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毛泽东周恩来与长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为此,中共中央于七月三日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告康藏西番民众书——进行西藏民族革命运动的斗争纲领》。文告号召藏族民众反对英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军阀,成立游击队,加入红军,实行民族自决等。实事求是地说,这篇《告康藏西番民众书》对红军通过藏族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与此同时,它也是部分藏族同胞开始觉醒的启蒙书。最后,中央反复强调:红军必须“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停止打土豪,偶尔遇有汉人做生意的,也只经营皮货与布匹的交易,不解决我们的困难”。对此,毛泽东又严肃地补充道:
“在过藏族区期间,谁违犯了党的民族政策,一定要执行纪律!”
抑或是红军进入藏族区以后,就没有吃到一顿像样的饭了,毛泽东回到自己的下榻处,还没有走进房门,一股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正当他欲快步跨进门去,大声地喊道“上饭来!”忽然想起了刚刚制定的民族政策,以及再三严格重申的群众纪律,瞬间,他那欲滴的馋涎突然消失,满面欣喜的笑容也不翼而飞了。他走进屋门,看见警卫员等正在忙着做菜,他严肃地问道:
“你们在搞些什么?”
“主席,我们给你弄了点菜,补补身子。”
“是什么菜呀?”
“是猪肉。”
毛泽东一听是在给他炖猪肉吃,顿时变了颜色,严厉地质问道:
“哪里弄来的猪肉?当地的群众都跑了,你们准是犯群众纪律了吧?”
“不!不是的……”
“那这猪肉是从哪儿搞来的?”
接着,警卫员说出了这猪肉的来源:
在长征途中给毛泽东当警卫员是很难的。一方面必须确保毛泽东在行军中的工作和安全,另一方面还要保证毛泽东的身体健康。由于要应付瞬息万变的战争,毛泽东经常是工作第一,甚至于忘了吃饭。就说吃饭吧,他决不允许警卫人员为他搞特殊化,更不准许违犯群众纪律。因此,警卫员们经常为毛泽东的吃饭问题犯愁。“红军从翻越大雪山——夹金山以来,一直行进在人烟稀少、一望无际的荒原,那里找不到村庄,也找不到食物,有时找到一些青稞麦,又不知道怎么做,不少战士吃了青稞拉肚子。”自然,毛泽东也不例外。自从与四方面军会师以来,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中央、军委首长经常开会,“有时整天开会,很晚才回驻地,而一回来照例又坐下来,开始了夜间的工作。从过了大渡河以后,他已很少吃到菜类,甚至连盐也好久没有吃到了。”警卫员们随毛泽东进驻卓克基之后,一看这土司家的气派,就认为这个地方丰衣足食,一定可以给首长找到些改善生活的东西。由于这里的“藏民一向仇视汉人,国民党又从中挑拨煽动,在红军开到之前,国民党到处造谣说:共产党来了要杀藏民”。因此,卓克基的“藏民在红军到达之前早已逃走,吃的东西更难找到了”。但是,警卫人员依然不死心,也可能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吧,今天,“警卫员们在土司家一个很小暗室里发现一筐猪皮,上面还带着毛。警卫员们非常高兴,就用一只小铁桶把猪皮放进去煮,然后刮去毛,做成了菜”。警卫员说罢看着毛泽东微微点头的表情,有意地问道:
“主席,您吃不吃啊?”
毛泽东禁不住地笑了,看着大家那顽皮的样子,说道:
“像这样来路的炖猪皮,你们能吃,我就能吃。”
警卫员们一听都高兴地笑了。接着,就把煮好的猪皮端到桌上,大家和毛泽东又说又笑地吃了起来。毛泽东一边香甜地吃着,一边颇为感慨地说了这句话:
“咱们这算是一次成功的会餐!”
毛泽东刚刚和警卫员们吃过这次“成功的会餐”,周恩来就拿着一份电文走进,边递给毛泽东边说:
“这太不像话了!”
毛泽东接过电文一看,就是张国焘与徐向前会面之前,以个人名义发给中央的那份电文,公然提出“我军宜速决统一指挥的组织问题”。毛泽东看罢,沉吟片刻,说道:
“我看,大幕刚刚拉开,好戏还在后头哇!”
“你的意见呢?”
“还是那句老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我,还有中央,只能是个谋事者。”毛泽东说罢看着大咳不止的周恩来,感慨系之地说道,“恩来,我也送你一句老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定要保重身体啊!”
