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三国第一强兵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怎么做?当然只有第三种选择了!
杀王匡,为老丈人报仇,洗清罪名,不这样做,他又如何面对西凉军内部的质疑声?如何成为继任者,或者不被其他继任者当成儆猴的鸡?
憋了半天,方悦终于憋出个理由来,“难道,西凉军就不会因为群龙无首而作鸟兽散?”
“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王羽淡然笑笑。
历史上,董卓死后,西凉军就险些土崩瓦解。
但那时的情况和现在不一样,王允发动的是兵变,而不是刺杀。
兵变后,驻扎在长安的董卓嫡系被一扫而空,王允有朝廷大义在手,还有吕布的并州军撑腰,拥有极强的威慑力,这才吓住了西凉诸将,刺杀就不可能有这种效果了。
“……和战场争雄不一样,刺杀带来的,只有仇恨。方都尉,你想想看,西凉铁骑放弃一切目标,全力杀进河内,不死不休的情景?就算不是全军而来,只要牛辅、张济,加上包括吕布在内的董贼亲卫一起过河,就算韩别驾和我们并肩作战,你觉得有胜算吗?”
刺杀的目标,不一定地位越高,就越有价值,完全任务,讲究的是精确,不容许任何节外生枝的因素。
前世,王羽曾在某场区域性的军事冲突中,受命去刺杀敌人的某个负责电子信息系统的少将。成功了,就可以干扰敌人的信息系统,进而打乱指挥系统,是个相当有价值的目标。
结果到了地方一看,正主儿所在舰队不见踪影,却在岛上发现了敌国的首相,杀,还是不杀?
首相的地位肯定高啊,最高首脑么,但没价值,杀了他,也干扰不了指挥系统,对赢得这场冲突一点帮助都没有。
也不能说完全没用。
杀了,两国的战事肯定升级,从区域性的冲突,升级成全面的战争。首相被刺杀,这是**裸的打脸,敌国肯定要玩命!然后双方互相拉盟友,战争进一步扩大,说不定就成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因此,王羽果断放弃了行动。
“……”方悦不能答。
董卓的亲卫,其实是一支独立的部队,旗上以飞熊为号,故得名飞熊军。这支兵马是董卓起家的老本,军中都是百战精锐不说,装备也极其精良,铁甲普及到了最基层,简而言之,这是一支装备精良的重装部队!
以飞熊军为中坚,加上牛辅、张济的上万兵马,数千精骑。如果全力以赴,不计损失的作战,别说小小的河内军,就算是酸枣大营的联军主力,措不及防之下,恐怕都有败亡之虞。
“董贼既然出现,杀牛辅也没了意义,只有让董贼伤而不死,才能让他心生恐惧,带着亲卫返回洛阳。试问,还有更好的选择吗?还是说,方都尉也愿意舍身为国,陪董贼一起死?”
其实,牛辅的行动倒也未必真如王羽所说。
历史上,这位相国女婿,在老丈人身死的时候,选择了弃军而逃,如果王羽真的杀了董卓,这个懦弱成性的家伙将何去何从,真的很难讲。
不过,这里面还有另一层不能明言的道理。
要知道,这场战争的性质不是两国交兵,而是一群小诸侯联盟,与一个大诸侯之间的争端。
联盟这东西非常扯淡,盟友之间根本不存在真正的信任。有好处,大家一起抢;盟友中有人倒了霉,大家就一起踩。
三国时代这场著名的反董联盟,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个规律。
王匡在诸侯当中,只是很不起眼的一个存在,即便有了杀董卓的功绩也不会强多少,实力摆在那儿呢。一个拥兵仅五百的小豪强,怎么可能跟那些成名已久,名声和关系网遍天下的大诸侯相提并论?人家随便一个部将的兵都比你多几倍。
西凉军瓦解了,之后招降纳叛,升官发财,入主朝堂,掌握权柄……这些好处都是谁的?谁拳头大就是谁的!那么,目前谁的拳头更大?反正不是自己就对了。
自己出生入死,好处的大头让别人拿?顺便把西凉诸将的仇恨留给自己?
这是真二!
实际上,对于老爹王匡的作为,王羽虽然不认同,但却保持了足够的尊敬。
并非单纯出于父子关系,忠心为国,哪怕已经走火入魔,变成了傻子,也依然值得敬重。
养士四百年,留下无数宝贵遗产的大汉帝国,值得拥有这种傻子!也正是这些傻子的存在,才构筑起了独一无二的大汉王朝!
王羽并不打算抱残守缺,但他同样热爱那个大汉帝国,只不过,他憧憬的大汉王朝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仰——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才是一个民族的图腾!
只要华夏血脉还有传承,这种精神就永远不会死!
王羽坚信之,并忠诚之。前世的他,就是秉承着这种精神,一直在出生入死的。
王羽也想过,他附身的人选,也许也有着某种必然性。他和老爹王匡,都是不合时宜的忠诚者。
只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王匡效忠的目标,是那个已经日暮西山的朝廷;而王羽却从来都没有忠诚于某个组织或机构,因为那些东西代表不了整个华夏!
