起来是因为从事了某项不道德的工作。
而在又一次的剧烈争吵后,每晚都听着波兰夫妇争吵声助眠的教区居民透过脏兮兮的窗户玻璃看见科瓦尔奇克先生在一个雨夜摔门而出。从那以后,一连几天都没有见到他。
而等到他再次出现在教区街头时,他的气质变得比从前更可怕了。他叩开了自家房门,将一个小袋子递给了待在家里的两个孩子,还亲吻了他们的额头,随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而在那以后,就再也没人见到过他了。
亚瑟看到这里,忍不住摇了摇头:“又是这种故事。或许是见得太多,我看的都有些麻木了。”
菲尔德点燃烟斗在亚瑟身边坐下:“长官,说实话,我也一样。不得不承认,您从前说:‘在苏格兰场干得久了,心是会变硬的’。这一点,您说对了。”
亚瑟合上第一份档案开口道:“抛开科瓦尔奇克夫妇的不幸遭遇,我们还是来谈谈案情吧。如果真如教区居民所说,科瓦尔奇克夫人是通过某些特殊渠道才维持了较高标准的生活,那或许我们也得动用一些特殊渠道的手段了。”
菲尔德问道:“您说的是……伊凡小姐?”
“没错。”亚瑟从菲尔德那里接了个火:“派人去伦敦,告诉我们的地下女王,该挪挪她的懒屁股干活了。老子叫人开了眼,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
菲尔德掏出随身的小本子记录着:“我们需要伊凡小姐查查在10月底之后新入行的流莺里有没有一位叫做阿格涅什卡的波兰夫人。除此之外,最好还能查出她现在的下落?”
亚瑟闻言问道:“查出下落?这意思是说,这位夫人丢了吗?”
菲尔德点头道:“没错,科瓦尔奇克失踪之后没多久,这位夫人也跟着消失了。”
亚瑟皱眉道:“那剩下的两个孩子呢?”
菲尔德将笔插回兜里:“标准结局,正在济贫院呢。”
亚瑟的指尖敲打着桌面:“派人确认过了吗?或者说,这只是探员从教区牧师口中打听出来的?”
“这……”菲尔德也意识到了不对:“我待会儿就派人去伦敦确认。”
亚瑟微微点头,随后又翻出了下一份档案。
【档案编号1831-12-a2】
姓名:尼古拉·达博斯基
年龄:20-30岁
信仰:天主教
婚姻状况:未婚
【信息综述】
根据教区牧师供述:>
<b><\/b>“长官,关于枪支的来源调查已经有结果了。”
菲尔德警长将一份文件摆在亚瑟面前的桌面上。
“喔?这么快?”亚瑟抄起文件靠在椅子上阅读着:“这调查效率可不常有啊!哪怕是在伦敦,咱们自己的地面上,要搞清六把枪的来源也不是三两天的事情。”
菲尔德汇报道:“能这么快在枪支问题上取得突破,主要还是由于我们在三名枪手居住的旅馆中查获了他们购置枪支的票据。根据票据证明,其中两把转轮手枪确是出自塞缪尔·柯尔特先生之手无疑。至于东印度公司与贝雷塔公司的那两把燧发枪,则是从伦敦的莫克森枪械店淘换来的。
我们派往伦敦调查的探员分别拜访这两个枪支来源地,他们的账簿也证实了票据上写的全是真实信息。行凶者皆为居住于伦敦东北部波兰难民聚集区的流亡者,三人全都持有波兰国籍。
在得知他们的身份信息后,我们的探员又前往难民区寻找线索,并成功找到了他们的住所。根据行凶者的邻居供述,这三人分别是陆续在今年8月到10月以不同批次搬入该地区居住的。
鉴于您的遇刺事件极有可能是由于特派专员这个特殊身份引起的。因此,我个人认为枪手团伙不可能从八月份就开始布局,并建议您可以考虑初步排除伪造身份行刺的可能性。
另外,关于附近居民对他们的描述,我已经全部写在了文件附录当中,由于时间紧迫再加上案情较为复杂,所以我没有对信息进行精简提炼,您可能需要花点时间阅读这些卷宗。”
“做的不错,菲尔德。苏格兰场需要的就是你这样负责任而又有请清晰头脑的警官。”
亚瑟略微夸奖了一句,随后视线很快下移到了文件上。
很快,三人的信息很快便呈现在了他的眼前。
【档案编号1831-12-a1】
姓名:切斯拉夫·科瓦尔奇克
年龄:30-35岁
信仰:天主教
婚姻状况:已婚
【信息综述】
根据当地教区牧师供述:
科瓦尔奇克一家是1831年8月搬入该地区居住,家中共有4名成员,除犯人外,还有两个8岁左右的男童,以及犯人的配偶——名叫阿格涅什卡的20多岁年轻女性波兰流亡者。