翌日,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中央、军委首长离开卓克基向北进发。“这一带地形非常险要,周围许多山上都有积雪,又时常下雨,河流错综复杂,遇到森林,古柏苍松遮蔽了天日,部队总是在河流边过来过去,森林密得不知多深,常有敌人从密林中放来冷枪,我时有伤亡,但也无法搜索。”经梭磨,到马塘,一百五十里,走了两天多时间,搞得大家十分疲劳。由于这儿没有大的村庄,“所以部队的绝大部分都露营,夜间又雨雪纷飞,弄得大家的衣服被毯全部湿透,根本无法睡觉。”为此,毛泽东与周恩来、朱德等军委首长经研究,在马塘休息一天,把衣服烤干,“第二天拂晓出发,翻过大约五十里路的马塘梁子,在山顶饱受风雪,夜间才到马河坝”。
毛泽东与周恩来、朱德等中央、军委首长刚刚在马河坝驻地落脚,就收到了李富春自杂谷脑发回的电报:张国焘“建议充实总司令部,徐、陈参加总司令部工作,以徐为副总司令,陈为总政委。军委设常委,决定战略问题”。病中的周恩来阅此电文,十分清楚地意识到了张国焘是要主持军委,由他“决定战略问题”。周恩来是一位组织观念极强的党的负责人,令他吃惊的是,自中国共产党创建以来,张国焘这位发起者,竟然是第一个公开向中央要权的人。他面对两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大好局面将毁于一旦,焦虑地问道:
“主席,张国焘为什么不明说自己的用心呢?”
毛泽东对于张国焘的政治野心是有所了解的,从他在两河口会上、会下的表演,一直到他那份要求“我军宜速决统一指挥的组织问题”的电文,毛泽东虽然看到了张氏的用意,但他也不曾想到事情会发展得这样快。他将李富春的来电仔细地看了两遍,遂蔑视地笑了笑,说道:
“他希望中央能主动给他摘下这块遮羞布,满足他的权欲,但是中央不能,也没时间讨论这个问题。”
“那攻打松潘的战役计划呢?”
“我们还是力主打。但是,能不能执行这一战役计划,这就要看张国焘的了。”
“我们如何才能使张国焘执行攻打松潘的计划呢?”
“中央已经没有了这样的主动权。”毛泽东说罢沉吟良久,“我们只能静观其变,后发制人了。”
周恩来赞同地点了点头,接着又大声咳嗽起来。
“恩来,急是没有用的,一定要注意休息,把身体搞好。”
毛泽东与周恩来离开马河坝向黑水、芦花进发的途中,“总是沿着河流左右迂回前进,遇到雨后的水流暴发,波涛汹涌,就不能徒涉,只好等到大水退去”。就是在这样艰难行军的途中,中央于七月八日收到了《川陕省委关于联邦政府问题致中央电》:
党中央:
(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和西北联邦政府,是在两大主力红军未会合以前适应客观环境的需要成立起来的。在理论上、在组织上都是正确的。事实上现在已团结了广大的群众在联邦政府的旗帜下而斗争。最近看到前进报上凯丰同志对联邦政府的批评,据云并未经过组织局正式计划,这一批评,我们是认为不正确的。在目前,苏区必须建立政权,才便利于实际领导群众,仍用西北联邦政府名义或改名,究用何名及如何组织,请指示。
(乙)自两大主力会合后,整个革命形势有新的发展与推动,要求中央做一决议,估计目前的形势,并指示各级党部的工作;同时建议在全党要大大发展反倾向斗争,反对对创造苏区失掉前途的情绪,对会合意义的估计不足,失败情绪,夸大敌人的力量,集中火力反对这种失败的情绪;同时要反对自寻的主观主义、不实际进行战斗动员的“左”倾,对红军中的反革命活动要发动斗争,来巩固红军工作情绪。有书面报告中央。
川陕省委
张闻天收到这份电文之后,认为这是张国焘有意利用凯丰的文章向中央发难,因而十分生气。但是,毛泽东看了这份电报之后,却认为这是张国焘为实现其政治野心所采取的一个步骤。因此请张闻天等不必生气,以最大的忍耐往下看其表演。
不出毛泽东所料,翌日——七月九日,中央又收到了《川陕省委建议加强总司令部与军委增设常委致中央电》:
党中央:
依据目前情况,省委有下列建议:为统一指挥,迅速行动,进攻敌人起见,必须加强总司令部。向前同志任副总司令,昌浩同志任总政委,恩来同志任参谋长。军委设主席一人,仍由朱德同志兼任,下设常委,决定军事策略问题。请中央政治局速决速行。并希立复。
布礼
中共川陕省委纯全黄超琴秋
维海富治永康
张闻天收到这份电报的时候,依然是在向芦花挺进的路上。他不顾路途的艰难,环境的恶劣,气得似也忘记了在千里雪山行军的疲劳,遂把这份电文交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的手中,并要求于行军的途中议处中共川陕省委连续发来的两份电文。周恩来阅后气得大咳不止,连说“太不像话了!”但是,这时的毛泽东却显得异常的冷静,他说道:
“我看大可不必为此生气,等明天到了驻地再议此事。”
七月十日,毛泽东与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中央、军委领导进驻上芦花。当天,中央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回复张国焘策动川陕省委要挟中央的电文。
