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开国领袖毛泽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六
一九五○年九月三十日,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国庆节庆祝大会,由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向中外友人以及各国驻华使节发表讲演,阐明中国内政外交方略。
毛泽东作为政治战略家,深得“审时度势”这四个字的感悟,他不仅能巧妙地捕捉政治、军事诸方面的机缘,而且还能不失时机地作出谋断。第一个国庆节到了,在庆祝大会上讲些什么,不讲些什么,都是有着极其明确的政治目的的。毛泽东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以及我国政府对此可能采取的必要的自卫措施,经由中央、毛泽东亲自审定,周恩来在会上发表了题为《为巩固和发展人民的胜利而奋斗》的讲话。
这篇讲话的核心之一是: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这段讲话中,他向中外郑重声明:在四年解放战争的作战中,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了由美帝国主义武装起来的八百零七万国民党军队。因此,“中国人民不但对国内敌人取得了胜利,同时也对国外敌人即美国帝国主义干涉者取得了胜利。”上述这番话的潜台词,一是告诉美国人:在中国打败美国帝国主义干涉者并取得胜利的中国人民屹立在东方;再是暗示美国帝国主义在南朝鲜武装李承晚集团的下场,也一定是以失败而告终。最后,由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向全世界郑重声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上述这段话等于告诉美国侵略者:不要无限制地扩大朝鲜战争,绝不允许把侵略的战火烧到中国的大地上来。
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体包括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家,都从周恩来这篇讲话中抓住了重点,那就是“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因此,“置之不理”这四个字一时成为世界各国谈论的中心。遗憾的是,自以为是的美国人不屑一顾,认为周恩来这篇义正辞严的声明是“虚声恫吓”,不仅导致了这场朝鲜战争旷日持久,而且还在美军战史上添写了很不光彩的一页。
一九五○年十月一日上午十时,毛泽东以及他的战友们和政府要员准时登上天安门城楼,检阅首都四十万军民为庆祝第一个国庆节而举行的游行。也是在同一天,侵朝军司令麦克阿瑟根据总统杜鲁门关于在三八线以北进行军事行动的指令,命令李承晚所部首先越过三八线,向北进军。也就是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向着游行大军高呼“人民万岁”的时候,周恩来悄然走到他的身旁,转交了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首相发来的急电:请求我国政府出兵援助朝鲜。毛泽东看罢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又若无其事地转过身去,继续向着长安街上的游行大军频频挥手,不时地高呼“人民万岁!”
毛泽东从天安门城楼刚刚回到菊香书屋,周恩来就焦虑不安地跟了进来。毛泽东笑着说:“看你的表情就知道,一定是为出兵援朝的事而来。”
“是啊!主席,你看怎么办呢?”
毛泽东信手点燃一支香烟,深深地吸了一口,不慌不忙地吐向空中,沉稳地说道:“像出不出兵这样的大事,也不是你我说了算的啊!”
“可朝鲜战局的发展,已经容不得再拖下去了。”
“这我也清楚。再急,也得等我们过了第一个国庆之夜。”毛泽东说罢走到墙下,一边看着朝鲜军事地图,一边说,“这也是大局啊!”
周恩来当然明白毛泽东如此而为的用意,那就是毛泽东在利用从容庆祝国庆节与民同乐的机会,告诉美国人:中国人民的心里是有数的,决不会被美国在仁川登陆以后的战局逆转吓倒。但是,当周恩来再一看毛泽东驻步地图前的神态,又清楚地知道他也在为朝鲜战局的发展伤脑筋啊!这时,毛泽东突然转过身来,严肃地说道:“目前,我认为最重要的还不是我们出不出兵的问题,而是朝鲜人民军能不能或者说至多能有多少部队还能撤回北朝鲜。因此,我认为你应当以我国政府的名义电告金日成同志:要尽最大的努力,把多一些的人民军从南朝鲜撤回来!”
周恩来听后明白了毛泽东的意见:人民军在南朝鲜的败局,已经无可挽回了!与其在南朝鲜作无谓的牺牲,倒不如把更多一些的人民军撤回北朝鲜,留作革命的火种。为此,他说道:“今晚,我就根据主席的意见起草致金日成的电文。”
“先不急,”毛泽东笑了,“还是那句老话: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参加完了国庆晚会,我们就召开紧急的中央会议,作出统一的部署。”
据史记载:十月一日夜,毛泽东登上天安门看焰火,与北京人民一道欢度国庆之夜。但是,也有人说,毛泽东陪着柳亚子等观看文艺晚会。因为柳亚子先生在国庆观看文艺演出过程中,曾赋如下这首《浣溪沙》赠毛泽东:
火树银花不夜天,
弟兄姊妹舞翩跹,
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
哪容百族共骈阗?
