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我爸是掌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倒下的士兵,在最后一刻,眼中的狂热散去,流下一滴滚烫的眼泪,是否是想起了离家时亲人的嘱托……
战斗才刚刚开始。
……
皇城军营中,一名皮肤黝黑,长相沉稳的中年人坐在中军大帐中,身着黑色长衫,腰间挂着一只巴掌大的铁环,一双铜铃大的牛眼中全是疲惫和困惑。
铁牛来到大厉皇城已是第五天,城外的战斗亦是打了五天。其意不言而喻,叛军明显知道铁牛已到,担心久等生变故,欲一锤定音,尽快拿下皇城。
五路反王,总共集结十五万大军,将大厉皇城围得水泄不通,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而守军不过两万,在连日鏖战下,早已失去斗志,现在不过是靠着最后一丝渺茫的希望硬撑。
“如果没有足够大得变故,此战,大厉败了!”
铁牛长叹一声,无力的靠在椅子上,木楞的脑海中没有一丝办法。越是此时,他越是想念鬼点子颇多的大师兄雷化羽。
“若是大师兄在此,又当如何做呢?”
铁牛早已将大厉情况传出了去,但过去两日,依然没有回信,唯一的解释就是传信除了岔子,并未抵达正一门。
铁牛来到皇城时,并没有如雷所料遭遇蜀山派阻击,而是平平安安的进到了皇宫,见到了年迈的老皇帝。
因为军情紧急,事态危机,老皇帝没有举办大的酒宴,只是简短讲述了近况,便提出希望正一门能念在厉家千年忠心上,扶大厦于将倾。言语间很是恭敬,态度放的很低,完全看不出是一位在位四十多年的帝王。
铁牛直来直去,当时就表示爱莫能助,因为叛军并没有出动仙门力量,而他们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证明叛军于其他仙门势力勾结。
厉家与正一门合作千年,老皇帝自然知道铁牛所言不假,他也没有怨恨的意思,毕竟仙门不能随意干涉凡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在铁牛离开皇宫前,老皇帝问了一下女儿小月的情况,铁牛让老皇帝放心,有大师兄雷化羽罩着,无人敢动小月一根毫毛。
这五日,皇城一片死寂,昔日热闹繁华的大街空空如也,人声鼎沸的酒楼茶店人去楼空,歌舞摇曳的戏院青楼曲终人散。一袭清风,卷起红绸,在亭台楼阁间孤独起舞。
家家户户,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皆紧闭门户。宽阔整洁的大街上,除了偶尔因为买米不得不出门的行人外,就是从城墙上退下来的伤兵,和赶往城墙投入战斗的士兵。
这倒不是百姓镇定自若,而是战前,反王就发过
告示,只清君侧,绝不扰民。但若有人不开眼,要为皇帝而战,那战后一个都别想活。百姓畏惧叛军威势,于是呆在家中,对于战争不闻不问,装聋作哑。
这不得不说是老皇帝的悲哀,爱民如子四十余载,终究是敌不过敌人手中屠刀。守军之中的老弱妇孺不是别人,正是皇宫中人,许多年迈的太监宫女,为了报答老皇帝的恩情,自愿前往守城。
朱墙之内,雕栏玉砌,琼楼玉宇,却静的可拍。巍峨的大殿矗立在玉阶之上,那洞开的大门宛若一张张黝黑的大口,异常骇人。布局精妙的假山流水,“叮叮咚咚”,渗人无比。色彩鲜艳,装饰华丽的寝宫,空无一人,奇珍异宝散落一地,胭脂朱钗,一片狼藉,卷帘随风摆动,诡异无比。
“嗒嗒嗒!”
