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我伐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赵构离完人还差得远,他极端自私,虽然他爱很多人,但为了自己,他是什么人都可以牺牲的。他心中的排序是:自己最重要,其次是自己的家人,然后就是外人,最后是敌人。也即是他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人,为了家人,可以牺牲外人,为了外人,可以牺牲敌人。
这点在赵抗身上也表现得很明显,不过赵抗比他父亲优胜的地方在于,一旦到了公事上,他就能以公平为第一准则,而不会因私废公,这就要感谢已故的陆仁了。
不管怎么说,在如今自己没遇到威胁时,赵构还是表现得相当温情脉脉的。赵抗也部分接受了他的感情,心中却在慨叹“如果生在太平年代,他会是个好皇帝的,可惜,这就是命运吗?”
“不对!”赵抗好像突然想通了什么“这一切都是注定的!在那种局势下,根本不可能出现能平定乱世的好皇帝!”
确实如此,因为大宋崇文抑武,所以才会遭到灭国之祸。而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皇子,几乎必然对军事一窍不通。以赵构为例,他在赵佶的儿子里是唯一一个会武艺的,但也仅此而已,对军事他就完全是个外行人了,而其他皇子更不必说。要他们去平定乱世根本就不可能,没怎么接触过军队就会带兵的天才,几百年才出一个,比如虞允文和后来的伟大领袖,指望他们出生在某个特定的家族中,这概率比起买彩票也高不了多少。在这种情况下,要平定乱世,就必须改朝换代,出现新的皇朝,这样也许还有机会。但那对原先的皇族来说,可不仅仅是丢失权位那么简单,等待他们的是灭族
而如果靠手下的大将去收复失地,那么结果其实也是一样。如果失败,国力虚耗,很可能会就是一蹶不振,甚至亡国,那自然是死路一条。而如果成功,那黄袍加身的场景必定再度上演,就算大将再忠心也是没用的,部下为了富贵一定会将其硬推上去,就像宋太祖赵匡胤一样。而新皇帝能够善待旧皇族的概率实在太低,像赵匡胤这样的仁慈之君,历史上可没几个啊。
国家强盛,谁都希望,但如果要付出生命做代价,恐怕比例就远不到一半了。而如果要以自己全部族人的生命为代价呢?又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呢?而且就算真这样做了,也未必会有什么好名声,因为汉文明在历史上一直是以家庭为基础的。有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战国时魏国大将乐羊率军征伐中山国,他的儿子此时在中山任职,被抓作人质。中山王派人要求魏文侯退兵,不然就杀了他儿子,但乐羊毫不徇私,继续攻城。最后中山国被灭,而乐羊的儿子也被杀死。但是以儿子性命为代价完成魏王重托的乐羊,回国后却遭到了冷落。魏文侯的理由是“他连自己儿子的命都不在乎,还能对我忠心吗?”而后来的历代皇帝都以此为教材,认为这类人不可信用
乐羊的事还是发生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而后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后,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了。在五胡乱华及随后的南北朝里,那些为了保全家族投靠外族的人甚至受到夸赞,而为国牺牲全家的人则受到鄙弃,这种文化氛围正是导致现在这种局面的根源。虽然明面上都说国家重于家庭,但对绝大... -->>
赵构离完人还差得远,他极端自私,虽然他爱很多人,但为了自己,他是什么人都可以牺牲的。他心中的排序是:自己最重要,其次是自己的家人,然后就是外人,最后是敌人。也即是他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人,为了家人,可以牺牲外人,为了外人,可以牺牲敌人。
这点在赵抗身上也表现得很明显,不过赵抗比他父亲优胜的地方在于,一旦到了公事上,他就能以公平为第一准则,而不会因私废公,这就要感谢已故的陆仁了。
不管怎么说,在如今自己没遇到威胁时,赵构还是表现得相当温情脉脉的。赵抗也部分接受了他的感情,心中却在慨叹“如果生在太平年代,他会是个好皇帝的,可惜,这就是命运吗?”
“不对!”赵抗好像突然想通了什么“这一切都是注定的!在那种局势下,根本不可能出现能平定乱世的好皇帝!”
确实如此,因为大宋崇文抑武,所以才会遭到灭国之祸。而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皇子,几乎必然对军事一窍不通。以赵构为例,他在赵佶的儿子里是唯一一个会武艺的,但也仅此而已,对军事他就完全是个外行人了,而其他皇子更不必说。要他们去平定乱世根本就不可能,没怎么接触过军队就会带兵的天才,几百年才出一个,比如虞允文和后来的伟大领袖,指望他们出生在某个特定的家族中,这概率比起买彩票也高不了多少。在这种情况下,要平定乱世,就必须改朝换代,出现新的皇朝,这样也许还有机会。但那对原先的皇族来说,可不仅仅是丢失权位那么简单,等待他们的是灭族
而如果靠手下的大将去收复失地,那么结果其实也是一样。如果失败,国力虚耗,很可能会就是一蹶不振,甚至亡国,那自然是死路一条。而如果成功,那黄袍加身的场景必定再度上演,就算大将再忠心也是没用的,部下为了富贵一定会将其硬推上去,就像宋太祖赵匡胤一样。而新皇帝能够善待旧皇族的概率实在太低,像赵匡胤这样的仁慈之君,历史上可没几个啊。
国家强盛,谁都希望,但如果要付出生命做代价,恐怕比例就远不到一半了。而如果要以自己全部族人的生命为代价呢?又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呢?而且就算真这样做了,也未必会有什么好名声,因为汉文明在历史上一直是以家庭为基础的。有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战国时魏国大将乐羊率军征伐中山国,他的儿子此时在中山任职,被抓作人质。中山王派人要求魏文侯退兵,不然就杀了他儿子,但乐羊毫不徇私,继续攻城。最后中山国被灭,而乐羊的儿子也被杀死。但是以儿子性命为代价完成魏王重托的乐羊,回国后却遭到了冷落。魏文侯的理由是“他连自己儿子的命都不在乎,还能对我忠心吗?”而后来的历代皇帝都以此为教材,认为这类人不可信用
乐羊的事还是发生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而后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后,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了。在五胡乱华及随后的南北朝里,那些为了保全家族投靠外族的人甚至受到夸赞,而为国牺牲全家的人则受到鄙弃,这种文化氛围正是导致现在这种局面的根源。虽然明面上都说国家重于家庭,但对绝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