良宵盛会喜空前。
与此同时,毛泽东在奉和柳亚子先生《浣溪沙》一词的时候,曾写了如下这段自注:“一九五○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请看毛泽东这首步柳词原韵奉和柳亚子的《浣溪沙》:
长夜难明赤县天,
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
毛泽东与柳亚子唱和《浣溪沙》趣事是发生在国庆之夜,还是在十月二日或三日?这是考据学家的事。笔者只想说明,在决定入朝参战的前夜,毛泽东不仅还能做到若无其事的样子,陪着诗友柳亚子等人观看演出,而且还能与诗人唱和,写出一代名词《浣溪沙》。如无博大的胸襟,是难有其为的。
十月一日深夜,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了有关入朝参战的问题。由于周恩来是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他首先介绍了有关情况,接着又说道:“今天,朝鲜同志发来请求我们出兵援朝的电报,我个人的意见,是赞成派一部分军队援助朝鲜的。其理由嘛,如果美国占领了朝鲜,则美国侵略者将更为猖獗,对整个东亚尤其是我们中国都是很不利的。”
朱德是总司令,因此,他赞成出兵朝鲜与否,是从军事实际着眼的。他就出兵援朝问题发表了意见:“我们既然决定出兵援助朝鲜,那就必须在朝鲜解决问题。结果,就等于我们公开宣布与美国进入战争状态。因此,我们必须准备预防美国空军轰炸我们的大中城市,美国海军攻击我们的沿海地带。”
朱德的发言是十分实际的。与会者谁都清楚:一旦与美国交战,从军事、经济等方面对我进行封锁的就不单单是退守台湾的蒋介石的残部了,而是以美国为首的所有在朝鲜参战的国家。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要在朝鲜战场上作出必要的牺牲,而且还要在我们的国土上燃起战火的同时,使得国民经济的恢复也必然要遭受巨大的损失。但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既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又是真正的国际主义者,他们经过短暂的讨论,很快就统一了意见:出兵援助朝鲜。
当与会者再议到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刘少奇说道:“主席可否给斯大林同志发一封紧急电报:讲明我们如果出兵朝鲜,苏联可否出动空军、海军帮助呢?”
毛泽东听后微微地摇了摇头,旋即又颇感沉重地说道:“我已经和恩来商量过,斯大林如果能出动空军、海军帮助我们,朝鲜同志就不会请求我们出兵了。”
“但是,从军事角度看,我们如果没有制空权,援助朝鲜的部队是一定会吃大亏的。”朱德再次重申自己的意见。
对此,与会的同志谁也拿不出一个解决的办法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毛泽东说:“我们可否先作这样一个结论:一、同意派一部分军队去朝鲜,但要征询斯大林同志的意见;二、通知有关同志,立即赶到北京,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决定。”
与会者一致同意毛泽东的意见。同时决定:由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周恩来复电金日成,说明中国政府的立场;由毛泽东主席亲自下令调动入朝部队,以及给斯大林通报有关情况。由于这三封电文非常重要且能推倒某些回忆文章中的不实之词,容笔者恭录如下,以正视听:
首先,周恩来回到西花厅起草了一封给倪志亮即转金日成的电报,全文如下:
九月三十日经志亮同志电告情况已悉。一方面军(即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八个师既被敌隔断,请考虑有无可能将该八个师分为两部分,以四个师将笨重武器破坏,分许多小的支队从敌人间隙中分路撤至三八线以北,而以四个师在南朝鲜分散为许多小支队,依靠人民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牵制大股敌人使其不能北进。二方面军(即朝鲜人民军第二军团)所率五六个师现已撤至什么位置,是否可以于数日内全部撤至三八线以北?总之,你们的军队必须迅速北撤愈快愈好,如敌人阻拦,亦应破坏笨重武器,分路从敌人间隙中插过来,不能撤者则留在敌后坚持分散游击。以上建议,妥否,请立复,并盼以具体情况见告。
我们由周恩来致金日成这封电报可知有两层意思:一是向金日成提出朝鲜人民军迅速北撤的具体战术应用;再是了解朝鲜人民军能有多少部队撤至三八线以北,以便与我国入朝参战部队相配合,打败美军和李承晚军的入侵。自然,这封电报没有向金日成通报我国军队准备入朝参战。
周恩来这封电报最后落款是:十月一日深夜。
随着十月一日深夜的消失,十月二日的凌晨又悄然来临。习惯于夜里工作的毛泽东正在菊香书屋的写字台前,代表中央军委起草如下这则《关于边防军随时待命出动》的命令:
高岗、邓华同志:
(一)请高岗同志接电后即行动身来京开会;(二)请邓华同志令边防军提前结束准备工作,随时待命出动,按原定计划与新的敌人作战;(三)请邓将准备情况及是否可以立即出动即行电告。
军委
十月二日二时
我们从毛泽东这则命令可知,国庆节之夜已经作出决定:边防军随时待命出动,按原定计划与新的敌人作战。但是出于保密的原因,毛泽东把与美军作战改为与新的敌人作战。邓华读后一定明白:中央军委就要下令边防军入朝作战了。
接着,毛泽东在菊香书屋又起草了《关于决定派军队入朝作战给斯大林的电报》。这个电报虽然没有发出,但在这封电报中,毛泽东已经明确告诉斯大林:中国政府决定派军队入朝作战。由于这封电报不仅标志着中国政府决定派军队入朝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毛泽东作出了“志愿军入朝参战及参战后的战略方针”,由此还可以看出毛泽东作为军事战略家的高瞻远瞩。略谓:
(一)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让整个朝鲜被美国人占去了,朝鲜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败,则美国侵略者将更为猖獗,对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