根据牧师的观察,科瓦尔奇克一家应当出自波兰中等阶级家庭,两个孩子的举止都非常得体。并且科瓦尔奇克夫人并不熟稔于家务,从她细嫩的手指和时不时引经据典的谈吐中能够看出,在嫁人之前她应当是一位不通世故的富家小姐。
值得注意的是,与通常的波兰难民不同,他们租住的房子虽然不算豪华,但也是当地条件不错的一间公寓。这说明他们在来到不列颠时,应当随身携带了一定积蓄。
据附近邻居供述:
科瓦尔奇克先生是一个较为阴沉、压抑的人,平时与教区其他居民交流不多。由于英语不流利,他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找不到工作。后来经热心邻居介绍,才在码头找到了一份短期搬运工的工作,等到英语熟练一些后,也曾经帮一家当地杂货店做过跑腿的业务。
不过这两份工作持续的时间都不长,科瓦尔奇克先生由于不擅长与人相处,很快便被雇主辞退了。在那之后,科瓦尔奇克先生把自己关在家里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家门中也时常在半夜爆发争吵。
据当地听不懂波兰语却热衷推理的居民推测,夫妻之间吵架多半还是为了收入的问题。而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没过多久,人们便发现,科瓦尔奇克夫人为了生计开始从事洗衣妇的工作,身上的衣服也从上好的天鹅绒裙子换成了朴素耐穿的威尔士法兰绒围裙。
而到了大概十一月的时候,教区居民发现科瓦尔奇克夫人的装束又变回了从前的贵妇风,脸上的妆容也越来越精致了。与之相应的,是科瓦尔奇克家中传来的更剧烈的争吵以及孩子们连夜的哭闹。
虽然八卦的教区居民没有任何证据,但是他们全都向我们的探员拍着胸脯打包票,他们说科瓦尔奇克夫人,那个名叫阿格涅什卡的女人,她之所以能够如此快的富裕起来是因为从事了某项不道德的工作。
而在又一次的剧烈争吵后,每晚都听着波兰夫妇争吵声助眠的教区居民透过脏兮兮的窗户玻璃看见科瓦尔奇克先生在一个雨夜摔门而出。从那以后,一连几天都没有见到他。
而等到他再次出现在教区街头时,他的气质变得比从前更可怕了。他叩开了自家房门,将一个小袋子递给了待在家里的两个孩子,还亲吻了他们的额头,随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而在那以后,就再也没人见到过他了。
亚瑟看到这里,忍不住摇了摇头:“又是这种故事。或许是见得太多,我看的都有些麻木了。”
菲尔德点燃烟斗在亚瑟身边坐下:“长官,说实话,我也一样。不得不承认,您从前说:‘在苏格兰场干得久了,心是会变硬的’。这一点,您说对了。”
亚瑟合上第一份档案开口道:“抛开科瓦尔奇克夫妇的不幸遭遇,我们还是来谈谈案情吧。如果真如教区居民所说,科瓦尔奇克夫人是通过某些特殊渠道才维持了较高标准的生活,那或许我们也得动用一些特殊渠道的手段了。”
菲尔德问道:“您说的是……伊凡小姐?”
“没错。”亚瑟从菲尔德那里接了个火:“派人去伦敦,告诉我们的地下女王,该挪挪她的懒屁股干活了。老子叫人开了眼,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
菲尔德掏出随身的小本子记录着:“我们需要伊凡小姐查查在10月底之后新入行的流莺里有没有一位叫做阿格涅什卡的波兰夫人。除此之外,最好还能查出她现在的下落?”
亚瑟闻言问道:“查出下落?这意思是说,这位夫人丢了吗?”
菲尔德点头道:“没错,科瓦尔奇克失踪之后没多久,这位夫人也跟着消失了。”
亚瑟皱眉道:“那剩下的两个孩子呢?”
菲尔德将笔插回兜里:“标准结局,正在济贫院呢。”
亚瑟的指尖敲打着桌面:“派人确认过了吗?或者说,这只是探员从教区牧师口中打听出来的?”
“这……”菲尔德也意识到了不对:“我待会儿就派人去伦敦确认。”
亚瑟微微点头,随后又翻出了下一份档案。
【档案编号1831-12-a2】
姓名:尼古拉·达博斯基
年龄:20-30岁
信仰:天主教
婚姻状况:未婚
【信息综述】
根据教区牧师供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