三名身着白纱的宫女端着白玉盘趋步来到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在一名宫女通传后,低头走进殿内,将饭菜轻轻放在桌上,又退了出去,全程未抬过一次头,未看过一个人。
诺大的宫殿内,就只有一名宫女和一名衣着雍容华贵的中年妇人。妇人看着桌上的山珍海味,愁眉不展,没有一点儿胃口。
已经三日未见到陛下,不知战事如何。我那苦命的孩儿也不知是否安好,住的还是否习惯?有没有被人欺负……
妇人正是大厉皇后,也就是小月的母亲。
非常之时行非常事,三日之前,战事吃紧,老皇帝御驾亲赴城墙才稳住防线,未让乱军得逞。而此去,也就没有回转皇宫,一直呆在军营。
许多大臣都去劝谏,言国不可一日无君,奈何老皇帝一意孤行,要与城墙共存亡,群臣没有法子,只得作罢。谁让人家是皇帝呢?一个不好,就治扰乱军心之罪。左将军夏礼被押之事犹在眼前,群臣谁不怕死?谁不怕丢了头上乌纱?
大厉之乱能闹到现在这般田地,仙门插手是一方面,老皇帝过于迂腐是另一方面。
叛乱之初,老皇帝已经有所准备,但他怕妄动刀兵,劳民伤财,一忍再忍,多次派遣官员前去游说,希望能以谈判的形似解决争端。五王确是有所意动,毕竟老皇帝兵强马壮,现在还未到真正的和老皇帝撕破脸皮、逐鹿天下最佳时机。但此时的五王已被绑在了仙门的战车上,身不由己,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否决老皇帝谈判的提议,并在仙门怂恿下,起兵谋反。
虽然战争已经开始,且其他藩王不听调令,按兵不动,但老皇帝依然有绝对的实力战而胜之。当时叛军所辖地盘狭小,堪堪筹齐十万兵丁,其中大部分还是老弱病残。老皇帝仅是皇城御林军就有两万之多,加上左将军夏礼五万大军,总共七万精兵强将,只需要正常平推就能大破乱军。
结果呢?老皇帝因为年事已高,头脑不清,犯了混,加之有小人撺掇,中伤夏礼拥兵自重与藩王无异,老皇帝一拍脑袋,直接将夏礼手中三万精兵调回皇城护卫,只留下不足两万,这无疑是自断臂膀。
这还不算什么,老皇帝一想,既然夏礼手中只剩下两万兵丁,那补给也就不需要太多,一通减减减、削削削下来,夏礼手下的兵丁,每日没人不足三两米,食不果腹,如何有战力可言。你以为这就完了?怎么可能,国之将亡必有妖。新科状元,叫什么不重要,向老皇帝献了一策,曰坚壁清野。乱军长途跋涉,后勤难以保障,以战养战,我方只需要将其行军路上的百姓迁移,同时提前收割粮食,破坏水源,不留一滴水,不剩一粒米,就能有效的拖延乱军推进速度,为备战争取大量时间。
这条计策若是放在抗击外敌入侵时,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国人都有觉悟,为抗击外奴,抛弃家乡没什么思想包袱。但这是内乱,而且不是为了推翻暴(*)政,纯粹是皇帝老儿的家事,却要底层老百姓抛家弃子,老百姓当然不愿意。
更有意思的就是,在老皇帝发布坚壁清野的同时,乱军就发布了“只清君侧不扰民”的告示。老百姓好糊弄,同样也是健忘的,他们直接就忘了老皇帝四十多年的仁慈。两相一对比,谁好谁坏,一目了然。乱军行军路上的老百姓望风而降,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誓要推翻“昏君”。
此法不仅没能拖延乱军一刻钟,反而让乱军没了后顾之忧,一路高歌。很快便与长途行军,已是疲惫之师的夏礼迎头撞上。
夏礼面对十万气势高昂的乱军,以弱击强,焉有不败之理!