(二)我们既然决定出动中国军队至朝鲜和美国人作战,第一,就要能解决问题,即要准备在朝鲜境内歼灭和驱逐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略军;第二,既然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和美国军队打起来(虽然我们用的是志愿军的名义),就要准备美国宣布和中国进入战争状况,就要准备美国至少可能使用其空军轰炸中国许多大城市及工业基地,使用其海军攻击沿海地带。
(三)这两个问题中,首先的问题是中国的军队能否在朝鲜境内歼灭美国军队,有效地解决朝鲜问题。只要我军能在朝鲜境内歼灭美国军队,主要的是歼灭其第八军(美国的一个有战斗力的老军),则第二个问题(美国和中国宣战)的严重性虽然依然存在,但是,那时的形势就变为于革命阵线和中国都是有利的了。……即使美国已和中国公开作战,这个战争也就可能规模不会很大,时间不会很长了……
(四)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决定将预先调至南满洲的十二师于十月十五日开始出动,位于北朝鲜的适当地区(不一定到三八线),一面和敢于进攻三八线以北的敌人作战,第一个时期只打防御战,歼灭小股敌人,弄清各方面情况;一面等候苏联武器到达,并将我军装备起来,然后配合朝鲜同志举行反攻,歼灭美国侵略者。
(五)……既已决定和美国人作战,就应准备当着美国统帅部在一个战役作战的战场上集中它的一个军和我军作战的时候,我军能够有四倍于敌人的兵力(即用我们的四个军对付敌人的一个军)和一倍半至两倍于敌人的火力……有把握地干净地彻底地歼灭敌人的一个军。
(六)除上述十二个师外,我们还正在从长江以南及陕甘区域调动二十四个师位于陇海、津浦、北宁诸线,作为援助朝鲜的第二批及第三批兵力,预计在明年的春季及夏季,按照当时的情况逐步使用上去。
十月二日,金日成首相复电,同意周恩来《建议人民军部队迅速北撤》。同时,他还电告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政府派中央委员、内务相朴一禹持由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府副首相兼外务相朴宪水签署的求援信前来中国请求出兵援朝。
周恩来接电后立即与毛泽东洽商,决定由周恩来一边安排接待朴一禹,商谈有关出兵援朝的问题,一边有感于朝鲜战局不利的变化,由周恩来于同日再次电告倪志亮,强调:请告金日成,除照前电精神“尽可能将被敌人切断的军队分路北撤外,凡无法撤退的军队,应在原地坚持打游击”,“如此就有希望,就会胜利。”
依然是十月二日,毛泽东连续收到了有关朝鲜战局的有关情报:一说南朝鲜军队已在东海沿岸越过三八线;还有消息说,美国沃克将军指挥的部队也开始由南而北纵穿三八线。这一切说明美国不顾国际上正义的呼吁,决定侵占北朝鲜,决定由李承晚集团统一朝鲜半岛,建立所谓傀儡政权。毛泽东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由周恩来通过外交途径,向美国政府传达这样的信息:“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
事有凑巧,印度总理尼赫鲁于九月二十九日致电周恩来,就联合国大会关于讨论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台湾归属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朝鲜战争等问题的情况以及印度政府的态度向中国政府作了通报。世人皆知,印度与美国有着不错的外交关系,如果把中国对朝鲜战争的态度告诉印度政府,尼赫鲁总理一定会如实电告美国政府的。为此,十月三日凌晨一时,由周恩来亲自出面,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由于这次接见正式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政府对朝鲜战争的立场,现摘录有关的段落如下:
周:关于朝鲜事件,我们曾经交换过意见。我们主张和平解决,使朝鲜事件地方化。我们至今仍主张如此。我在十月一日的报告中也声明了我国政府的态度,我们要和平,我们要在和平中建设。过去一年中,我们在这方面已经作了极大的努力。美国政府是靠不住的。尽管在三外长会议中有了协议,不经联合国同意,不得越过三八线,但是美国政府不一定受其约束。
潘:有些迹象已经表明,美国政府有背弃三外长会议协议的可能,麦克阿瑟对美国政府的压力很大。昨日有消息报告,南朝鲜军队已经越过三八线九英里。
周:我们也看到了同样的消息,据说是在东海岸。另一个消息说,沃克将军的部队已经越过三八线,但是并未说明是南朝鲜军队还是美军。
潘:我当即刻报告尼赫鲁总理……阁下所称朝鲜事件应该地方化,是否指朝鲜战事应该限于三八线以南?或是指朝鲜战事应该即刻停止?
周:朝鲜战事应该即刻停止,外国军队应该撤退,这对于东方的和平是有利的。朝鲜事件地方化的意见,就是不使美军的侵略行动扩大成为世界性的事件。
潘:朝鲜事件地方化在目前包含两个问题……任何可能被中国接纳的建议究竟应包括哪种含义?
周:这是两个问题。第一,美军企图越过三八线,以扩大战争,我们要管,这是美国政府造成的严重情况。第二,我们主张朝鲜事件应该和平解决,不但朝鲜战事必须即刻停止,侵朝军队必须撤退,而且有关国家必须在联合国内会商和平解决的办法。
潘:我必须郑重说明时间之短促。美军可能在十二小时之内越过三八线,而印度政府接到我的电报并采取有效行动,需要在十八小时之后。届时,任何和平方案可能为时已晚。
周:那是美国人的事情。……
时任印度驻美国大使是尼赫鲁的妹妹潘迪特夫人。她当时如实向美国政府转达了周恩来的意思:“如果继续进军,势必迫使中国采取行动,到那时将后悔莫及。”但是,“美国国务院认为我们东方国家只是说说而已。”因此,美军按照总统杜鲁门的指示相继越过三八线,用美国学者的话说,终于酿成所谓“韩战悲剧”。
毛泽东事前做到有备无患是一回事,但是真的要组建志愿军赴朝作战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他清楚:不仅中央领导层内有着很大的分歧,而且在全国人民当中尤其是在恐美、崇美的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因动摇而产生的各种阻力将是很大的,但是,他作为政治家历经审时度势,认为到了必须下定决心的时候了。时不我待,必须立即出兵援助朝鲜。再者,毛泽东一旦作出出兵援助朝鲜的决定,他知道首要的问题就是,要选准一位能做到初战必胜的志愿军统帅。为此,他与周恩来商议:
“恩来,既然我们决定派部分军队入朝作战了,接下来就得选带兵打仗的三军统帅。你看谁比较合适?”
“林彪。”周恩来似早就有了人选。
“你的理由呢?”