所以,先前的冲动,既是表演,同样是本色演出,王羽想用最短的时间,最直接的手段,让老爹接受,并信任自己。
王匡就像是个狂信徒,而且还是个孤独的信徒,尽管这个时代不乏忠于汉室的忠臣义士,如:以死相谏,阻止曹操加九锡的荀彧;入蜀后劝阻刘备夺人田产、伐吴,以兴汉大业为重的赵云……但很可惜,这些人都没出现在王匡身边。
以王羽的身份,只要填补上这个空白,就能赢得王匡的信任。
这也是为什么,他对方悦解释之前,要确认王匡的状态,很多话也不能说尽的原因。
如果换成王匡的话,他恐怕宁愿自己被千刀万剐,也要一刀砍死董卓,王羽的刺杀行动不但无功,反而会落下埋怨。
然而,方悦哑火了。
道理这东西因人而异,不能对王匡说的道理,方悦却很认同,因为他和王匡本就不是一路人。杀董卓固然很爽,但让他把自己和手下们的命都搭上,就不值得了。
一边的蔡老和于禁,听出来的东西比方悦更多,尤其是蔡老。
他的阅历足,眼光也好,加上旁观者清的优势,让他看出了一丝端详。他这个贤侄,也有可能是未来的贤婿,不光有勇有谋,而且还生了一刻七窍玲珑心!
若不然,他的情绪怎么会转换得这么快,这么浑然天成,不着痕迹?不看他面容,光听声音,谁会认为这里站着个少年?分明就是个饱经世故,洞悉人心的长者才对。
一朝顿悟?老者感慨万千。
造化之妙,果非常人所能思及呐!
王羽很满意方悦的表现。
大敌当前,留给他收拢军心的时间很短暂,如果不能让方悦心悦诚服,很难保证不出意外。夺权?此人甚得军心,硬来只会演变成内讧。
好在此人虽然有些私心,但却是个直肠子,有不满就直接说,而不是象韩浩,皮里阳秋,背地里下绊子。
只要肯讲道理,又没有特定的立场倾向,想说服一个人还不容易?
只不过,看方某人的神情,他只是暂时放弃了刺杀方面的疑问,还没彻底服气,他凝眉苦思,还在寻找其他理由。
王羽微微有些着急,接下来他要做的事还很多,没空在这里多耗。说不得,只能采用更直接的办法了。
就在这时,忽听榻上传来一声长叹。
“羽儿……”
王匡醒了。
ps.明天是星期一,为了冲榜,第一更会提前到凌晨12点,请习惯晚睡的朋友多多帮忙了~
bsp; 怎么做?当然只有第三种选择了!
杀王匡,为老丈人报仇,洗清罪名,不这样做,他又如何面对西凉军内部的质疑声?如何成为继任者,或者不被其他继任者当成儆猴的鸡?
憋了半天,方悦终于憋出个理由来,“难道,西凉军就不会因为群龙无首而作鸟兽散?”
“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王羽淡然笑笑。
历史上,董卓死后,西凉军就险些土崩瓦解。
但那时的情况和现在不一样,王允发动的是兵变,而不是刺杀。
兵变后,驻扎在长安的董卓嫡系被一扫而空,王允有朝廷大义在手,还有吕布的并州军撑腰,拥有极强的威慑力,这才吓住了西凉诸将,刺杀就不可能有这种效果了。
“……和战场争雄不一样,刺杀带来的,只有仇恨。方都尉,你想想看,西凉铁骑放弃一切目标,全力杀进河内,不死不休的情景?就算不是全军而来,只要牛辅、张济,加上包括吕布在内的董贼亲卫一起过河,就算韩别驾和我们并肩作战,你觉得有胜算吗?”
刺杀的目标,不一定地位越高,就越有价值,完全任务,讲究的是精确,不容许任何节外生枝的因素。
前世,王羽曾在某场区域性的军事冲突中,受命去刺杀敌人的某个负责电子信息系统的少将。成功了,就可以干扰敌人的信息系统,进而打乱指挥系统,是个相当有价值的目标。
结果到了地方一看,正主儿所在舰队不见踪影,却在岛上发现了敌国的首相,杀,还是不杀?
首相的地位肯定高啊,最高首脑么,但没价值,杀了他,也干扰不了指挥系统,对赢得这场冲突一点帮助都没有。
也不能说完全没用。
杀了,两国的战事肯定升级,从区域性的冲突,升级成全面的战争。首相被刺杀,这是**裸的打脸,敌国肯定要玩命!然后双方互相拉盟友,战争进一步扩大,说不定就成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因此,王羽果断放弃了行动。
“……”方悦不能答。
董卓的亲卫,其实是一支独立的部队,旗上以飞熊为号,故得名飞熊军。这支兵马是董卓起家的老本,军中都是百战精锐不说,装备也极其精良,铁甲普及到了最基层,简而言之,这是一支装备精良的重装部队!