胜败乃兵家常事,输了再战一场便是。夏礼追随老皇帝三十多年,劳苦功高,老皇帝也是痛定思痛,将谗言小人统统杀头祭天,还发了罪己诏。之后,将三万多精兵重新拨给夏礼,并给予足够的辎重补给,希望他能力挽狂澜。
三万对十万,打野战可能很悬,但凭借夏礼的能力,拒城而守,绝对能将十万叛军活活玩儿死在城下。(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老皇帝也是这么认为的,所有王公贵胄也是这么认为的。然后,人性就开始扭曲,道德就开始沦丧。
sp; 倒下的士兵,在最后一刻,眼中的狂热散去,流下一滴滚烫的眼泪,是否是想起了离家时亲人的嘱托……
战斗才刚刚开始。
……
皇城军营中,一名皮肤黝黑,长相沉稳的中年人坐在中军大帐中,身着黑色长衫,腰间挂着一只巴掌大的铁环,一双铜铃大的牛眼中全是疲惫和困惑。
铁牛来到大厉皇城已是第五天,城外的战斗亦是打了五天。其意不言而喻,叛军明显知道铁牛已到,担心久等生变故,欲一锤定音,尽快拿下皇城。
五路反王,总共集结十五万大军,将大厉皇城围得水泄不通,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而守军不过两万,在连日鏖战下,早已失去斗志,现在不过是靠着最后一丝渺茫的希望硬撑。
“如果没有足够大得变故,此战,大厉败了!”
铁牛长叹一声,无力的靠在椅子上,木楞的脑海中没有一丝办法。越是此时,他越是想念鬼点子颇多的大师兄雷化羽。
“若是大师兄在此,又当如何做呢?”
铁牛早已将大厉情况传出了去,但过去两日,依然没有回信,唯一的解释就是传信除了岔子,并未抵达正一门。
铁牛来到皇城时,并没有如雷所料遭遇蜀山派阻击,而是平平安安的进到了皇宫,见到了年迈的老皇帝。
因为军情紧急,事态危机,老皇帝没有举办大的酒宴,只是简短讲述了近况,便提出希望正一门能念在厉家千年忠心上,扶大厦于将倾。言语间很是恭敬,态度放的很低,完全看不出是一位在位四十多年的帝王。
铁牛直来直去,当时就表示爱莫能助,因为叛军并没有出动仙门力量,而他们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证明叛军于其他仙门势力勾结。
厉家与正一门合作千年,老皇帝自然知道铁牛所言不假,他也没有怨恨的意思,毕竟仙门不能随意干涉凡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在铁牛离开皇宫前,老皇帝问了一下女儿小月的情况,铁牛让老皇帝放心,有大师兄雷化羽罩着,无人敢动小月一根毫毛。
这五日,皇城一片死寂,昔日热闹繁华的大街空空如也,人声鼎沸的酒楼茶店人去楼空,歌舞摇曳的戏院青楼曲终人散。一袭清风,卷起红绸,在亭台楼阁间孤独起舞。
家家户户,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皆紧闭门户。宽阔整洁的大街上,除了偶尔因为买米不得不出门的行人外,就是从城墙上退下来的伤兵,和赶往城墙投入战斗的士兵。
这倒不是百姓镇定自若,而是战前,反王就发过
告示,只清君侧,绝不扰民。但若有人不开眼,要为皇帝而战,那战后一个都别想活。百姓畏惧叛军威势,于是呆在家中,对于战争不闻不问,装聋作哑。
这不得不说是老皇帝的悲哀,爱民如子四十余载,终究是敌不过敌人手中屠刀。守军之中的老弱妇孺不是别人,正是皇宫中人,许多年迈的太监宫女,为了报答老皇帝的恩情,自愿前往守城。
朱墙之内,雕栏玉砌,琼楼玉宇,却静的可拍。巍峨的大殿矗立在玉阶之上,那洞开的大门宛若一张张黝黑的大口,异常骇人。布局精妙的假山流水,“叮叮咚咚”,渗人无比。色彩鲜艳,装饰华丽的寝宫,空无一人,奇珍异宝散落一地,胭脂朱钗,一片狼藉,卷帘随风摆动,诡异无比。
“嗒嗒嗒!”