“一、新组建的东北边防军的四个军,都是四野的部队;二、林彪同志在东北打过三年仗,对那边的民情、地形比较熟悉;三、他从长白山打到海南岛,立有不少战功。自然,他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
“另外,他不仅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而且打起仗来又刁又狠。”毛泽东不无赞赏地说道,“恩来,你先征求一下他的意见,然后再在中央军委会议上确认。”
毛泽东自在井冈山创建中国红军起始,就对林彪的指挥才能很是欣赏。即使在后来一些重大战略决策中发生分歧,毛泽东也不计较他的过失,依然是委以重任。所以,他包括周恩来都认为:林彪不仅是当然入朝作战的司令,而且林彪也一定会欣然从命。然而出乎周恩来所料的是,林彪一不赞成出兵朝鲜,二借口身体不好,不愿带兵入朝作战。毛泽东听后一怔,久久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主席,你看再选谁呢?”周恩来问道。
“彭德怀同志。”毛泽东低沉地说道。
“我赞成。”
“恩来,你立即派专机去西安,接彭德怀同志来北京,参加十月四日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
十月四日,参加颐年堂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同志已经各就各位,从他们那肃穆的表情可知;大家对此次决策入朝作战是有着重大分歧的。有顷,毛泽东走进会场,他飞快地扫了一眼与会者,严肃地问道:“恩来同志,彭德怀同志怎么没有到会啊?”
周恩来答说:“昨天(十月三日),华北地区细雨蒙蒙,云层很低,不宜飞机起飞,所以就没能派专机去西安接彭德怀来北京开会。”接着,他又说道,“今天一早,我就派去了专机。同时,我电话通知;飞机一到西安,马上接彭老总来北京,一刻也不能耽误,还要严格注意保密。”
“请通知接彭德怀的同志,到京以后,先请他到北京饭店休息,参加明天的会议。”毛泽东说罢又环视了一遍与会者的表情,说道,“好!开会。”……
这时的彭德怀正在西北军政委员会办公室内埋头审阅西北地区三年经济恢复计划,准备赴京向中央汇报。突然,走进两位中央派来的干部,说道:“毛主席请您立即乘飞机去北京开会。”
彭德怀听后一怔,问道:“我已接到北京的电话,是原先通知的汇报会吗?”
“不清楚。”接着,来人转述周恩来交代的上边那段话。
彭德怀当即驱车赶到机场,乘上专机,于下午四时飞抵北京西郊机场,一下飞机,前来迎接的人转达毛泽东的意见,请彭德怀先到北京饭店休息。彭德怀说:“不是说不能耽误吗?先去中南海!”
彭德怀驱车来到丰泽园,周恩来迎上来解释道:“会议在下午三点就开始了,来不及等你。”接着,他随周恩来走进颐年堂会议厅。毛泽东一见风尘仆仆的彭德怀,就说:“你来得正好,美军已开始越过三八线了,现在正在讨论出兵援朝的问题,请你准备谈谈你的看法。”
虽说有关出兵援朝的问题在中央开过不少次会议了,但是对于彭德怀而言却并不完全清楚。他听了几个同志的发言,才知道对出兵援朝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主张不出兵,或暂不出兵,其理由都是读者已经知道的那些。恰在这时,林彪开始发言:“我也不赞成出兵。理由之一,为了拯救一个几百万人口的朝鲜,而打烂一个五亿人口的中国,无论如何是划不来的;之二,我军打蒋介石国民党的军队是有把握的,但能否打得过美军很难说。它有庞大的陆海空军,有原子弹,还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把它逼急了,它打两颗原子弹或者用飞机大规模狂轰滥炸,也够我们受的。”
毛泽东是一位民族意识极强的人,同时又是一位对外来侵略者充满仇恨的人。所以,他听了林彪这番长帝国主义志气的话很是反感。他板着脸郑重地说道:“我也公开亮明我的态度:如果说仅仅出于武器的原因反对出兵,我的答复是:它有它的原子弹,我有我的手榴弹;它打它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我相信我的手榴弹会战胜它的原子弹。还是那句老话:无非是个纸老虎!”
林彪没有想到毛泽东会如此当众驳斥他,有些尴尬地说道:“如果主席一定坚持出兵,我个人的意见是,那就采取‘出而不战’的方针,屯兵于朝鲜北部,看一看形势的发展,能不打就不打,这是上策。”
“林彪同志,”周恩来不得不起而反驳林彪了,“现在不是我们要不要打的问题,而是美国逼着我们非打不可。我们的自卫是正义的,正义的战争最后一定会胜利。我再声明一下,金日成同志又发来了请求我们出兵援助的电报,我们怎能见死不救呢!”
彭德怀回到北京饭店以后,一夜都没有睡好。他老是在想毛泽东在结束会议的时候讲的这段话:“你们说的都有理,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也许彭德怀在这些方面与毛泽东是共通的,他很快就站在了赞成出兵的一边了。
毛泽东这一夜也没有睡好,一是还没有说服大家赞成出兵援朝,再是彭德怀在会上没有发言,不知彭的态度,自然也不清楚他愿不愿出任入朝的三军统帅。万一彭也像林彪那样,毛泽东还必须再选一个入朝司令。为此,十月五日吃过早饭以后,他请邓小平去北京饭店请彭德怀,想二人在私下谈一谈。所以,彭德怀一进菊香书屋,毛泽东就对他说:“老彭,昨天你没来得及发言。我们确实存在严重困难,但是我们还有哪些有利条件呢?”