多数与会者读了川陕省委周纯全、谢富治等六人的电文之后,都感到十分气愤!其一,下级是可以向中央提建议的,但绝对不允许以命令的口吻向中央下达指示。其二,中央及军委的改绍大事,是共产国际的权限。就是和共产国际失去联系,也必须像遵义会议那样,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而川陕省委公然提出改组中革军委,逼迫中央表态,这是夺权行为。因此,应严肃提出批评。
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不赞成此时批评川陕省委的意见。原因很简单:其一,时下应以团结大局为重,应尽量避免分裂。其二,川陕省委向中央发这样的电文是错误的,但后台是张国焘。其三,张国焘如此而为的目的,就是造成下级包围中央的局势,进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为此,毛泽东认为:一、不上张国焘的当,中央绝不和川陕省委发生争论;二、不仅不让张国焘牵着中央的鼻子走,而且中央要继续让张国焘执行两河口会议的决议。为此,中央于会后——七月十日,向张国焘发去如下电文:
张(国焘):
甲、分路迅速北上原则早经确定,后忽延迟,致无后续部队跟进。切盼如来电所指,各部真能速调速进,勿再延迟,坐令敌占先机。
乙、目前四方面军主力未到黑河坝东北,沿途番民捣乱。三军团须使用于配置警戒及打通石碉楼方面。一军团及八十八、八十九两师三团在毛儿盖未攻下前,不便突入。
丙、弟等今抵上芦花,急盼兄及徐陈速来集中指挥。
朱(德)、毛(泽东)、周(恩来)
中央在回复上述电文之后,因军粮奇缺,不得不继续开会研究解决的办法。
自从红军翻越夹金山之后,粮食就成了关系到红军能否生存、北进的大问题。毛泽东与周恩来等深深地感到:“中央红军连日在人烟稀少的藏民区行军,严重缺粮食,影响松潘战役的执行。”遂亲自过问粮食给养问题,要求解决吃饭的困难。为此,中革军委和总政治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的指示,制定了政策,规定了办法,提出了要求。如:六月二十五日,总政治部发布了《关于收集粮食的通知》;七月三日,发布了《关于粮食问题的训令》;七月五日,中革军委及总政治部发布了《关于在松潘筹借粮食的规定办法》;七月八日,中革军委发布了《关于组织别动队筹粮食办法》等。可见粮食问题到了何等重要的地步!
就在这时,我先头红六团在向松潘前进中,“遇到了敌人剽悍的骑兵的狙击。因我军初遇敌骑,缺乏经验,战斗不利,就折向离芦花八十里离马河坝二十里的一个小村庄。因粮食断绝,吃草饮雪,有的战士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此,红六团急电师部讯即支援粮食。时任师宣传科长的舒同奉命率部运输粮食前去支援。饥饿的战士们激动地说道:“你们来了,真是来得好,救了我们的命!”“你们迟到一天,我们就要饿死,真是莫大功劳啊!”……由此可见粮食成了制约红军生存的大事了。中央经过慎重的研究,遂于七月十二日,发布了《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关于割收田中熟麦问题的通令》。在以上备粮的指示中,反复强调了粮食的重要性:“目前我们正处在夺取松潘,**川、陕、甘的战斗关头。为着实现这个历史的任务,克服目前放在我们面前的粮食困难,是具有严重的战略意义的任务。估计到前进粮食的更加困难,和胡敌在松潘附近已经把粮食完全收集,和番人的坚壁清野,更必须决心用大力来克服粮食困难。”同时还指出:“芦花有数万人口,粮食充足,为我松潘战役后方,因此须在该地筹借大批粮食,并争取番民群众。”
为了在筹粮中更好地掌握政策,中革军委成立了筹粮委员会... -->>
为此,中共中央于七月三日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告康藏西番民众书——进行西藏民族革命运动的斗争纲领》。文告号召藏族民众反对英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军阀,成立游击队,加入红军,实行民族自决等。实事求是地说,这篇《告康藏西番民众书》对红军通过藏族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与此同时,它也是部分藏族同胞开始觉醒的启蒙书。最后,中央反复强调:红军必须“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停止打土豪,偶尔遇有汉人做生意的,也只经营皮货与布匹的交易,不解决我们的困难”。对此,毛泽东又严肃地补充道:
“在过藏族区期间,谁违犯了党的民族政策,一定要执行纪律!”