以飞熊军为中坚,加上牛辅、张济的上万兵马,数千精骑。如果全力以赴,不计损失的作战,别说小小的河内军,就算是酸枣大营的联军主力,措不及防之下,恐怕都有败亡之虞。
“董贼既然出现,杀牛辅也没了意义,只有让董贼伤而不死,才能让他心生恐惧,带着亲卫返回洛阳。试问,还有更好的选择吗?还是说,方都尉也愿意舍身为国,陪董贼一起死?”
其实,牛辅的行动倒也未必真如王羽所说。
历史上,这位相国女婿,在老丈人身死的时候,选择了弃军而逃,如果王羽真的杀了董卓,这个懦弱成性的家伙将何去何从,真的很难讲。
不过,这里面还有另一层不能明言的道理。
要知道,这场战争的性质不是两国交兵,而是一群小诸侯联盟,与一个大诸侯之间的争端。
联盟这东西非常扯淡,盟友之间根本不存在真正的信任。有好处,大家一起抢;盟友中有人倒了霉,大家就一起踩。
三国时代这场著名的反董联盟,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个规律。
王匡在诸侯当中,只是很不起眼的一个存在,即便有了杀董卓的功绩也不会强多少,实力摆在那儿呢。一个拥兵仅五百的小豪强,怎么可能跟那些成名已久,名声和关系网遍天下的大诸侯相提并论?人家随便一个部将的兵都比你多几倍。
西凉军瓦解了,之后招降纳叛,升官发财,入主朝堂,掌握权柄……这些好处都是谁的?谁拳头大就是谁的!那么,目前谁的拳头更大?反正不是自己就对了。
自己出生入死,好处的大头让别人拿?顺便把西凉诸将的仇恨留给自己?
这是真二!
实际上,对于老爹王匡的作为,王羽虽然不认同,但却保持了足够的尊敬。
并非单纯出于父子关系,忠心为国,哪怕已经走火入魔,变成了傻子,也依然值得敬重。
养士四百年,留下无数宝贵遗产的大汉帝国,值得拥有这种傻子!也正是这些傻子的存在,才构筑起了独一无二的大汉王朝!
王羽并不打算抱残守缺,但他同样热爱那个大汉帝国,只不过,他憧憬的大汉王朝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仰——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才是一个民族的图腾!
只要华夏血脉还有传承,这种精神就永远不会死!
王羽坚信之,并忠诚之。前世的他,就是秉承着这种精神,一直在出生入死的。
王羽也想过,他附身的人选,也许也有着某种必然性。他和老爹王匡,都是不合时宜的忠诚者。
只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王匡效忠的目标,是那个已经日暮西山的朝廷;而王羽却从来都没有忠诚于某个组织或机构,因为那些东西代表不了整个华夏!
所以,先前的冲动,既是表演,同样是本色演出,王羽想用最短的时间,最直接的手段,让老爹接受,并信任自己。
王匡就像是个狂信徒,而且还是个孤独的信徒,尽管这个时代不乏忠于汉室的忠臣义士,如:以死相谏,阻止曹操加九锡的荀彧;入蜀后劝阻刘备夺人田产、伐吴,以兴汉大业为重的赵云……但很可惜,这些人都没出现在王匡身边。
以王羽的身份,只要填补上这个空白,就能赢得王匡的信任。
这也是为什么,他对方悦解释之前,要确认王匡的状态,很多话也不能说尽的原因。
如果换成王匡的话,他恐怕宁愿自己被千刀万剐,也要一刀砍死董卓,王羽的刺杀行动不但无功,反而会落下埋怨。
然而,方悦哑火了。
道理这东西因人而异,不能对王匡说的道理,方悦却很认同,因为他和王匡本就不是一路人。杀董卓固然很爽,但让他把自己和手下们的命都搭上,就不值得了。
一边的蔡老和于禁,听出来的东西比方悦更多,尤其是蔡老。
他的阅历足,眼光也好,加上旁观者清的优势,让他看出了一丝端详。他这个贤侄,也有可能是未来的贤婿,不光有勇有谋,而且还生了一刻七窍玲珑心!
若不然,他的情绪怎么会转换得这么快,这么浑然天成,不着痕迹?不看他面容,光听声音,谁会认为这里站着个少年?分明就是个饱经世故,洞悉人心的长者才对。
一朝顿悟?老者感慨万千。
造化之妙,果非常人所能思及呐!
王羽很满意方悦的表现。
大敌当前,留给他收拢军心的时间很短暂,如果不能让方悦心悦诚服,很难保证不出意外。夺权?此人甚得军心,硬来只会演变成内讧。
好在此人虽然有些私心,但却是个直肠子,有不满就直接说,而不是象韩浩,皮里阳秋,背地里下绊子。
只要肯讲道理,又没有特定的立场倾向,想说服一个人还不容易?
只不过,看方某人的神情,他只是暂时放弃了刺杀方面的疑问,还没彻底服气,他凝眉苦思,还在寻找其他理由。
王羽微微有些着急,接下来他要做的事还很多,没空在这里多耗。说不得,只能采用更直接的办法了。
就在这时,忽听榻上传来一声长叹。
“羽儿……”
王匡醒了。
ps.明天是星期一,为了冲榜,第一更会提前到凌晨12点,请习惯晚睡的朋友多多帮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