彭德怀是个直性子,他清楚毛泽东如此说话的意思,单刀直入地说道:“主席,昨天晚上我反复考虑,赞成你出兵援朝的决策。”
毛泽东听了彭德怀的表态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没有一位史家作出过议论。就说当事人彭德怀也只是追忆道:
“你看,出兵援朝谁挂帅合适?... -->>
六
一九五○年九月三十日,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国庆节庆祝大会,由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向中外友人以及各国驻华使节发表讲演,阐明中国内政外交方略。
毛泽东作为政治战略家,深得“审时度势”这四个字的感悟,他不仅能巧妙地捕捉政治、军事诸方面的机缘,而且还能不失时机地作出谋断。第一个国庆节到了,在庆祝大会上讲些什么,不讲些什么,都是有着极其明确的政治目的的。毛泽东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以及我国政府对此可能采取的必要的自卫措施,经由中央、毛泽东亲自审定,周恩来在会上发表了题为《为巩固和发展人民的胜利而奋斗》的讲话。
这篇讲话的核心之一是: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这段讲话中,他向中外郑重声明:在四年解放战争的作战中,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了由美帝国主义武装起来的八百零七万国民党军队。因此,“中国人民不但对国内敌人取得了胜利,同时也对国外敌人即美国帝国主义干涉者取得了胜利。”上述这番话的潜台词,一是告诉美国人:在中国打败美国帝国主义干涉者并取得胜利的中国人民屹立在东方;再是暗示美国帝国主义在南朝鲜武装李承晚集团的下场,也一定是以失败而告终。最后,由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向全世界郑重声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上述这段话等于告诉美国侵略者:不要无限制地扩大朝鲜战争,绝不允许把侵略的战火烧到中国的大地上来。
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体包括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家,都从周恩来这篇讲话中抓住了重点,那就是“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因此,“置之不理”这四个字一时成为世界各国谈论的中心。遗憾的是,自以为是的美国人不屑一顾,认为周恩来这篇义正辞严的声明是“虚声恫吓”,不仅导致了这场朝鲜战争旷日持久,而且还在美军战史上添写了很不光彩的一页。
一九五○年十月一日上午十时,毛泽东以及他的战友们和政府要员准时登上天安门城楼,检阅首都四十万军民为庆祝第一个国庆节而举行的游行。也是在同一天,侵朝军司令麦克阿瑟根据总统杜鲁门关于在三八线以北进行军事行动的指令,命令李承晚所部首先越过三八线,向北进军。也就是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向着游行大军高呼“人民万岁”的时候,周恩来悄然走到他的身旁,转交了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首相发来的急电:请求我国政府出兵援助朝鲜。毛泽东看罢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又若无其事地转过身去,继续向着长安街上的游行大军频频挥手,不时地高呼“人民万岁!”
毛泽东从天安门城楼刚刚回到菊香书屋,周恩来就焦虑不安地跟了进来。毛泽东笑着说:“看你的表情就知道,一定是为出兵援朝的事而来。”
“是啊!主席,你看怎么办呢?”
毛泽东信手点燃一支香烟,深深地吸了一口,不慌不忙地吐向空中,沉稳地说道:“像出不出兵这样的大事,也不是你我说了算的啊!”
“可朝鲜战局的发展,已经容不得再拖下去了。”
“这我也清楚。再急,也得等我们过了第一个国庆之夜。”毛泽东说罢走到墙下,一边看着朝鲜军事地图,一边说,“这也是大局啊!”
周恩来当然明白毛泽东如此而为的用意,那就是毛泽东在利用从容庆祝国庆节与民同乐的机会,告诉美国人:中国人民的心里是有数的,决不会被美国在仁川登陆以后的战局逆转吓倒。但是,当周恩来再一看毛泽东驻步地图前的神态,又清楚地知道他也在为朝鲜战局的发展伤脑筋啊!这时,毛泽东突然转过身来,严肃地说道:“目前,我认为最重要的还不是我们出不出兵的问题,而是朝鲜人民军能不能或者说至多能有多少部队还能撤回北朝鲜。因此,我认为你应当以我国政府的名义电告金日成同志:要尽最大的努力,把多一些的人民军从南朝鲜撤回来!”
周恩来听后明白了毛泽东的意见:人民军在南朝鲜的败局,已经无可挽回了!与其在南朝鲜作无谓的牺牲,倒不如把更多一些的人民军撤回北朝鲜,留作革命的火种。为此,他说道:“今晚,我就根据主席的意见起草致金日成的电文。”
“先不急,”毛泽东笑了,“还是那句老话: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参加完了国庆晚会,我们就召开紧急的中央会议,作出统一的部署。”
据史记载:十月一日夜,毛泽东登上天安门看焰火,与北京人民一道欢度国庆之夜。但是,也有人说,毛泽东陪着柳亚子等观看文艺晚会。因为柳亚子先生在国庆观看文艺演出过程中,曾赋如下这首《浣溪沙》赠毛泽东:
火树银花不夜天,
弟兄姊妹舞翩跹,
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
哪容百族共骈阗?