抑或是红军进入藏族区以后,就没有吃到一顿像样的饭了,毛泽东回到自己的下榻处,还没有走进房门,一股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正当他欲快步跨进门去,大声地喊道“上饭来!”忽然想起了刚刚制定的民族政策,以及再三严格重申的群众纪律,瞬间,他那欲滴的馋涎突然消失,满面欣喜的笑容也不翼而飞了。他走进屋门,看见警卫员等正在忙着做菜,他严肃地问道:
“你们在搞些什么?”
“主席,我们给你弄了点菜,补补身子。”
“是什么菜呀?”
“是猪肉。”
毛泽东一听是在给他炖猪肉吃,顿时变了颜色,严厉地质问道:
“哪里弄来的猪肉?当地的群众都跑了,你们准是犯群众纪律了吧?”
“不!不是的……”
“那这猪肉是从哪儿搞来的?”
接着,警卫员说出了这猪肉的来源:
在长征途中给毛泽东当警卫员是很难的。一方面必须确保毛泽东在行军中的工作和安全,另一方面还要保证毛泽东的身体健康。由于要应付瞬息万变的战争,毛泽东经常是工作第一,甚至于忘了吃饭。就说吃饭吧,他决不允许警卫人员为他搞特殊化,更不准许违犯群众纪律。因此,警卫员们经常为毛泽东的吃饭问题犯愁。“红军从翻越大雪山——夹金山以来,一直行进在人烟稀少、一望无际的荒原,那里找不到村庄,也找不到食物,有时找到一些青稞麦,又不知道怎么做,不少战士吃了青稞拉肚子。”自然,毛泽东也不例外。自从与四方面军会师以来,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中央、军委首长经常开会,“有时整天开会,很晚才回驻地,而一回来照例又坐下来,开始了夜间的工作。从过了大渡河以后,他已很少吃到菜类,甚至连盐也好久没有吃到了。”警卫员们随毛泽东进驻卓克基之后,一看这土司家的气派,就认为这个地方丰衣足食,一定可以给首长找到些改善生活的东西。由于这里的“藏民一向仇视汉人,国民党又从中挑拨煽动,在红军开到之前,国民党到处造谣说:共产党来了要杀藏民”。因此,卓克基的“藏民在红军到达之前早已逃走,吃的东西更难找到了”。但是,警卫人员依然不死心,也可能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吧,今天,“警卫员们在土司家一个很小暗室里发现一筐猪皮,上面还带着毛。警卫员们非常高兴,就用一只小铁桶把猪皮放进去煮,然后刮去毛,做成了菜”。警卫员说罢看着毛泽东微微点头的表情,有意地问道:
“主席,您吃不吃啊?”
毛泽东禁不住地笑了,看着大家那顽皮的样子,说道:
“像这样来路的炖猪皮,你们能吃,我就能吃。”
警卫员们一听都高兴地笑了。接着,就把煮好的猪皮端到桌上,大家和毛泽东又说又笑地吃了起来。毛泽东一边香甜地吃着,一边颇为感慨地说了这句话:
“咱们这算是一次成功的会餐!”
毛泽东刚刚和警卫员们吃过这次“成功的会餐”,周恩来就拿着一份电文走进,边递给毛泽东边说:
“这太不像话了!”
毛泽东接过电文一看,就是张国焘与徐向前会面之前,以个人名义发给中央的那份电文,公然提出“我军宜速决统一指挥的组织问题”。毛泽东看罢,沉吟片刻,说道:
“我看,大幕刚刚拉开,好戏还在后头哇!”
“你的意见呢?”
“还是那句老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我,还有中央,只能是个谋事者。”毛泽东说罢看着大咳不止的周恩来,感慨系之地说道,“恩来,我也送你一句老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定要保重身体啊!”