三名身着白纱的宫女端着白玉盘趋步来到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在一名宫女通传后,低头走进殿内,将饭菜轻轻放在桌上,又退了出去,全程未抬过一次头,未看过一个人。
诺大的宫殿内,就只有一名宫女和一名衣着雍容华贵的中年妇人。妇人看着桌上的山珍海味,愁眉不展,没有一点儿胃口。
已经三日未见到陛下,不知战事如何。我那苦命的孩儿也不知是否安好,住的还是否习惯?有没有被人欺负……
妇人正是大厉皇后,也就是小月的母亲。
非常之时行非常事,三日之前,战事吃紧,老皇帝御驾亲赴城墙才稳住防线,未让乱军得逞。而此去,也就没有回转皇宫,一直呆在军营。
许多大臣都去劝谏,言国不可一日无君,奈何老皇帝一意孤行,要与城墙共存亡,群臣没有法子,只得作罢。谁让人家是皇帝呢?一个不好,就治扰乱军心之罪。左将军夏礼被押之事犹在眼前,群臣谁不怕死?谁不怕丢了头上乌纱?
大厉之乱能闹到现在这般田地,仙门插手是一方面,老皇帝过于迂腐是另一方面。
叛乱之初,老皇帝已经有所准备,但他怕妄动刀兵,劳民伤财,一忍再忍,多次派遣官员前去游说,希望能以谈判的形似解决争端。五王确是有所意动,毕竟老皇帝兵强马壮,现在还未到真正的和老皇帝撕破脸皮、逐鹿天下最佳时机。但此时的五王已被绑在了仙门的战车上,身不由己,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否决老皇帝谈判的提议,并在仙门怂恿下,起兵谋反。
虽然战争已经开始,且其他藩王不听调令,按兵不动,但老皇帝依然有绝对的实力战而胜之。当时叛军所辖地盘狭小,堪堪筹齐十万兵丁,其中大部分还是老弱病残。老皇帝仅是皇城御林军就有两万之多,加上左将军夏礼五万大军,总共七万精兵强将,只需要正常平推就能大破乱军。
结果呢?老皇帝因为年事已高,头脑不清,犯了混,加之有小人撺掇,中伤夏礼拥兵自重与藩王无异,老皇帝一拍脑袋,直接将夏礼手中三万精兵调回皇城护卫,只留下不足两万,这无疑是自断臂膀。
这还不算什么,老皇帝一想,既然夏礼手中只剩下两万兵丁,那补给也就不需要太多,一通减减减、削削削下来,夏礼手下的兵丁,每日没人不足三两米,食不果腹,如何有战力可言。你以为这就完了?怎么可能,国之将亡必有妖。新科状元,叫什么不重要,向老皇帝献了一策,曰坚壁清野。乱军长途跋涉,后勤难以保障,以战养战,我方只需要将其行军路上的百姓迁移,同时提前收割粮食,破坏水源,不留一滴水,不剩一粒米,就能有效的拖延乱军推进速度,为备战争取大量时间。
这条计策若是放在抗击外敌入侵时,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国人都有觉悟,为抗击外奴,抛弃家乡没什么思想包袱。但这是内乱,而且不是为了推翻暴(*)政,纯粹是皇帝老儿的家事,却要底层老百姓抛家弃子,老百姓当然不愿意。
更有意思的就是,在老皇帝发布坚壁清野的同时,乱军就发布了“只清君侧不扰民”的告示。老百姓好糊弄,同样也是健忘的,他们直接就忘了老皇帝四十多年的仁慈。两相一对比,谁好谁坏,一目了然。乱军行军路上的老百姓望风而降,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誓要推翻“昏君”。
此法不仅没能拖延乱军一刻钟,反而让乱军没了后顾之忧,一路高歌。很快便与长途行军,已是疲惫之师的夏礼迎头撞上。
夏礼面对十万气势高昂的乱军,以弱击强,焉有不败之理!
胜败乃兵家常事,输了再战一场便是。夏礼追随老皇帝三十多年,劳苦功高,老皇帝也是痛定思痛,将谗言小人统统杀头祭天,还发了罪己诏。之后,将三万多精兵重新拨给夏礼,并给予足够的辎重补给,希望他能力挽狂澜。
三万对十万,打野战可能很悬,但凭借夏礼的能力,拒城而守,绝对能将十万叛军活活玩儿死在城下。(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老皇帝也是这么认为的,所有王公贵胄也是这么认为的。然后,人性就开始扭曲,道德就开始沦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