良宵盛会喜空前。
与此同时,毛泽东在奉和柳亚子先生《浣溪沙》一词的时候,曾写了如下这段自注:“一九五○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请看毛泽东这首步柳词原韵奉和柳亚子的《浣溪沙》:
长夜难明赤县天,
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
毛泽东与柳亚子唱和《浣溪沙》趣事是发生在国庆之夜,还是在十月二日或三日?这是考据学家的事。笔者只想说明,在决定入朝参战的前夜,毛泽东不仅还能做到若无其事的样子,陪着诗友柳亚子等人观看演出,而且还能与诗人唱和,写出一代名词《浣溪沙》。如无博大的胸襟,是难有其为的。
十月一日深夜,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了有关入朝参战的问题。由于周恩来是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他首先介绍了有关情况,接着又说道:“今天,朝鲜同志发来请求我们出兵援朝的电报,我个人的意见,是赞成派一部分军队援助朝鲜的。其理由嘛,如果美国占领了朝鲜,则美国侵略者将更为猖獗,对整个东亚尤其是我们中国都是很不利的。”
朱德是总司令,因此,他赞成出兵朝鲜与否,是从军事实际着眼的。他就出兵援朝问题发表了意见:“我们既然决定出兵援助朝鲜,那就必须在朝鲜解决问题。结果,就等于我们公开宣布与美国进入战争状态。因此,我们必须准备预防美国空军轰炸我们的大中城市,美国海军攻击我们的沿海地带。”
朱德的发言是十分实际的。与会者谁都清楚:一旦与美国交战,从军事、经济等方面对我进行封锁的就不单单是退守台湾的蒋介石的残部了,而是以美国为首的所有在朝鲜参战的国家。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要在朝鲜战场上作出必要的牺牲,而且还要在我们的国土上燃起战火的同时,使得国民经济的恢复也必然要遭受巨大的损失。但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既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又是真正的国际主义者,他们经过短暂的讨论,很快就统一了意见:出兵援助朝鲜。
当与会者再议到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刘少奇说道:“主席可否给斯大林同志发一封紧急电报:讲明我们如果出兵朝鲜,苏联可否出动空军、海军帮助呢?”
毛泽东听后微微地摇了摇头,旋即又颇感沉重地说道:“我已经和恩来商量过,斯大林如果能出动空军、海军帮助我们,朝鲜同志就不会请求我们出兵了。”
“但是,从军事角度看,我们如果没有制空权,援助朝鲜的部队是一定会吃大亏的。”朱德再次重申自己的意见。
对此,与会的同志谁也拿不出一个解决的办法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毛泽东说:“我们可否先作这样一个结论:一、同意派一部分军队去朝鲜,但要征询斯大林同志的意见;二、通知有关同志,立即赶到北京,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决定。”
与会者一致同意毛泽东的意见。同时决定:由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周恩来复电金日成,说明中国政府的立场;由毛泽东主席亲自下令调动入朝部队,以及给斯大林通报有关情况。由于这三封电文非常重要且能推倒某些回忆文章中的不实之词,容笔者恭录如下,以正视听:
首先,周恩来回到西花厅起草了一封给倪志亮即转金日成的电报,全文如下:
九月三十日经志亮同志电告情况已悉。一方面军(即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八个师既被敌隔断,请考虑有无可能将该八个师分为两部分,以四个师将笨重武器破坏,分许多小的支队从敌人间隙中分路撤至三八线以北,而以四个师在南朝鲜分散为许多小支队,依靠人民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牵制大股敌人使其不能北进。二方面军(即朝鲜人民军第二军团)所率五六个师现已撤至什么位置,是否可以于数日内全部撤至三八线以北?总之,你们的军队必须迅速北撤愈快愈好,如敌人阻拦,亦应破坏笨重武器,分路从敌人间隙中插过来,不能撤者则留在敌后坚持分散游击。以上建议,妥否,请立复,并盼以具体情况见告。
我们由周恩来致金日成这封电报可知有两层意思:一是向金日成提出朝鲜人民军迅速北撤的具体战术应用;再是了解朝鲜人民军能有多少部队撤至三八线以北,以便与我国入朝参战部队相配合,打败美军和李承晚军的入侵。自然,这封电报没有向金日成通报我国军队准备入朝参战。
周恩来这封电报最后落款是:十月一日深夜。
随着十月一日深夜的消失,十月二日的凌晨又悄然来临。习惯于夜里工作的毛泽东正在菊香书屋的写字台前,代表中央军委起草如下这则《关于边防军随时待命出动》的命令:
高岗、邓华同志:
(一)请高岗同志接电后即行动身来京开会;(二)请邓华同志令边防军提前结束准备工作,随时待命出动,按原定计划与新的敌人作战;(三)请邓将准备情况及是否可以立即出动即行电告。
军委
十月二日二时
我们从毛泽东这则命令可知,国庆节之夜已经作出决定:边防军随时待命出动,按原定计划与新的敌人作战。但是出于保密的原因,毛泽东把与美军作战改为与新的敌人作战。邓华读后一定明白:中央军委就要下令边防军入朝作战了。
接着,毛泽东在菊香书屋又起草了《关于决定派军队入朝作战给斯大林的电报》。这个电报虽然没有发出,但在这封电报中,毛泽东已经明确告诉斯大林:中国政府决定派军队入朝作战。由于这封电报不仅标志着中国政府决定派军队入朝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毛泽东作出了“志愿军入朝参战及参战后的战略方针”,由此还可以看出毛泽东作为军事战略家的高瞻远瞩。略谓:
(一)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让整个朝鲜被美国人占去了,朝鲜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败,则美国侵略者将更为猖獗,对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