翌日,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中央、军委首长离开卓克基向北进发。“这一带地形非常险要,周围许多山上都有积雪,又时常下雨,河流错综复杂,遇到森林,古柏苍松遮蔽了天日,部队总是在河流边过来过去,森林密得不知多深,常有敌人从密林中放来冷枪,我时有伤亡,但也无法搜索。”经梭磨,到马塘,一百五十里,走了两天多时间,搞得大家十分疲劳。由于这儿没有大的村庄,“所以部队的绝大部分都露营,夜间又雨雪纷飞,弄得大家的衣服被毯全部湿透,根本无法睡觉。”为此,毛泽东与周恩来、朱德等军委首长经研究,在马塘休息一天,把衣服烤干,“第二天拂晓出发,翻过大约五十里路的马塘梁子,在山顶饱受风雪,夜间才到马河坝”。
毛泽东与周恩来、朱德等中央、军委首长刚刚在马河坝驻地落脚,就收到了李富春自杂谷脑发回的电报:张国焘“建议充实总司令部,徐、陈参加总司令部工作,以徐为副总司令,陈为总政委。军委设常委,决定战略问题”。病中的周恩来阅此电文,十分清楚地意识到了张国焘是要主持军委,由他“决定战略问题”。周恩来是一位组织观念极强的党的负责人,令他吃惊的是,自中国共产党创建以来,张国焘这位发起者,竟然是第一个公开向中央要权的人。他面对两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大好局面将毁于一旦,焦虑地问道:
“主席,张国焘为什么不明说自己的用心呢?”
毛泽东对于张国焘的政治野心是有所了解的,从他在两河口会上、会下的表演,一直到他那份要求“我军宜速决统一指挥的组织问题”的电文,毛泽东虽然看到了张氏的用意,但他也不曾想到事情会发展得这样快。他将李富春的来电仔细地看了两遍,遂蔑视地笑了笑,说道:
“他希望中央能主动给他摘下这块遮羞布,满足他的权欲,但是中央不能,也没时间讨论这个问题。”
“那攻打松潘的战役计划呢?”
“我们还是力主打。但是,能不能执行这一战役计划,这就要看张国焘的了。”
“我们如何才能使张国焘执行攻打松潘的计划呢?”
“中央已经没有了这样的主动权。”毛泽东说罢沉吟良久,“我们只能静观其变,后发制人了。”
周恩来赞同地点了点头,接着又大声咳嗽起来。
“恩来,急是没有用的,一定要注意休息,把身体搞好。”
毛泽东与周恩来离开马河坝向黑水、芦花进发的途中,“总是沿着河流左右迂回前进,遇到雨后的水流暴发,波涛汹涌,就不能徒涉,只好等到大水退去”。就是在这样艰难行军的途中,中央于七月八日收到了《川陕省委关于联邦政府问题致中央电》:
党中央:
(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和西北联邦政府,是在两大主力红军未会合以前适应客观环境的需要成立起来的。在理论上、在组织上都是正确的。事实上现在已团结了广大的群众在联邦政府的旗帜下而斗争。最近看到前进报上凯丰同志对联邦政府的批评,据云并未经过组织局正式计划,这一批评,我们是认为不正确的。在目前,苏区必须建立政权,才便利于实际领导群众,仍用西北联邦政府名义或改名,究用何名及如何组织,请指示。
(乙)自两大主力会合后,整个革命形势有新的发展与推动,要求中央做一决议,估计目前的形势,并指示各级党部的工作;同时建议在全党要大大发展反倾向斗争,反对对创造苏区失掉前途的情绪,对会合意义的估计不足,失败情绪,夸大敌人的力量,集中火力反对这种失败的情绪;同时要反对自寻的主观主义、不实际进行战斗动员的“左”倾,对红军中的反革命活动要发动斗争,来巩固红军工作情绪。有书面报告中央。
川陕省委
张闻天收到这份电文之后,认为这是张国焘有意利用凯丰的文章向中央发难,因而十分生气。但是,毛泽东看了这份电报之后,却认为这是张国焘为实现其政治野心所采取的一个步骤。因此请张闻天等不必生气,以最大的忍耐往下看其表演。
不出毛泽东所料,翌日——七月九日,中央又收到了《川陕省委建议加强总司令部与军委增设常委致中央电》:
党中央:
依据目前情况,省委有下列建议:为统一指挥,迅速行动,进攻敌人起见,必须加强总司令部。向前同志任副总司令,昌浩同志任总政委,恩来同志任参谋长。军委设主席一人,仍由朱德同志兼任,下设常委,决定军事策略问题。请中央政治局速决速行。并希立复。
布礼
中共川陕省委纯全黄超琴秋
维海富治永康
张闻天收到这份电报的时候,依然是在向芦花挺进的路上。他不顾路途的艰难,环境的恶劣,气得似也忘记了在千里雪山行军的疲劳,遂把这份电文交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的手中,并要求于行军的途中议处中共川陕省委连续发来的两份电文。周恩来阅后气得大咳不止,连说“太不像话了!”但是,这时的毛泽东却显得异常的冷静,他说道:
“我看大可不必为此生气,等明天到了驻地再议此事。”
七月十日,毛泽东与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中央、军委领导进驻上芦花。当天,中央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回复张国焘策动川陕省委要挟中央的电文。
多数与会者读了川陕省委周纯全、谢富治等六人的电文之后,都感到十分气愤!其一,下级是可以向中央提建议的,但绝对不允许以命令的口吻向中央下达指示。其二,中央及军委的改绍大事,是共产国际的权限。就是和共产国际失去联系,也必须像遵义会议那样,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而川陕省委公然提出改组中革军委,逼迫中央表态,这是夺权行为。因此,应严肃提出批评。
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不赞成此时批评川陕省委的意见。原因很简单:其一,时下应以团结大局为重,应尽量避免分裂。其二,川陕省委向中央发这样的电文是错误的,但后台是张国焘。其三,张国焘如此而为的目的,就是造成下级包围中央的局势,进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为此,毛泽东认为:一、不上张国焘的当,中央绝不和川陕省委发生争论;二、不仅不让张国焘牵着中央的鼻子走,而且中央要继续让张国焘执行两河口会议的决议。为此,中央于会后——七月十日,向张国焘发去如下电文:
张(国焘):
甲、分路迅速北上原则早经确定,后忽延迟,致无后续部队跟进。切盼如来电所指,各部真能速调速进,勿再延迟,坐令敌占先机。
乙、目前四方面军主力未到黑河坝东北,沿途番民捣乱。三军团须使用于配置警戒及打通石碉楼方面。一军团及八十八、八十九两师三团在毛儿盖未攻下前,不便突入。
丙、弟等今抵上芦花,急盼兄及徐陈速来集中指挥。
朱(德)、毛(泽东)、周(恩来)
中央在回复上述电文之后,因军粮奇缺,不得不继续开会研究解决的办法。
自从红军翻越夹金山之后,粮食就成了关系到红军能否生存、北进的大问题。毛泽东与周恩来等深深地感到:“中央红军连日在人烟稀少的藏民区行军,严重缺粮食,影响松潘战役的执行。”遂亲自过问粮食给养问题,要求解决吃饭的困难。为此,中革军委和总政治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的指示,制定了政策,规定了办法,提出了要求。如:六月二十五日,总政治部发布了《关于收集粮食的通知》;七月三日,发布了《关于粮食问题的训令》;七月五日,中革军委及总政治部发布了《关于在松潘筹借粮食的规定办法》;七月八日,中革军委发布了《关于组织别动队筹粮食办法》等。可见粮食问题到了何等重要的地步!
就在这时,我先头红六团在向松潘前进中,“遇到了敌人剽悍的骑兵的狙击。因我军初遇敌骑,缺乏经验,战斗不利,就折向离芦花八十里离马河坝二十里的一个小村庄。因粮食断绝,吃草饮雪,有的战士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此,红六团急电师部讯即支援粮食。时任师宣传科长的舒同奉命率部运输粮食前去支援。饥饿的战士们激动地说道:“你们来了,真是来得好,救了我们的命!”“你们迟到一天,我们就要饿死,真是莫大功劳啊!”……由此可见粮食成了制约红军生存的大事了。中央经过慎重的研究,遂于七月十二日,发布了《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关于割收田中熟麦问题的通令》。在以上备粮的指示中,反复强调了粮食的重要性:“目前我们正处在夺取松潘,**川、陕、甘的战斗关头。为着实现这个历史的任务,克服目前放在我们面前的粮食困难,是具有严重的战略意义的任务。估计到前进粮食的更加困难,和胡敌在松潘附近已经把粮食完全收集,和番人的坚壁清野,更必须决心用大力来克服粮食困难。”同时还指出:“芦花有数万人口,粮食充足,为我松潘战役后方,因此须在该地筹借大批粮食,并争取番民群众。”
为了在筹粮中更好地掌握政策,中革军委成立了筹粮委员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