(二)我们既然决定出动中国军队至朝鲜和美国人作战,第一,就要能解决问题,即要准备在朝鲜境内歼灭和驱逐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略军;第二,既然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和美国军队打起来(虽然我们用的是志愿军的名义),就要准备美国宣布和中国进入战争状况,就要准备美国至少可能使用其空军轰炸中国许多大城市及工业基地,使用其海军攻击沿海地带。
(三)这两个问题中,首先的问题是中国的军队能否在朝鲜境内歼灭美国军队,有效地解决朝鲜问题。只要我军能在朝鲜境内歼灭美国军队,主要的是歼灭其第八军(美国的一个有战斗力的老军),则第二个问题(美国和中国宣战)的严重性虽然依然存在,但是,那时的形势就变为于革命阵线和中国都是有利的了。……即使美国已和中国公开作战,这个战争也就可能规模不会很大,时间不会很长了……
(四)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决定将预先调至南满洲的十二师于十月十五日开始出动,位于北朝鲜的适当地区(不一定到三八线),一面和敢于进攻三八线以北的敌人作战,第一个时期只打防御战,歼灭小股敌人,弄清各方面情况;一面等候苏联武器到达,并将我军装备起来,然后配合朝鲜同志举行反攻,歼灭美国侵略者。
(五)……既已决定和美国人作战,就应准备当着美国统帅部在一个战役作战的战场上集中它的一个军和我军作战的时候,我军能够有四倍于敌人的兵力(即用我们的四个军对付敌人的一个军)和一倍半至两倍于敌人的火力……有把握地干净地彻底地歼灭敌人的一个军。
(六)除上述十二个师外,我们还正在从长江以南及陕甘区域调动二十四个师位于陇海、津浦、北宁诸线,作为援助朝鲜的第二批及第三批兵力,预计在明年的春季及夏季,按照当时的情况逐步使用上去。
十月二日,金日成首相复电,同意周恩来《建议人民军部队迅速北撤》。同时,他还电告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政府派中央委员、内务相朴一禹持由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府副首相兼外务相朴宪水签署的求援信前来中国请求出兵援朝。
周恩来接电后立即与毛泽东洽商,决定由周恩来一边安排接待朴一禹,商谈有关出兵援朝的问题,一边有感于朝鲜战局不利的变化,由周恩来于同日再次电告倪志亮,强调:请告金日成,除照前电精神“尽可能将被敌人切断的军队分路北撤外,凡无法撤退的军队,应在原地坚持打游击”,“如此就有希望,就会胜利。”
依然是十月二日,毛泽东连续收到了有关朝鲜战局的有关情报:一说南朝鲜军队已在东海沿岸越过三八线;还有消息说,美国沃克将军指挥的部队也开始由南而北纵穿三八线。这一切说明美国不顾国际上正义的呼吁,决定侵占北朝鲜,决定由李承晚集团统一朝鲜半岛,建立所谓傀儡政权。毛泽东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由周恩来通过外交途径,向美国政府传达这样的信息:“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
事有凑巧,印度总理尼赫鲁于九月二十九日致电周恩来,就联合国大会关于讨论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台湾归属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朝鲜战争等问题的情况以及印度政府的态度向中国政府作了通报。世人皆知,印度与美国有着不错的外交关系,如果把中国对朝鲜战争的态度告诉印度政府,尼赫鲁总理一定会如实电告美国政府的。为此,十月三日凌晨一时,由周恩来亲自出面,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由于这次接见正式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政府对朝鲜战争的立场,现摘录有关的段落如下:
周:关于朝鲜事件,我们曾经交换过意见。我们主张和平解决,使朝鲜事件地方化。我们至今仍主张如此。我在十月一日的报告中也声明了我国政府的态度,我们要和平,我们要在和平中建设。过去一年中,我们在这方面已经作了极大的努力。美国政府是靠不住的。尽管在三外长会议中有了协议,不经联合国同意,不得越过三八线,但是美国政府不一定受其约束。
潘:有些迹象已经表明,美国政府有背弃三外长会议协议的可能,麦克阿瑟对美国政府的压力很大。昨日有消息报告,南朝鲜军队已经越过三八线九英里。
周:我们也看到了同样的消息,据说是在东海岸。另一个消息说,沃克将军的部队已经越过三八线,但是并未说明是南朝鲜军队还是美军。
潘:我当即刻报告尼赫鲁总理……阁下所称朝鲜事件应该地方化,是否指朝鲜战事应该限于三八线以南?或是指朝鲜战事应该即刻停止?
周:朝鲜战事应该即刻停止,外国军队应该撤退,这对于东方的和平是有利的。朝鲜事件地方化的意见,就是不使美军的侵略行动扩大成为世界性的事件。
潘:朝鲜事件地方化在目前包含两个问题……任何可能被中国接纳的建议究竟应包括哪种含义?
周:这是两个问题。第一,美军企图越过三八线,以扩大战争,我们要管,这是美国政府造成的严重情况。第二,我们主张朝鲜事件应该和平解决,不但朝鲜战事必须即刻停止,侵朝军队必须撤退,而且有关国家必须在联合国内会商和平解决的办法。
潘:我必须郑重说明时间之短促。美军可能在十二小时之内越过三八线,而印度政府接到我的电报并采取有效行动,需要在十八小时之后。届时,任何和平方案可能为时已晚。
周:那是美国人的事情。……
时任印度驻美国大使是尼赫鲁的妹妹潘迪特夫人。她当时如实向美国政府转达了周恩来的意思:“如果继续进军,势必迫使中国采取行动,到那时将后悔莫及。”但是,“美国国务院认为我们东方国家只是说说而已。”因此,美军按照总统杜鲁门的指示相继越过三八线,用美国学者的话说,终于酿成所谓“韩战悲剧”。
毛泽东事前做到有备无患是一回事,但是真的要组建志愿军赴朝作战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他清楚:不仅中央领导层内有着很大的分歧,而且在全国人民当中尤其是在恐美、崇美的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因动摇而产生的各种阻力将是很大的,但是,他作为政治家历经审时度势,认为到了必须下定决心的时候了。时不我待,必须立即出兵援助朝鲜。再者,毛泽东一旦作出出兵援助朝鲜的决定,他知道首要的问题就是,要选准一位能做到初战必胜的志愿军统帅。为此,他与周恩来商议:
“恩来,既然我们决定派部分军队入朝作战了,接下来就得选带兵打仗的三军统帅。你看谁比较合适?”
“林彪。”周恩来似早就有了人选。
“你的理由呢?”
“一、新组建的东北边防军的四个军,都是四野的部队;二、林彪同志在东北打过三年仗,对那边的民情、地形比较熟悉;三、他从长白山打到海南岛,立有不少战功。自然,他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
“另外,他不仅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而且打起仗来又刁又狠。”毛泽东不无赞赏地说道,“恩来,你先征求一下他的意见,然后再在中央军委会议上确认。”
毛泽东自在井冈山创建中国红军起始,就对林彪的指挥才能很是欣赏。即使在后来一些重大战略决策中发生分歧,毛泽东也不计较他的过失,依然是委以重任。所以,他包括周恩来都认为:林彪不仅是当然入朝作战的司令,而且林彪也一定会欣然从命。然而出乎周恩来所料的是,林彪一不赞成出兵朝鲜,二借口身体不好,不愿带兵入朝作战。毛泽东听后一怔,久久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主席,你看再选谁呢?”周恩来问道。
“彭德怀同志。”毛泽东低沉地说道。
“我赞成。”
“恩来,你立即派专机去西安,接彭德怀同志来北京,参加十月四日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
十月四日,参加颐年堂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同志已经各就各位,从他们那肃穆的表情可知;大家对此次决策入朝作战是有着重大分歧的。有顷,毛泽东走进会场,他飞快地扫了一眼与会者,严肃地问道:“恩来同志,彭德怀同志怎么没有到会啊?”
周恩来答说:“昨天(十月三日),华北地区细雨蒙蒙,云层很低,不宜飞机起飞,所以就没能派专机去西安接彭德怀来北京开会。”接着,他又说道,“今天一早,我就派去了专机。同时,我电话通知;飞机一到西安,马上接彭老总来北京,一刻也不能耽误,还要严格注意保密。”
“请通知接彭德怀的同志,到京以后,先请他到北京饭店休息,参加明天的会议。”毛泽东说罢又环视了一遍与会者的表情,说道,“好!开会。”……
这时的彭德怀正在西北军政委员会办公室内埋头审阅西北地区三年经济恢复计划,准备赴京向中央汇报。突然,走进两位中央派来的干部,说道:“毛主席请您立即乘飞机去北京开会。”
彭德怀听后一怔,问道:“我已接到北京的电话,是原先通知的汇报会吗?”
“不清楚。”接着,来人转述周恩来交代的上边那段话。
彭德怀当即驱车赶到机场,乘上专机,于下午四时飞抵北京西郊机场,一下飞机,前来迎接的人转达毛泽东的意见,请彭德怀先到北京饭店休息。彭德怀说:“不是说不能耽误吗?先去中南海!”
彭德怀驱车来到丰泽园,周恩来迎上来解释道:“会议在下午三点就开始了,来不及等你。”接着,他随周恩来走进颐年堂会议厅。毛泽东一见风尘仆仆的彭德怀,就说:“你来得正好,美军已开始越过三八线了,现在正在讨论出兵援朝的问题,请你准备谈谈你的看法。”
虽说有关出兵援朝的问题在中央开过不少次会议了,但是对于彭德怀而言却并不完全清楚。他听了几个同志的发言,才知道对出兵援朝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主张不出兵,或暂不出兵,其理由都是读者已经知道的那些。恰在这时,林彪开始发言:“我也不赞成出兵。理由之一,为了拯救一个几百万人口的朝鲜,而打烂一个五亿人口的中国,无论如何是划不来的;之二,我军打蒋介石国民党的军队是有把握的,但能否打得过美军很难说。它有庞大的陆海空军,有原子弹,还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把它逼急了,它打两颗原子弹或者用飞机大规模狂轰滥炸,也够我们受的。”
毛泽东是一位民族意识极强的人,同时又是一位对外来侵略者充满仇恨的人。所以,他听了林彪这番长帝国主义志气的话很是反感。他板着脸郑重地说道:“我也公开亮明我的态度:如果说仅仅出于武器的原因反对出兵,我的答复是:它有它的原子弹,我有我的手榴弹;它打它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我相信我的手榴弹会战胜它的原子弹。还是那句老话:无非是个纸老虎!”
林彪没有想到毛泽东会如此当众驳斥他,有些尴尬地说道:“如果主席一定坚持出兵,我个人的意见是,那就采取‘出而不战’的方针,屯兵于朝鲜北部,看一看形势的发展,能不打就不打,这是上策。”
“林彪同志,”周恩来不得不起而反驳林彪了,“现在不是我们要不要打的问题,而是美国逼着我们非打不可。我们的自卫是正义的,正义的战争最后一定会胜利。我再声明一下,金日成同志又发来了请求我们出兵援助的电报,我们怎能见死不救呢!”
彭德怀回到北京饭店以后,一夜都没有睡好。他老是在想毛泽东在结束会议的时候讲的这段话:“你们说的都有理,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也许彭德怀在这些方面与毛泽东是共通的,他很快就站在了赞成出兵的一边了。
毛泽东这一夜也没有睡好,一是还没有说服大家赞成出兵援朝,再是彭德怀在会上没有发言,不知彭的态度,自然也不清楚他愿不愿出任入朝的三军统帅。万一彭也像林彪那样,毛泽东还必须再选一个入朝司令。为此,十月五日吃过早饭以后,他请邓小平去北京饭店请彭德怀,想二人在私下谈一谈。所以,彭德怀一进菊香书屋,毛泽东就对他说:“老彭,昨天你没来得及发言。我们确实存在严重困难,但是我们还有哪些有利条件呢?”
彭德怀是个直性子,他清楚毛泽东如此说话的意思,单刀直入地说道:“主席,昨天晚上我反复考虑,赞成你出兵援朝的决策。”
毛泽东听了彭德怀的表态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没有一位史家作出过议论。就说当事人彭德怀也只是追忆道:
“你看,出兵援朝谁挂帅合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